《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17课破乐执品别思有漏苦
己三、思惟遍行之苦
设问:乐还是有的,比如挑担子累了的时候,换一下肩,重担就被转到另一个肩上了。如果没有乐,那重担怎么会被卸掉呢?
答:
初起灭已生,苦起亦何乐,
故思能仁说,生灭皆是苦。
【难词释义】
初起:刚生起的,指小苦。
已生:以前已经生起的,指大苦。
【颂文直解】
只是在小的有漏苦生起的时候,之前生起的粗大苦就消失了,世间人就是将此妄思为真正的乐。然而,实际上在小的有漏苦生起的时候,除了遍行之苦外,哪里会有真正的乐存在呢?因此,这仅是把纯粹是苦的生灭妄计为乐而已。所以,圣天我这样思维:能仁在经中云:“迦旃延,生时唯苦生,灭时亦唯苦灭。”这就是说,生生灭灭的有漏法的本性,都是三根本苦中的遍行之苦。
设问:痛苦虽然真正存在着,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明显,这应该是真正的乐覆盖了它的缘故吧?
答:
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
然能障蔽苦,其乐都非有。
【难词释义】
异生:即是凡夫的异名。凡夫因为作种种业,所以感得种种果,以千万种身相而生,故名异生;或者凡夫造作种种善恶之业,造善业者生人天善趣,造恶业者生三途恶趣,以其趣生的场所不同,故亦名异生。
【颂文直解】
于一切凡夫,颠倒执著有漏行苦,而说因为被乐覆盖,所以不见有苦。然而,观察后会发现,能障蔽苦的任何因,也就是所谓的真正乐,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大家对于自性是坏苦的所谓乐受,不能抱有幻想,不能以为它们能够把苦给覆盖掉。
设问:既然有漏诸行的自性就是苦,那还有什么必要去向众生演说苦呢?这不就像说阳光是温暖的一样,是多此一举的吗?
答:
当告异生说,汝苦不离染,
如来决定说,痴中最下者。
【难词释义】
染:被贪嗔痴等烦恼沾染。
【颂文直解】
凡夫由于愚痴,将苦执为乐,对于苦的有漏法不能离染。对于执苦为乐的一切凡夫,应该演说断除愚痴的方便,所以诸如来决定会说断除愚痴的方便,如经云:“长姊,诸障中之重障者,即彼无明障。”如是而宣说了痴为一切障中最下劣之障。
设问:虽然身体是无常的,但是依然可以有乐吧?就是无常的身体,又是存在安乐的。
答:
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
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颂文直解】
总之,有漏无常之法必定会有损害,而有损害之法,必定无乐。所以说凡是无常,一切皆苦。如经云:“生为苦、老为苦、爱别离为苦、怨憎会为苦、所欲求不得亦为苦,总之五取蕴皆为苦性”等,以此而作了广说。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