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14课著论五本全论内容自宗安立二谛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3-7-12 15:49 ė106次浏览 60条评论

一般来讲,宣讲二谛的经论非常多,如《二谛经》等。这些经论中,对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安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空性为胜义、显现为世俗;一种是实相、现相相同为胜义谛,实相、现相不相同为世俗谛。

以这种方式来宣讲时,比如如来藏的本体,既可以从空性方面衡量,也可以从光明方面衡量。从光明角度进行衡量时,根本没有舍弃空性,但是这种光明,唯有圣者的净见量才能见到。在很多中观的论典中,一直抉择万法为空性,根本没有提及如来藏的本来面目,这是第二转法轮的缺陷。而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宝性论》、《赞法界论》等论典中,龙猛菩萨等很多大德,有时将光明称作如来藏,有时将法界称为如来藏,一直赞叹如来藏的本来面目,但对万法皆为空性的道理根本没有抉择。

如果我们将弥勒菩萨和龙猛菩萨的论典结合起来,释迦牟尼佛二转和三转法轮结合起来进行衡量的话,才会真正通达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所说的最甚深的精要窍诀。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说:“是故此理若通达,龙树观点弥勒论,犹如蔗糖与蜂蜜,互为圆融易消化。否则如吞禁忌食,腹内不适成肿瘤,成百教理手术刀,同时刺入深畏惧。”

【此处按照前一种安立方法,也就是将世俗的含义安立为真实与非真实二者中非真实的方法,】

前一种安立方法,将显现称为世俗谛,空性叫做胜义谛。按照这一安立方法来讲,一切万法可以包括在真实和非真实二者之中。世俗是指非真实的,也就是所谓的显现。

【所谓真实的意思是说事物的本相——自性不成立的空性。】

从空性为胜义谛、显现为世俗谛这一角度来讲,什么叫做真实义呢?所谓的真实义就是指一切万法的本体是空性的。《大幻化网》中也说:糖的本性是甜的,诸法的本性是空性的。所以,一切诸法真正的本体应该是空性的,这就是它的真实性。

那么,非真实性到底是什么呢?在这里非真实是指世俗谛。但不要认为:所谓的世俗谛是非常不好的、需要舍弃的一种法。世俗也有世俗的好处。

【因此,必须明白:所谓的世俗仅仅是指生等现相在诸凡夫前似乎成了隐蔽、遮障空性的法,】

现在生灭的各种各样万事万物的形象,在未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凡夫人面前,其本体空性似乎已经被隐蔽着、遮障着。比如柱子,圣者见到的柱子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的显现;而凡夫人见到的柱子,是一种产生的法、实有的法,柱子真正的光明和空性的本体已经被完全遮障了。

【而不要误解为在何时何地都是欺惑、虚妄的,也不要误认为它恒常遮障空性,】

《定解宝灯论》当中讲“二谛何者为主要”时,有人说世俗谛很重要,有人说胜义谛很重要。麦彭仁波切对此总结说:胜义谛和世俗谛是不能分开的。为什么呢?如果认为世俗中显现的能取所取是非常不好的法,除显现以外,还有一个特别好的空性——像天女一般的胜义谛隐藏在背后,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的凡夫众生由于实执的串习,将柱子执著为实有的法,但这是我们心识的缺点,并不是柱子的缺点。柱子的显现,在圣者的眼中,它是增上光明的因;对凡夫人来说,则是增上贪嗔痴的因。所以,显现这一点并不是要破的,对于显现的实有执著才是一定要破的。

比如有两个人,有眼翳的人将海螺见为黄色,没有眼翳的人见为白色。实际上,白色才是海螺真正的显现,这一点没有必要舍弃。但具有眼翳者将其执著为黄色,此黄色与有境——具有眼病存在密切的关系。虽然黄色的显现是错的,白色的显现是对的,但对海螺总的显现是否需要破掉呢?不用破掉!总的海螺的显现是与空性无二无别的,对此千万不能舍弃。如果将这一点舍弃,那是不是海螺的所有显现都不对呢?这是不合理的。由于眼病的原因,只有黄色的显现是不正确的,这一部分才是应该舍弃的。

麦彭仁波切在讲《中观庄严论释》的总义时,以窍诀的方式讲了很多比较深的修法。在这里,既不是只讲中观应成派的观点,也不是只讲中观自续派的观点,而是将《中观六论》、自续派东方三大论师的自空中观,以及《宝性论》等他空派的中观全部包含于其中。所以,文字虽然非常简略,但实际对理解中观的含义以及从修行的角度,讲了非常深奥的一些道理。如果大家对《中观庄严论释》非常精通的话,应该对自己的修行会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对于诸位圣者来说,空性与缘起其实是交相辉映的关系,所以显现并非障碍空性。】

对于智者来讲,依靠空性可以显现自然的光明,依靠光明也可以了达空性。也就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完全可以体现出来。所以,万万不要认为世俗谛是一定要放弃的!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说:山王的显现不是遮障,执著山王才是最大的束缚。如同有眼病者见海螺为黄色是不对的,但海螺的显现不需要遮破。因此,显现并不是遮障,但显现是不是世俗谛呢?应该属于世俗谛。

【但由于随着实执显现的愚痴牵引势必导致颠倒缘一切对境的自性,】

所谓的显现并不会束缚你,最可怕的是什么呢?因为愚痴而对显现产生的执著才是最可怕的。帝洛巴尊者教诫弟子那若巴:“显现未缚贪执缚,断除贪著那若巴。”就是说,显现不会束缚你,只有实执才会束缚你,因此,弟子那若巴你一定要舍弃实执。 对众生来讲,实有的执著是非常可怕的,而世俗中的显现并不是所应遮破的,在圣者面前,各种如梦如幻的显现全部存在。

【也正是为了推翻所化众生的颠倒妄执,善巧方便、大慈大悲的佛陀随应所化有情的相续才将显现称为世俗,并将它假立为证悟胜义的别名。】

凡夫众生对瓶子等所有的显现法都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执著,为了推翻众生相续中各种各样的妄执,大慈大悲的佛陀将显现称为世俗谛。

【但要明白,实际上显现与世俗是同一个含义,显现是指现似存在,并非真实成立,也要清楚,所谓的无实也不必说成是一种颠倒的显现,其实就是将空性立名为无实的。】

尤其是他空派,他们对这一点非常担心。实际上,根本不必担心,所谓的无实并不是一种颠倒的显现,其显现的本体就是空性,而空性就是所谓的无实。所以,根本不必担心:一说无实是不是就成了一种颠倒的显现?不用这样想。

【如果表面的显现成立,表面的显现真实,那命名为世俗显然不合道理,(因它已)变成不空了。】

对于世俗显现,如果以中观应成派的因也无法遮破,那么这种世俗法显然不合理,因为它已经变成不空之法了,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空的一个所知有实法不可能存在的道理依据理证如实成立,】

有关这方面,麦彭仁波切在下文运用了很多理证进行宣说。通过理证可以推知,所谓的不空之法,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成立。

【因此在万法当中偏堕于现空一方的法绝对无有。】

空而不显现或者显现却不空的法,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聪明的人都是找不到的。比如如来藏是光明的,但光明的本体也是空性的;一切万法的本体都是空性的,但这种空性也是与光明互不分离的。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指出:“一切显现周遍空,一切空性周遍现。若有显现无不空,空亦不成不现故。” [ 此偈颂摘自于益西彭措堪布所译《定解宝灯论》。]这些词句表面看来很好懂,实际上,其中包含了非常甚深的意义。

【由于万法的本性中不存在,因而凡是讲道理的人谁也不会承认其存在。】

在万法的本性中,空而不显、显而不空的法如果存在,倒也可以如此说,但是这种法根本不可能存在。

【总之,所谓“世俗”这一名词就是为了表明正在显现时即是空性的意义。那些苦苦思索所谓“世俗”的字眼而将其视为低劣的坏法进而对空性另眼相待、对世俗不屑一顾的人们实难获得甚深中观的清净见解。】

现在有些人,将世俗看作非常低劣的、虚伪的、非常不好的法,而认为胜义的见解是最好的。这些人将世俗法完全舍弃,然后想获得非常甚深的空性意义,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懂中观的甚深见解。

【为此,如果明白无实的显现立名为世俗,自性不成的空性命名为胜义,这两者无有轻重之别,】

从自心角度来讲,现在正在显现的各种各样分别念,就是世俗谛,也叫做光明显现;正在显现的时候,其本体丝毫许也不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空性,也叫做胜义谛。实际上,胜义谛与世俗谛是不可分割的。

【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平等一味,那么就能确信万法之中再无有比这更重要的一个所知了。】

在我们闻思修行的过程中,通过闻思、通过上师的窍诀,真正了知自己心的本性,或者真正了知光明显现即是空性、空性就是显现。除此以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法。如果真的从理论上或者窍诀上通达了这个道理,那么,在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上有很多应学的知识,在众多的所知当中,再没有比这更珍贵、更重要的事了。

【如果与法界无二之智慧的所有显现本体不空,显然就与法界分裂开了,正因为与法界一味平等的缘故,我们应该了知现空不可分割、极为清净的本性。】

所有的显现虽然是世俗谛,但在本体上应该是空性的,由于是空性的才称之为法界。但如果与法界无二无别的智慧本体显现不空,显然已经与法界分开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所有显现与法界一味一体的缘故,现空是绝对不可分割的。

【如实证悟了如是二谛的实相才是绝对的中观道,这以上对二谛之理连带附加内容作了简略的说明。】

如果真正通达了世俗谛和胜义谛不可分割的境界,就意味着真正通达了中观道。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