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19课断净执品广明自性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3-8-7 8:31 ė118次浏览 60条评论

丙三、断净倒方便之瑜伽分三:一、略明其体;二、广明自性;三、障治摄义。

丁二、广明自性分三:一、明于境女断贪;二、明有境贪欲过患;三、明了达不净而对治之方便。

戊一、明于境女断贪分三:一、断于境女色之贪著;二、断分别彼功德之贪著;三、断计彼为乐因之贪著。

己二、断分别彼功德之贪著

这是“戊一、明于境女断贪”中的第二分科。前一科“己一、断于境女色之贪著”引导了修行者从总体上断除对女性美貌的贪爱,这一科,是断除对美貌之外的其他功德的贪著。这个功德,是指优点,也就是女人除美貌外其他让人觉得悦意的地方。

若思:虽然美貌不值得贪,但是有些女人谈吐得体、举止优雅,很有魅力,这实在让人难以断除贪心。

答:

具德则觉爱,相违则生嗔,

不决定住故,前后何者实。

【颂文直解】

对一个女人,有时见到她的优点,心里感觉很悦意,就生起了贪爱,但有时见到缺点,心里不悦意,则会生起嗔心。女人不可能一直保持住一个样子不改变,刚刚有了优点,接着就出现了缺点,这样哪个是她真实的样子呢?因此对于不断在变化的女人,不应该认为她一直会具有优点,应对她断除贪著。

设问:世间人不会去欣赏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不会对她生起贪欲心,但是对于一个有各种优点的女人,会很欣赏,因此贪欲心肯定是只对有优点的女人而生起的吧?

答:

愚夫起贪欲,非唯具德者,

无因而转趣,其灭岂从因。

【难词释义】

因:这里是指见到具德的女人。

【颂文直解】

从另一角度而言,女人的优点也不一定是贪欲之因。即愚人生起贪欲,并非仅仅是因为见到了那些具有优点的女人。既然没有见到女人的优点这个因,也可以生起贪欲心这个果,那么贪欲心的消退,岂有可能是因为见到女人优点这个因的消失呢?因为即使没有见到女人的功德,仍可以见到贪欲的生起。

设问:一个女人在丈夫死后,会伤心得寻死觅活,但是男人就不会了。既然女人这样有情义,为什么不应去耽著呢?

答:

若时未知他,尔时爱其夫,

妇女如恶症,常应防外缘。

【颂文直解】

如果加以观察,女人很难具足功德。在女人对其他男人没有了解,或者说没有发展起亲密关系之前,她会很贪爱丈夫,因此在丈夫心中,似乎具有功德。但是,当她尝到其他男人的味道的时候,心就开始动摇了。这就像为了不让恶病加剧病情,应该防止与恶缘的接触。同样,也应该防止女人与其他男人的接触。所以说,女人是具有过失的。

下面圣天菩萨指出,贪欲是到了老年后所不乐于做的事,更是解脱者们所呵斥的事情。

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

如何解脱者,于彼不忧恼。

【难词释义】

彼:指贪欲

忧恼:此处是指不喜、厌离的意思。

解脱者:这里指解脱轮回束缚的圣者阿罗汉。

【颂文直解】

首先在壮年时,以无惭无愧所做的事,到了老年后,就不乐于做,并且心里会后悔,产生了忧恼。既然人到了老年都会对贪欲忧恼,那么解脱了烦恼束缚的圣者们,了知了贪欲的过患,并且已经彻底断除了贪欲,那他们怎么不会对贪欲忧恼呢?他们会更加对此呵斥和厌离的。

这一科的四个偈颂讲完了。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颂是有人觉得女性除了漂亮之外,还有很多迷人的优点,因此难以断除贪心。于是圣天菩萨提醒说,你看一看她是否也有缺点,看到了她的缺点,那么她的形象还会那么完美吗?这又让人贪又让人嗔的各个方面,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呢?

第二颂指出,这些优点,也不是凡夫生起贪心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凡夫自己的非理作意。

第三颂指出,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即使你对女人有贪爱,但是她仍可能会转而投向别的男人,因此女人不值得信赖、不值得贪爱。

第四颂指出,贪心引起的不净行等等行为,不但到老年后会后悔,也是圣者所呵斥的。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