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16课著论五本全论内容如何通达二谛
《中观庄严论释》总义当中,现在正在讲中观自续派所承认的相似胜义,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里,麦彭仁波切通过窍诀性的方式,已经宣说了对中观二谛进行分析的方法。
【我们要明白:观待这一相似胜义而言,也就有所谓“无生”的承认了。】
观待相似胜义而言,一切万法并非是远离一切承认的,因为中观自续派有一种无生的承认。也就是说,在暂时的相似胜义中,承认一切万法是无生的、一切万法是不存在的,承认一种仅仅遮破有边的法。
【当然,如果来到究竟胜义观察量的面前,它也只是对后得生起定解的一种方法而已。】
从胜义观察量的角度而言,所谓的无生或相似胜义仅仅是远离一切戏论入定之后得中产生的定解而已。
【从真正究竟实相的角度来讲,所谓由生引出的无生也仅仅是凭借智慧遣余的分别影像罢了。】
从入根本慧定这一角度而言,由万法产生所引发的无生,或者万法存在所引发的不存在,也唯是分别念遣余而出现的影像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柱子不存在”、“柱子无生”,通过语言可以说出来,在心里面也可以思维。麦彭仁波切在其他教言中说:中观自续派暂时抉择的相似胜义,只不过是一种分别念。因为“瓶子里没有水”或者“柱子没有产生”等,不需要获得圣者果位,即使普通的凡夫人,通过观察之后,依靠分别念也可以了知这一道理。
从因明角度来讲,瓶子无有产生、瓶子的单空出现在脑海中,仅仅是一个总相的概念,只是分别念的一种影像而已,并不是圣者的真正境界。
【因此,唯有超离有生、无生等一切边并断绝语言、分别之诸行境的圣者极为清净的入定智慧所照见之义方可堪为至高无上的真实胜义,】
真正获得真实胜义的境界时,有产生、无产生等一切边全部不存在。这样的境界,语言无法表达,分别念无法思维,唯有依靠佛陀的如所有智才能完全照见远离一切戏论的本体,这才堪称为真正的胜义谛。
无论修大圆满还是修禅宗,你的境界如果已经达到此处所说圣者真正胜义谛的境界,的确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而且,在以后的修行过程中继续护持这种境界,自相续中的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必定会全部断除。
有人也许会想:中观所讲的真实胜义谛、相似胜义谛,对我来讲有什么用呢?
一般来讲,对修行和中观的甚深含义没有理解时,任何法都用不上。不要说中观的道理,即使《大圆满前行》中所讲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对修行不好的人来讲也是根本用不上;但对修行比较好的人来讲,每一个道理都是对治烦恼的最殊胜窍诀,如果能够按部就班地如理修行,肯定会现前相应的境界,这一点不必有丝毫怀疑。
【观待这一真实胜义而言,也就不存在任何承认了。】
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的“中观有无承认否”这一问题中,讲了很多这方面的殊胜道理。因此,如果将《定解宝灯论》与《中观庄严论释》结合起来学习,里面的很多窍诀确实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这样也非常便于自己的理解。
那么,从中观自续派暂时承认的胜义角度来讲,可以说中观有承认;但从圣者的入根本慧定角度来讲,中观无有任何承认,就像龙猛菩萨在《回诤论》中所讲:“我无承认故,我即为无过。”当然,这也是从抉择见解的角度来讲的,因为龙猛菩萨肯定会承认自己降生的地方,或者他在《中观宝鬘论》中所讲的因果法等肯定是承认的。但在抉择见解的时候,依靠抉择空性的因——不共四大因和共同五大因,一切万法一丝一毫也无有承认。
【由于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接近并一致,因此也可以算在胜义的范围中,即称为随同胜义。】
为什么将相似胜义也称为胜义呢?暂时来讲,相似胜义与真实胜义二者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最后,所谓的相似胜义也要归入到真正的胜义当中。
比如,中观自续派暂时抉择了单空,但是,《中观庄严论》在后面也讲到:最后,所有的边都需要破掉,一定要获得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
【我们务必要清楚,通过修持这一法理而有亲身体会的补特伽罗,观待后得的承认方式无论是取应成派还是自续派等任何名称,实际上证悟的高低无有尘许差别,都已达到了圣者所照见的境界,这一要点完全一致。】
这一点非常关键。一切万法,究竟来讲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暂时也可以抉择为相似的胜义。这种相似胜义,也是圣者入根本慧定后得时的一种境界。
不论是中观自续派还是中观应成派,只要从亲身体会中真正通达了中观的究竟要义,这个人就已经获得了圣者所见的境界。
【正因为这一点极为关键,所以在下文讲必要时还有略述。】
“造论四法”是指必要、必要之必要、所说内容以及关联。在下文专门讲必要时,麦彭仁波切还会继续阐述对中观见解获得亲身体悟的重要性,所以在这里暂时不作广说。
【圣者这样的入定智慧之因,唯有无误通达二谛,除此之外别无丝毫他法。】
圣者入定时能够照见一切万法的本体,很多人都认为:能照见一切万法本体的境界的确非常不错。那么,获得这种入定智慧的因是什么呢?应该依靠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这种境界呢?
这里说,应对胜义谛和世俗谛无误地通达,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譬如说,燧木与燧垫没有兼而具足,以其中任何一者也不可能生火。】
《澄清宝珠论》和《定解宝灯论》中都引用过这个比喻。世间上,通过燧木、燧垫二者互相磨擦以后可以生火,如果其中一者不具足,所谓的火也就根本不可能生起来。同样,我们的相续中要获得圣者的根本慧,就要对二谛无误地了知,缺少其中任何一者,都不可能获得真正圣者的境界。
【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将二谛融会贯通,那么根本不会对离四边戏之义生起定解,不管口头上再怎么说超离言思,也只是像外道修不可言说的我一样,】
此处说,如果未将胜义谛和世俗谛融会贯通,就根本不可能获得远离四边的境界。《定解宝灯论》中说:“若未生起妙定解,岂能灭尽劣增益?若未灭尽劣增益,岂能灭除恶业风?若未灭除恶业风,岂能断除恶轮回?”所以,一定要对胜义谛和世俗谛融会贯通的道理生起定解。
【不可能以各别自证智慧得到正法的奥妙内涵。】
本来,依靠各别自证可以了知一切万法的奥妙内涵,可以获得一切万法的甚深真相。但如果没有生起定解,所谓的各别自证也就根本不可能得到。各别自证如果没有得到,真正通达万法真相的境界就更说不上了。
【因此,只有通过修成不离正理的闻思慧眼而生起定解,方可进一步修证其义、获得体悟。】
这是最好的途径、最好的办法。我们需要依靠什么来获得体悟呢?唯有修成不离正理的闻思慧眼并生起定解。麦彭仁波切在很多论典中都强调:闻慧和思慧这两个慧眼必须具足,如果不具足这二者,所谓的修行也已经成了盲修瞎炼。正如萨迦班智达所说:不具足定解的修行,完全成为转生旁生或者转生无色界的因。因此,一定要获得不离正理的闻思慧眼及定解,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
【相反,尚未生起定解只是双目圆睁、喋喋不休地讲说离边、离言的人士恐怕仅仅是耽著字面夸夸其谈而已。】
相反,没有定解的一些人,经常说“我修得如何如何”,然后把远离世俗之类的言词挂在口头上,这只是耽著词句而已,没有多大的意义。
【如果依此便可以根除三有,那么口口声声说诸多一味平等的密行外道徒等依靠此道为什么不得解脱呢?】
这些人在自相续中,对于空性和悲心从未生起任何定解,每天夸夸其谈就认为就可以依此断除轮回、断除三有的根本。为什么不成为解脱之因呢?应该成为解脱之因。但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具足真正毁坏轮回根本的智慧和力量,因此,根本不可能摧毁三有的根本,根本不可能获得解脱。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