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最极精要
本文由释迦师利嘉纳所著《大圆满光明心髓》修行次第中的诸多要点汇集而成。
皈依吉祥普贤王如来!
我在此开显九乘之巅、阿底大圆满光明心髓的解脱窍诀。分为五个部分。
1、堪为领受窍诀的弟子之相
一位具格的弟子已经在多劫累生当中积累了广大的资粮,除了上师和窍诀以外别无所求,他的心智坚定、调柔稳重。在外在的层面,为了上师和窍诀,他能够牺牲自己的生命、财富、名望和地位。在内在的层面,他对九乘次第共同的教法和上师具有圆满的信心和虔诚。在秘密的层面,这样的弟子完全相信赐予大圆满成熟(灌顶)和解脱(窍诀)的金刚上师就是人身的佛陀。这就是最重要的大圆满的根器。
2、具备传授窍诀资格的金刚上师之相
通常,金刚上师应当精通九乘佛法的教言和释义。特别是,他应当完全具备教授大圆满见解与修法的能力。这包括,首先能够从教言和释义的两个方面区分涅槃的解脱之基与轮回的之迷乱之基、基界与基现,以及普基阿赖耶和法身。中间对于“道”,他应当能够区分立断和顿超、心和本觉(rigpa)、识和智等等。对于“果”,他不但要了解,而且还能如理地圆满解释它的全部法义,详细地解释包括身智在内的外光明显现法如何消融于童子瓶身的广界,也就是内光明;本觉如何保任法身的不动胜义“堡垒”;以及二种身如何从根本上翻转轮回。特别地,最重要的就是,具格的金刚上师,原则上应当从内外两方面对于立断和顿超都获得了巨大的修持觉受的力量,并且达到了“法性穷尽”之相,或者至少已经达到了“明智如量”。
3、所传授的窍诀
在九乘当中,“大圆满光明心髓”特别之处在于仅通过接触或听闻就能获得解脱。我在这里会逐步加以解释。
4、传授窍诀之方便
前行
当如同拥有甘露的上师和如同器皿般的弟子之间的缘起吉祥的时候,就可以赐予窍诀了。首先是针对分别心的七种基本的修心法。先给出纲要,再详细解释,最后以圆满的教言和释义作为总结。通过这种方式来解释窍诀并运用于修行觉受之中。
对于弟子而言,特别应当在“无所缘”的奢摩他止修方面具备稳固的修持境界。在那之后,他就应当可以领受“觉性力灌顶”来成熟光明大圆满的根器,也可以通过《自生续》之类的密续的口传来注入见地。特别是,他应当通过释义传承,以直接或者解释的方式完全领受立断和顿超的甚深窍诀。
接受了上述内容之后,就应该当这样来行持:在头顶之上或者心轮处观想自己的金刚上师,深切地呼唤上师,以生起强烈的虔诚心。在奢摩他当中,上师与自心融合为一体,周遍观察自己的身、语和意三门。仔细观察内心和外境,到底最重要的是什么,谁是快乐和悲哀的感受者,谁是善业和恶业的造作者。
直到最后,你终于明确认定了心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仔细地观察自心,它看起来任运而生,又完全隐没,看起来所生起的念头和能生念头的基二者之间似乎并无不同。首先,从外在的对境方面,仔细观察心识的“生”处,即这个心识来自何处。它是来自外在的无情界吗?它是来自内在的有情界吗?或者它来自于自己的五蕴、五大和五根吗?还是来自于上自头发下至脚趾甲的任何人身上的地方吗?
当你已经坦诚心识并非来自于外物时,就需要继续观察,它是来自于虚空吗,来自上方、下方,还是中间?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产生了一种观念,认为心是来自于外物或虚空,或是认为有这样的一个心从外境产生的过程,那么就需要回来依止自己的殊胜上师,在他面前从教言和释义方面加以全面的澄清,然后再继续观察。
之后,如前那般再详细地观察心识的“住”处和“灭”处。
直到你已经全然确认了此心识并无生处、住处和灭处,然后再开始从内在的有境方面观察,也就是观察觉受的苦乐、善恶和轮涅的种子。
这个造作了所有身心行业的心识,拥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外观、颜色、形状或者具体的维度吗?或者它是无实的,如同开放的虚空一般全然空无?
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就是,你通过这种周遍的观察而确认无疑,此心是“无根离基”的,即它不属于任何有实无实、恒常断灭(诸戏论)法。
正行
对此全然安顿无疑之后,就进入立断的正行。
三门安住
首先,如果你的身、语和意太过松懈,就会堕入庸常的状态。因此,需要以毗卢遮那七支座来持身。特别是脊柱要松坦直立,如同壮丽雄伟的高山。
双目张开,松坦直视广大的虚空,如同无波的大海。
自心迷乱的因缘是“四种含藏”,而迷乱的等无间缘则是“三种无明”。念头无论粗大还是微细,都是依“风”和“心”二者相互作用为增上缘而生起的。每个刹那都具有明空双运、不为动念所变动或坏灭的觉性的力用。只需要于此本然的状态不离不散即可。这就是究竟的关要。
于此安然而住时,六根识的对境,无论粗大还是微细,都可以任运而无有遮止地显现。其间,切勿从自生觉性(本觉)(明性的自性)当中散乱。
持续保任下去,这种本觉的明空双运就会出现在所有粗细的念头当中,但你不应当如声缘乘那般遮止它们,或者如菩萨乘那般转化它们。
心部和界部,以及大手印的教法,都告诉我们,修持的最核心部分就是通过直视粗细念头的本体使其如其所是而令其自然消融。尽管如此,这也与大圆满的见不完全相应。故而特别重要的就是在认识了本初自性之后,你要令那些显现为明空双运的粗细念头无根离基、生即解脱,如同波浪还归于水。这才是究竟的关要。
三种安置
而后,当你对于本觉很稳固时,就需要修持大圆满特有的三种安置之法:
如同一捆草被切断,让你的身体以最放松和舒适的状态自然安置。
如同琴弦被割断,让你的语自然安置,既不庸俗地闲谈,也不持诵密咒,甚至也无需刻意观修脉和明点。
如同水车下的水被引向了别处,让你的心自然安置,切勿从明空双运的无染本觉中散乱。即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念头现前,也不要被其干扰而去作任何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超越它们的禁锢而令其耗尽消融于法性。
不堕观察与安住修之坑
而且,此“大圆满光明心要”本来清净立断的见地,千万不要和九乘次第中所通过比量“抉择”的“见解”相混淆。因为九乘当中从声闻乘一直到密咒乘的其他乘都是通过“观察修”的方式来树立空性正见的。
大圆满则既不需要观察修也不需要安住修,而只是需要认出你自己的自性,也就是那周遍轮回和涅槃,自生而且任运显现的本初觉性。
这种“认出”不同于显宗所采用的观察修和安住修的固化方式,根据取舍的原则加以欣喜和厌离、承许和遮止,就如同堕入猎人陷阱中的鹿一般。也不同于密续乘,密咒修行者在所有修行次第中都需要运用造作心来思维观修,比如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持,都离不开分别心。
那些教法或许都具有独特的见、修、行和果,但是它们都与大圆满本来清净、三时无变的本觉之体迥然不同。
故而,除非你圆满了本觉的大力用,才能证得究竟的身智之果,即在本来清净的基界中通达了本初觉性的自性,那就是周遍于轮回和涅槃的解脱之界。这种差异广如虚空,故而也异常重要。
基——本来清净
根据大圆满传统这种如国王一般的见地,无论念头如何生、住、灭,其本体都不变动,且从未离开过任运的自性。
不管轮回或涅槃如何显化,除了这不动周遍的本觉之外,别无其他。虽然仍被冠以“佛”或“果”的名称,但其实已经超越了关于解脱“能”与“所”的戏论。
这个本体并不会被迷乱所染污,也不会因为在三界、六道和四生中辗转沉沦而被遮蔽。
因此,轮回和涅槃都只是文字和分别心所造做的名相,没有一丝一毫的实有,甚至连微尘(无分微尘)般的实有也不存在,就像是杯子内部和外面的虚空并不真正决然隔绝一般。你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觉受对此获得真实的证悟。
本来清净的意思是本觉的自性既非轮回也非涅槃,因此才是本来清净的。任何业力因果都既不能增益本来清净,也无法令其损减。
简而言之,即使九乘佛法中再多关于见、修和行的世俗善法也无法令这个自生本觉增益一分。同样,就算是一个人从事再多十不善业和五无间罪,也无法令自生本觉损减一毫。
这个本来清净的觉性既不增也不减。任何善恶因果的业行都如幻影,如同魔术师的幻术一般。证悟了一切法皆无实本空、如同幻化,你就可以超越因果和造作的束缚了。
“赤裸”(jenpa)的意思是任运的基的自性,即不动如虚空的明空双运,它是全然无染的。即便昏沉、迷茫或迟钝,禅修所生的乐、明和无念,乃至对见、修和行的抉择思维都无法染污分毫。
“开放”(zangtal)的意思是广大的本觉自性既非分别心和合而成,也不是由分别心所生的。它是全然开放而通彻的,既不被情、器或有情、无情所遮障,也不会被五蕴、五大或五根所遮蔽。它是全然光明的,且并无外、内和中间的分别,是周遍日夜六时的本觉无有变异的开放性。
简而言之,当迷乱的觉受方式及其各个方面都在法性的基界中全然消融耗尽时,所有对境的显现如同水中映月,毫无任何实有。
道——四相
对于耳中所闻的任何声音,你都无需作出任何思维,比如“对还是不对?”等。进行交流的声音和文字都不会消失,但却如同回声一般。
所有属于了别和心境等分别心的念头都在本觉的自性中自生自解。(法性现前)
之后,当你在这种自生自明的本觉中达到“觉受增长”时,念头都会自性消融,如同在水面作画一般。
当你修得更加稳固,到达“明智如量”时,念头自生自解,如同空气中微小的水雾。
在这之后,当你达到“法性穷尽”时,一切法虽然仍旧显现,却已经在本觉当中超越了生灭,如同在空气中作画一般。
在这个阶段,也就是“法性穷尽”的过程中圆满了本觉的大力用,即便是最微细的意识也都消融于明空双运的本觉了。这就像是一个容器,之前虽然装着樟脑或者具有其他五种主要气味的物品,但是现在却连丝毫气味也荡然无存了。同样的,迷乱的所有方面,也就是由迷乱之基所生的迷乱的感受,都全部耗尽消融了,在一生当中,你已经在普贤王如来智心的基界之中征服了神圣的堡垒。
多么神奇啊!多么难以置信啊!
此外,为了修持任运顿超的广大窍诀,这包括前行、三种身印、三种凝视、呼吸和觉知的要点,对于太阳、月亮和火焰等所缘境的运用,以及对于广大虚空的无所缘境的运用。你应当首先从无比上师处领受直指窍诀。
之后,你要以大精进力加以修持,直到出现“法性现前”、“觉受增长”、“明智如量”和“法性穷尽”诸相。
果——五重解脱
最终所得的果,最究竟的是解脱于本初清净的基界,而不遗留任何身体的遗蜕;其次就是在外、内呼吸中断的同时解脱于基界;等而下之的就是证悟法性中阴的一切显现或任运显现的中阴诸相皆为你的自显。通过“刹那之抉择”,你就转生于不退转的刹土,如同强弓射出的利箭一般。最起码的就是,你所有属于生有中阴的迷乱觉受都消融于其自体,因此,你就被赋予了等同于十地菩萨的境界而于任运显现的五方佛的化身界中得不退转。
顿超的次第在其他地方进行介绍,此处不述。
对于那些已经按照这个次第完成了立断修持并已经圆满了本觉大力的人而言,因缘和合的诸相皆消融于无作法性的基界,而觉性也无所变异。对于这样的人,其肉身会消融于无质,圣者们称这种境界为“如翔空者”(空行)或“如同虚空”。
其次的是,在死亡的同时,于本来清净的基界安住于自性,那是一切佛陀和瑜伽士成就者们的解脱之地,从而于其本体不变无动。从此本体空性的大基界中,就会以二身(报身和化身)的方式,于无尽的轮回当中持续行使利益众生的事业。
根器再低的人会在法性中阴会合子母光明,从而直接“上达”(顿证)圆满正等正觉。
根器再低的人会在法性中阴阶段证悟任运显现的声音、颜色、光亮等皆是自显,于此证悟中入定,于定中达至不退转境,如同伟大的弓箭手射出的箭矢。
获得过大圆满成熟灌顶的解脱窍诀的最低根器的人,虽然其心相续不具备通过修持而获得解脱的堪能,无法在前面的几个中阴时获得解脱。但由于善加护持同上师或教法的三昧耶的缘故,当中阴来临时,所有迷乱的觉识都将各自消融于自体。如同梦境或者幻境一般,他会如幻地转生于五方佛刹的莲花当中:东方妙喜世界、南方具德世界、西方莲花世界、北方胜业世界,以及中央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等等。
在这里,他将会亲见无量佛陀之面,亲闻无量佛陀之音。当粗大和微细的“烦恼障”都清净后,他就达到了一切八地到十地的大菩萨境界。五百年之后,他会转生于所有清净刹土上方的“炽焰山尸陀林”,亲见金刚手秘密主,净化“所知障”,并在本来清净的基界中获得无伪的证悟。
5、窍诀的利益
这些诸乘之顶光明大圆满的珍贵窍诀,也是住于三身刹土中一切圆满诸佛珍贵教言中精要中的精髓。
所有在娑婆世界住持佛法,令佛法长久住世的殊胜上师们,都是首先从领受这些教法的精髓而进入诸乘之巅的。之后,他们就持有了这些教法并始终从未背弃。这些持教者和圣者们以“如所有智”证悟了光明大圆满而自利。然后,以“尽所有智”利益众生,广大甚深地周遍于轮回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以此展开了自他二利的甚深和广大的事业,如同天空中生起的太阳。
这些大圆满修行次第,是光明心髓所有修法的萃取精华,是纵贯三时都难遇难得的。作者曾从蒋扬钦哲仁波切和其他多位精通大圆满教授并获得证悟的持教上师处领受过很多次光明心髓的成熟灌顶与解脱窍诀。特别是,释迦师利嘉纳,这位始终被乌迪亚纳的大宝莲师和全知龙钦冉绛赐予三密加持的大圆满瑜伽士,在匝瑞(Tsari)的奇恰(Chikchar)吉祥森林,于一座中就完成了全篇内容。我的儿子才仁(Tsering)仁波切虔诚地将口述记录下来。此法极为甚深,属于最秘密的部分。以替(ITHI),愿吉祥!
皈依吉祥普贤王如来!
我在此开显九乘之巅、阿底大圆满光明心髓的解脱窍诀。分为五个部分。
1、堪为领受窍诀的弟子之相
一位具格的弟子已经在多劫累生当中积累了广大的资粮,除了上师和窍诀以外别无所求,他的心智坚定、调柔稳重。在外在的层面,为了上师和窍诀,他能够牺牲自己的生命、财富、名望和地位。在内在的层面,他对九乘次第共同的教法和上师具有圆满的信心和虔诚。在秘密的层面,这样的弟子完全相信赐予大圆满成熟(灌顶)和解脱(窍诀)的金刚上师就是人身的佛陀。这就是最重要的大圆满的根器。
2、具备传授窍诀资格的金刚上师之相
通常,金刚上师应当精通九乘佛法的教言和释义。特别是,他应当完全具备教授大圆满见解与修法的能力。这包括,首先能够从教言和释义的两个方面区分涅槃的解脱之基与轮回的之迷乱之基、基界与基现,以及普基阿赖耶和法身。中间对于“道”,他应当能够区分立断和顿超、心和本觉(rigpa)、识和智等等。对于“果”,他不但要了解,而且还能如理地圆满解释它的全部法义,详细地解释包括身智在内的外光明显现法如何消融于童子瓶身的广界,也就是内光明;本觉如何保任法身的不动胜义“堡垒”;以及二种身如何从根本上翻转轮回。特别地,最重要的就是,具格的金刚上师,原则上应当从内外两方面对于立断和顿超都获得了巨大的修持觉受的力量,并且达到了“法性穷尽”之相,或者至少已经达到了“明智如量”。
3、所传授的窍诀
在九乘当中,“大圆满光明心髓”特别之处在于仅通过接触或听闻就能获得解脱。我在这里会逐步加以解释。
4、传授窍诀之方便
前行
当如同拥有甘露的上师和如同器皿般的弟子之间的缘起吉祥的时候,就可以赐予窍诀了。首先是针对分别心的七种基本的修心法。先给出纲要,再详细解释,最后以圆满的教言和释义作为总结。通过这种方式来解释窍诀并运用于修行觉受之中。
对于弟子而言,特别应当在“无所缘”的奢摩他止修方面具备稳固的修持境界。在那之后,他就应当可以领受“觉性力灌顶”来成熟光明大圆满的根器,也可以通过《自生续》之类的密续的口传来注入见地。特别是,他应当通过释义传承,以直接或者解释的方式完全领受立断和顿超的甚深窍诀。
接受了上述内容之后,就应该当这样来行持:在头顶之上或者心轮处观想自己的金刚上师,深切地呼唤上师,以生起强烈的虔诚心。在奢摩他当中,上师与自心融合为一体,周遍观察自己的身、语和意三门。仔细观察内心和外境,到底最重要的是什么,谁是快乐和悲哀的感受者,谁是善业和恶业的造作者。
直到最后,你终于明确认定了心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仔细地观察自心,它看起来任运而生,又完全隐没,看起来所生起的念头和能生念头的基二者之间似乎并无不同。首先,从外在的对境方面,仔细观察心识的“生”处,即这个心识来自何处。它是来自外在的无情界吗?它是来自内在的有情界吗?或者它来自于自己的五蕴、五大和五根吗?还是来自于上自头发下至脚趾甲的任何人身上的地方吗?
当你已经坦诚心识并非来自于外物时,就需要继续观察,它是来自于虚空吗,来自上方、下方,还是中间?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产生了一种观念,认为心是来自于外物或虚空,或是认为有这样的一个心从外境产生的过程,那么就需要回来依止自己的殊胜上师,在他面前从教言和释义方面加以全面的澄清,然后再继续观察。
之后,如前那般再详细地观察心识的“住”处和“灭”处。
直到你已经全然确认了此心识并无生处、住处和灭处,然后再开始从内在的有境方面观察,也就是观察觉受的苦乐、善恶和轮涅的种子。
这个造作了所有身心行业的心识,拥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外观、颜色、形状或者具体的维度吗?或者它是无实的,如同开放的虚空一般全然空无?
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就是,你通过这种周遍的观察而确认无疑,此心是“无根离基”的,即它不属于任何有实无实、恒常断灭(诸戏论)法。
正行
对此全然安顿无疑之后,就进入立断的正行。
三门安住
首先,如果你的身、语和意太过松懈,就会堕入庸常的状态。因此,需要以毗卢遮那七支座来持身。特别是脊柱要松坦直立,如同壮丽雄伟的高山。
双目张开,松坦直视广大的虚空,如同无波的大海。
自心迷乱的因缘是“四种含藏”,而迷乱的等无间缘则是“三种无明”。念头无论粗大还是微细,都是依“风”和“心”二者相互作用为增上缘而生起的。每个刹那都具有明空双运、不为动念所变动或坏灭的觉性的力用。只需要于此本然的状态不离不散即可。这就是究竟的关要。
于此安然而住时,六根识的对境,无论粗大还是微细,都可以任运而无有遮止地显现。其间,切勿从自生觉性(本觉)(明性的自性)当中散乱。
持续保任下去,这种本觉的明空双运就会出现在所有粗细的念头当中,但你不应当如声缘乘那般遮止它们,或者如菩萨乘那般转化它们。
心部和界部,以及大手印的教法,都告诉我们,修持的最核心部分就是通过直视粗细念头的本体使其如其所是而令其自然消融。尽管如此,这也与大圆满的见不完全相应。故而特别重要的就是在认识了本初自性之后,你要令那些显现为明空双运的粗细念头无根离基、生即解脱,如同波浪还归于水。这才是究竟的关要。
三种安置
而后,当你对于本觉很稳固时,就需要修持大圆满特有的三种安置之法:
如同一捆草被切断,让你的身体以最放松和舒适的状态自然安置。
如同琴弦被割断,让你的语自然安置,既不庸俗地闲谈,也不持诵密咒,甚至也无需刻意观修脉和明点。
如同水车下的水被引向了别处,让你的心自然安置,切勿从明空双运的无染本觉中散乱。即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念头现前,也不要被其干扰而去作任何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超越它们的禁锢而令其耗尽消融于法性。
不堕观察与安住修之坑
而且,此“大圆满光明心要”本来清净立断的见地,千万不要和九乘次第中所通过比量“抉择”的“见解”相混淆。因为九乘当中从声闻乘一直到密咒乘的其他乘都是通过“观察修”的方式来树立空性正见的。
大圆满则既不需要观察修也不需要安住修,而只是需要认出你自己的自性,也就是那周遍轮回和涅槃,自生而且任运显现的本初觉性。
这种“认出”不同于显宗所采用的观察修和安住修的固化方式,根据取舍的原则加以欣喜和厌离、承许和遮止,就如同堕入猎人陷阱中的鹿一般。也不同于密续乘,密咒修行者在所有修行次第中都需要运用造作心来思维观修,比如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持,都离不开分别心。
那些教法或许都具有独特的见、修、行和果,但是它们都与大圆满本来清净、三时无变的本觉之体迥然不同。
故而,除非你圆满了本觉的大力用,才能证得究竟的身智之果,即在本来清净的基界中通达了本初觉性的自性,那就是周遍于轮回和涅槃的解脱之界。这种差异广如虚空,故而也异常重要。
基——本来清净
根据大圆满传统这种如国王一般的见地,无论念头如何生、住、灭,其本体都不变动,且从未离开过任运的自性。
不管轮回或涅槃如何显化,除了这不动周遍的本觉之外,别无其他。虽然仍被冠以“佛”或“果”的名称,但其实已经超越了关于解脱“能”与“所”的戏论。
这个本体并不会被迷乱所染污,也不会因为在三界、六道和四生中辗转沉沦而被遮蔽。
因此,轮回和涅槃都只是文字和分别心所造做的名相,没有一丝一毫的实有,甚至连微尘(无分微尘)般的实有也不存在,就像是杯子内部和外面的虚空并不真正决然隔绝一般。你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觉受对此获得真实的证悟。
本来清净的意思是本觉的自性既非轮回也非涅槃,因此才是本来清净的。任何业力因果都既不能增益本来清净,也无法令其损减。
简而言之,即使九乘佛法中再多关于见、修和行的世俗善法也无法令这个自生本觉增益一分。同样,就算是一个人从事再多十不善业和五无间罪,也无法令自生本觉损减一毫。
这个本来清净的觉性既不增也不减。任何善恶因果的业行都如幻影,如同魔术师的幻术一般。证悟了一切法皆无实本空、如同幻化,你就可以超越因果和造作的束缚了。
“赤裸”(jenpa)的意思是任运的基的自性,即不动如虚空的明空双运,它是全然无染的。即便昏沉、迷茫或迟钝,禅修所生的乐、明和无念,乃至对见、修和行的抉择思维都无法染污分毫。
“开放”(zangtal)的意思是广大的本觉自性既非分别心和合而成,也不是由分别心所生的。它是全然开放而通彻的,既不被情、器或有情、无情所遮障,也不会被五蕴、五大或五根所遮蔽。它是全然光明的,且并无外、内和中间的分别,是周遍日夜六时的本觉无有变异的开放性。
简而言之,当迷乱的觉受方式及其各个方面都在法性的基界中全然消融耗尽时,所有对境的显现如同水中映月,毫无任何实有。
道——四相
对于耳中所闻的任何声音,你都无需作出任何思维,比如“对还是不对?”等。进行交流的声音和文字都不会消失,但却如同回声一般。
所有属于了别和心境等分别心的念头都在本觉的自性中自生自解。(法性现前)
之后,当你在这种自生自明的本觉中达到“觉受增长”时,念头都会自性消融,如同在水面作画一般。
当你修得更加稳固,到达“明智如量”时,念头自生自解,如同空气中微小的水雾。
在这之后,当你达到“法性穷尽”时,一切法虽然仍旧显现,却已经在本觉当中超越了生灭,如同在空气中作画一般。
在这个阶段,也就是“法性穷尽”的过程中圆满了本觉的大力用,即便是最微细的意识也都消融于明空双运的本觉了。这就像是一个容器,之前虽然装着樟脑或者具有其他五种主要气味的物品,但是现在却连丝毫气味也荡然无存了。同样的,迷乱的所有方面,也就是由迷乱之基所生的迷乱的感受,都全部耗尽消融了,在一生当中,你已经在普贤王如来智心的基界之中征服了神圣的堡垒。
多么神奇啊!多么难以置信啊!
此外,为了修持任运顿超的广大窍诀,这包括前行、三种身印、三种凝视、呼吸和觉知的要点,对于太阳、月亮和火焰等所缘境的运用,以及对于广大虚空的无所缘境的运用。你应当首先从无比上师处领受直指窍诀。
之后,你要以大精进力加以修持,直到出现“法性现前”、“觉受增长”、“明智如量”和“法性穷尽”诸相。
果——五重解脱
最终所得的果,最究竟的是解脱于本初清净的基界,而不遗留任何身体的遗蜕;其次就是在外、内呼吸中断的同时解脱于基界;等而下之的就是证悟法性中阴的一切显现或任运显现的中阴诸相皆为你的自显。通过“刹那之抉择”,你就转生于不退转的刹土,如同强弓射出的利箭一般。最起码的就是,你所有属于生有中阴的迷乱觉受都消融于其自体,因此,你就被赋予了等同于十地菩萨的境界而于任运显现的五方佛的化身界中得不退转。
顿超的次第在其他地方进行介绍,此处不述。
对于那些已经按照这个次第完成了立断修持并已经圆满了本觉大力的人而言,因缘和合的诸相皆消融于无作法性的基界,而觉性也无所变异。对于这样的人,其肉身会消融于无质,圣者们称这种境界为“如翔空者”(空行)或“如同虚空”。
其次的是,在死亡的同时,于本来清净的基界安住于自性,那是一切佛陀和瑜伽士成就者们的解脱之地,从而于其本体不变无动。从此本体空性的大基界中,就会以二身(报身和化身)的方式,于无尽的轮回当中持续行使利益众生的事业。
根器再低的人会在法性中阴会合子母光明,从而直接“上达”(顿证)圆满正等正觉。
根器再低的人会在法性中阴阶段证悟任运显现的声音、颜色、光亮等皆是自显,于此证悟中入定,于定中达至不退转境,如同伟大的弓箭手射出的箭矢。
获得过大圆满成熟灌顶的解脱窍诀的最低根器的人,虽然其心相续不具备通过修持而获得解脱的堪能,无法在前面的几个中阴时获得解脱。但由于善加护持同上师或教法的三昧耶的缘故,当中阴来临时,所有迷乱的觉识都将各自消融于自体。如同梦境或者幻境一般,他会如幻地转生于五方佛刹的莲花当中:东方妙喜世界、南方具德世界、西方莲花世界、北方胜业世界,以及中央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等等。
在这里,他将会亲见无量佛陀之面,亲闻无量佛陀之音。当粗大和微细的“烦恼障”都清净后,他就达到了一切八地到十地的大菩萨境界。五百年之后,他会转生于所有清净刹土上方的“炽焰山尸陀林”,亲见金刚手秘密主,净化“所知障”,并在本来清净的基界中获得无伪的证悟。
5、窍诀的利益
这些诸乘之顶光明大圆满的珍贵窍诀,也是住于三身刹土中一切圆满诸佛珍贵教言中精要中的精髓。
所有在娑婆世界住持佛法,令佛法长久住世的殊胜上师们,都是首先从领受这些教法的精髓而进入诸乘之巅的。之后,他们就持有了这些教法并始终从未背弃。这些持教者和圣者们以“如所有智”证悟了光明大圆满而自利。然后,以“尽所有智”利益众生,广大甚深地周遍于轮回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以此展开了自他二利的甚深和广大的事业,如同天空中生起的太阳。
这些大圆满修行次第,是光明心髓所有修法的萃取精华,是纵贯三时都难遇难得的。作者曾从蒋扬钦哲仁波切和其他多位精通大圆满教授并获得证悟的持教上师处领受过很多次光明心髓的成熟灌顶与解脱窍诀。特别是,释迦师利嘉纳,这位始终被乌迪亚纳的大宝莲师和全知龙钦冉绛赐予三密加持的大圆满瑜伽士,在匝瑞(Tsari)的奇恰(Chikchar)吉祥森林,于一座中就完成了全篇内容。我的儿子才仁(Tsering)仁波切虔诚地将口述记录下来。此法极为甚深,属于最秘密的部分。以替(ITHI),愿吉祥!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