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41课破常品总破计常

作者:大树 分类: 中观专区 发布于:2024-1-15 11:33 ė253次浏览 60条评论

破常品第九

此前已经讲完了《中观四百论》前八品,圣天菩萨在前八品的两百个偈颂里,传授了世俗谛的瑜伽修法,使大家领悟到名言的真实性,以此为方便,就能顺利进行胜义谛瑜伽的修习。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后八品的两百个偈颂——明于方便生胜义真实性修习之瑜伽。

后八品的整体结构,在开篇讲“全论内容”的时候已经讲过,下面再简单地结合科判讲解一下。

甲二、明于方便生胜义真实性修习之瑜伽分三:一、总说甚深缘起真实性之瑜伽;二、别说无我空真实性之瑜伽;三、摄彼要义抉择之理。

胜义真实性瑜伽的修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第九品来总说一切世俗法的甚深缘起,破有常性,从而呈现出名言万法空无自性的胜义真实;其次从第十品到第十五品,分别对我、时、见、根境、边执、有为相一一进行详细地抉择,呈现出万法无我的大空真实性;最后在第十六品,以诀窍的方式,总摄胜义瑜伽修习要义而抉择。

第九品的所破是常。所谓常是三时不变异,即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没有变异的相,那么在一切有为法当中是否存在着常的实有体性呢?也就是有没有这样三时都没有丝毫变动的体性呢?第九品就是来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去除心里的疑惑。

下面大家来看这一品的结构。

乙一、总说甚深缘起真实性之瑜伽分三:一、略说;二、广说如何修彼之理;三、摄要。

圣天菩萨在本品中,通过第一个偈颂的略说,揭示了凡是因缘所生的一切缘起的有为法,必定是无有常的自性,做出这样确定的论断。然后根据这个定论,通过具体的广说,一一击破各种有代表性的微细常性。最后再用一个偈颂,总摄修行的要义。

下面来讲解略说。

丙一、略说

一切为果生,所以无常性,

故除佛无有,如实号如来。

【颂文直解】

一切因缘积聚的名言缘起法,为果生的缘故,所以没有常的自性,是故除了佛之外,再也没有一个能够如实了达缘起实际,号为如来的人。

丙二、广说如何修彼之理分二:一、总破计常;二、别破计各类常。

丁一、总破计常

有的人想,为了生果而显出来的法,确实并非常性,但是既非能生,也非所生的虚空,以及虽是能生,但不是所生的极微等等,因为它们都不是从因缘中产生的,所以应该是有性的,而且是以常性存在的。而对此佛并未通达,所以佛不是一切智智。

圣天菩萨对此作回答:

无有时方物,有性非缘生,

故无时方物,有性而常住。

【难词释义】

时方物:即任何时间、空间里的事物。

有性:有自性。

常住:永久地保持下去。

【颂文直解】

在任何的时间、空间中,都不可能存在非从因缘生而有性的事物,因此,在任何的时间、空间中,绝无可能有像虚空那样所谓常性的事物。总之,只要不观待因缘,就决定无有,就像兔角不依因缘,就并不存在,那么虚空等因为不依赖因缘,所以也决定无有。

丁二、别破计各类常分二:一、破我为常性;二、破法为常性。

各类常,可以总的分为人我与法我两类,下面就分别来破。

戊一、破我为常性

胜论师等说:各种苦乐舍的受是有的,而它们是被我和合起来的,这证明我是有自性的;同时我又没有因,这又证明我是有常性的。

圣天菩萨对此回答说:

非无因有性,有因即非常,

故无因欲成,真见说非有。

【难词释义】

真见:真实照见实相者,指如来。

【颂文直解】

若许常我是无因,则我不可能有性,如同兔角一样,成为无事。若说常我是有因,这样我就不是常性,因为是从因而生的缘故,如同瓶子一样。是故,已见一切事真实性的一切智智,宣说了不可能无有因而成立有性。

那么有人这样想,如果瓶子等的所作,确实是无常的话,那就意味着我、造物主等的非所作,就都变成常性的了。

下面圣天菩萨用前两句叙述这个观点,再用后两句来遮破。

见所作无常,谓非作常住,

既见无常有,应言常性无。

【难词释义】

见:这里是了知的意思。

所作:“所”是被,“作”是造作、创造等。“所作”意思是被造作、创造,有时也指被造作、创造出来的法。

非作:即非所作。

【颂文直解】

如果知道了一切无常是因缘所作之后,可以反过来承许非因缘所作的我等是常的话,那么以同样的道理,既然知道了无常的所作法为有,就应该反过来说我等常性的非所作法为无。

这以上破除了常性的人我,下面来破常性的法我。

戊二、破法为常性分四:一、破虚空等为常;二、破时为常物;三、破极微为常物;四、破解脱为常性。

另外,有些人认为常性的法,有代表性的,就是时、方、物、解脱这四类。也就是认为虽然法有因果的种种变异差别,但是却有一个永不变异的常性,这就是时间;同样认为有一个遍满方分上的常性,即虚空;又认为有一个既能组成万物,又不变动的常性,即极微尘;有的修道者执著解脱为实有,认为有一个远离系缚、永恒的常性,即解脱。所以要破除存在常性的错误见解,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己一、破虚空等为常

内道有部等说,三藏的论藏中说有虚空、择灭、非择灭三种无为法,所以它们是常而坚实的。

愚夫妄分别,谓空等为常,

智者依世间,亦不见此义。

【难词释义】

愚夫:愚痴之凡夫。

空等:等字包括另两个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

世间:无患根识及其所见的法。

【颂文直解】

愚夫妄加分别,说虚空等也存在常性。智者不仅仅通过胜义正理,即使依照世间正理进行观察,也不会见到常性存在的虚空等的法。

假若又想,虚空唯一是常的事,因为虚空是周遍性的,而任何无常者,都无周遍性,就像瓶子一样。针对这样的错误见解,圣天菩萨接下来就用他称比量的方式,来遮破虚空周遍性这一能立,这样也就遮遣掉所立的常性虚空了。

非唯一有分,遍满一切分,

故知一一分,各别有有分。

【难词释义】

唯:决定、绝对。

分:部分的意思。

有分:具有多个部分之体,所以叫有分。

【颂文直解】

决定没有一个具有多个部分之体的常住、真实的虚空,遍满于东方等一切的方分。因此就可以知道,每一个不同的方分,都有与它相应的虚空(也就是有分)。

假若又想,虚空唯一是常的事,因为虚空是周遍性的,而任何无常者,都无周遍性,就像瓶子一样。针对这样的错误见解,圣天菩萨接下来就用他称比量的方式,来遮破虚空周遍性这一能立,这样也就遮遣掉所立的常性虚空了。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