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古乌金仁波切:认出“无时”的“第四时”(直指本来面目之2)

作者:大树 分类: 般若专区 发布于:2024-5-30 8:13 ė88次浏览 60条评论

二、认出“无时”的“第四时”

说“直指本来面貌”(认识你的自性)时,这不表示,你要去认出“其他人的心性”,反而意味着,你要去认出“无始以来就已经拥有的事物”。窍诀在于,如何“认出你的心性”,以及如何扼杀“愚痴迷惑的生命力”,这被称“四分离三”。

1、“佛性”是无漏的

“佛性”不是“有漏的”,“佛性”是“无漏的”。在“有漏的三时”,我们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念头”持续不断改变。“有漏的念头”如同“云朵”,“云朵”会离开。“无漏且不变的自性”如同“虚空”。“虚空”是不变的,“虚空”意味着“当下的通透无碍”。我们要离于“有漏且不断改变的三时”,并且认出“无漏的第四时”。“第四时”被称为“无时之时”“三时”仅仅是分别(概念),没有任何一个分别念是“离于三时”的。“离于分别念”时,就会体验到“无时”,这个“无时之时”,也称为“平等性的第四时”。“四分离三”就是,当我们离于“带有分别念的三时”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只剩下“无漏的自性”,这是所谓的“本觉智”。

2、你必须“触及当下”

为了认出“无时之时”,必须“触及当下”。“当下”是,当我拍手时,你听见声音。在“当下的刹那”,在听见声音时,“过去的念头”已经熄灭,“未来的念头”还没有到来,但是,你仍然“参与置身在当下”,这被称为“现在的念头”。众生无法从“现在的念头”走出去,反而把“一个新的念头活动”附加在“前一个念头活动”上,于是变成一个“连续不断的链”,这就是“轮回”。相反,在过去已经熄灭,未来还没有到来的“当下刹那”,不要追随“当下的念头”,不要延续“当下的念头”。该怎么做?既不接纳,也不排拒,这样一来,“当下”也消失了。这其中,没有分别,而这个“没有涉及三时念头的刹那”,就是“赤裸的状态”,就是“本觉”。在那个刹那,没有“三时念头”包裹覆盖,只有“心性”,没有其他。“障蔽心性的”是“三时的念头”。当你不想着过去,不期待未来,并且,不对当下起分别时,在这个“念头消失的空无”之中,只有“心性”,没有其他。这被称为“认出心性”。

3、切断思维,感知一切法

“认出自性”时,“念头”就消失了,只剩下“心性本身”。但是,“认出自性”最多只维持“几秒钟时间”,因为,从无始以来至今,我们一直拥有“相反的习性”。但是,这个“短暂的刹那”,却是“完美无瑕的”。它之所以“完美无瑕”,是因为,它还没有“被分别念压倒”,也没有“因为分别念而败坏堕落”,它没有“分别念”。有些人认为,如果不能思考,就失去了“行为能力”。其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因为,我们具有“本然的明性”。“光明”是指“光明的明性仍然存在”,我们没有“失念”。有些人认为,他们会因为“没有念头”而变得“失念”,但是,“失念”意味着“你被人打昏了”。当你昏死而“失去知觉”时,你可以说,“你所有的念头”都停止了,一无所知。在这里,我要指出的是一种“无分别智”,其中,没有任何念头的生起,但是,“了知的能力”却从来没有被阻挡。但是,“失念”的“没有念头状态”是不同的,当我们“失去知觉”时,“当下鲜明的感受跟体验”因而中止。但是,在“本觉的无分别刹那”,“当下的感官体验”没有被封锁。现在,试着安住,同时,不涉入“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所有六识”没有被阻挡,你仍然能够看见“显现的一切”,听见“任何声音”。即使“念头已经熄灭”,但是,“本觉”没有止息。你“离于分别”,但是,“了知的功德”仍然呈现。你通过“诸根”感知“一切法”,但是,没有“对诸法起分别”,这被称为“明相”(清明的显相)。在那个“短暂的刹那”,没有涉入“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念头活动”,被称为“断念”。当“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缺席时,就有了“大平等的第四时”,这“第四时”其实是“无时”的。根据“四分离三”,这是“心性被指出”的方式。只要有“分别念”或“念头”,就会有时间。“没有念头”或“没有分别念”,就是“无时”(无时之时)。谈论“四分”时,必须“离三”,离于“过去”“现在”“未来”,并且,不去分别“当下的刹那”。通过“分别当下”,“当下”因而存在。如果不去分别“当下刹那所感知的一切法”,就不会有“念头残余”。“四分离三”是“大圆满的传统”。

4、心既是空的,又是明的

在大圆满,首先探究,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个生住灭的念头”。如果无法找到“一个生住灭的念头”,就能决断,“心”如同虚空一样,完全是空的。不能说“虛空生住灭”,仔细检视审察“心究竟什么样子”,就会发现“心离于生住灭”。“虛空”没有“生”“住”“灭”,“空的心”也不会“生”“住”“灭”。心是“明的”,能够“感知”。心既是“空的”,又是“明的”,这个“明空双运”,不会“生”“住”“灭”。只要我们,没有能够清晰的看见这“明空双运”,就会陷入“无明的念头”当中,“无明的念头”是会“生”“住”“灭”的。一旦认出“明空无别”,就会了解,什么是离于“生”“住”“灭”。如果没有觉察“明空双运”,并且这么的陷入“一般的念头”,“那个念头”仍然会“生”“住”“灭”。“一般念头的妙力”会“生”“住”“灭”,“身为众生的我们”受到这种妙力的控制。但是,一旦“这个妙力”变成“充满本觉藏的明空双运”,这了知的面向,就会看见:什么是离于“生”“住”“灭”的。在“没有念头”时,不会有诸法的“生”或“灭”。关于“心性”,最终的发现是:“心性”是“空的”,没有“分别念”,但同时又是“明了的”。不知道这一点,我们终日忙忙碌碌,总是忙着“锻造”“形塑”“造作”一切,这被称为“轮回”。但是,“体性”跟“妙力”,“心性”跟“念头”,两两共存。它们是俱生的,如同“火焰”跟“火焰的暖热”,“太阳”跟“阳光”,“海洋”跟“波浪”,“身体”跟“双臂双腿”,“天空”跟“云朵”,都是俱生的。如果我们“努力去注视”,会看见“云朵存在哪”。“云朵”不存在“虚空之外的任何地方”。“火的暖热”来自“火本身”。“波浪”依缘“海洋”,“波浪”不会独立存在“海洋”之外。我们感受的“痛苦”“欢乐”,也是以“空的心”为基础,“痛苦”“欢乐”不存在任何其他地方。我们认出,是什么在感受“痛苦”“欢乐”的刹那,就不由自主的,跟“空的心”连接在一起。在那个刹那,“痛苦”“欢乐”消失了,瓦解了。“分别念”是能够,被舍弃被瓦解的,“分别念”会消失,“分别念消失”的结果,被称“本觉智”。

5、如何认出“第四时”?

如何在“离于三时”的情况下,认出“第四时”?我们通过“直指窍诀”认出“第四时”。方法是“舍断分别”,并且认出那个“离于分别念的刹那”,这个方法,被称为“立断”。比如,“有条绳子”阻挡一个“畅通的空间”,如果立时切断“那条绳子”,整个情况就会改变。并且有一个“没有任何事物连结在一起的刹那”,如同“开阔”“通畅”的虛空。当离于“过去现在末来三时的念头”,就会“没有念头”。当切断“那条绳子”,所有一切都变成“同一个虛空”。这时,“有漏的念头”正在阻碍“无漏法”。我们通常谈论“当下”,但是,“当下”指的是“现在的念头”。如果能“认出当下念头的自性”,就会发现“无时的第四时”。没有任何一个念头,不是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离于“这三种有漏的念头”时,就会体验到,离于任何分别念的“无时刹那”,这被称为“不变的本智”。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