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104课——中士道正修苦谛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24-03-27
辛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三:一、连接文  二、真实义  三、摄义 壬二、真实义分五:一、正修意乐  二、彼生起之量  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  四、此等摄义  五、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癸一、正修意乐分二:一、明求解脱之心  二、发此之方便 子二、发此之方便分二:一、连结文  二、真 [阅读全文]
ė33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广论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48课建立离实一破补特伽罗之实一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3-26
前面颂词中说:“除非刹那性,无法说人有,是故明确知,离一多自性。”除刹那性以外,所谓的人我根本不存在。这一点,所有具有智慧的人都应该清楚,为什么呢?通过离一多因的推理方式进行抉择时,无论外道所承认的我还是内道所承认的人我,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众生从无始以来便具有俱生我执,以及受各种各样教育影响所产生的遍计我执,由此导致始终认为生活中有一个“我”。对于“我”如何不存在的道理, [阅读全文]
ė315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中观庄严论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51课破时品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3-25
丙二、法无我真实性之瑜伽分三:一、总说三时空真实性之瑜伽;二、别说内外空真实性之瑜伽;三、特说离边空真实性之瑜伽。 丁一、总说三时空真实性之瑜伽分二:一、正明;二、明无我甚深见之瑜伽。 戊一、正明分二:一、总破三时法有自性;二、由观察相而分破。 己二、由观察相而分破分三:一、观察生相而破未来;二、观察住相而破现在;三、观察灭相而破过去。 庚一、 [阅读全文]
ė309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四百论

祖古乌金仁波切:椎击三要——第二要、第三要

大树 | 般若专区 | 2024-03-21
二、第二要 唯在这里决断(决定坚定) “空性”被称为“法身”,“明性”被称为“报身”,“空性”跟“明性”的双运,被称为“双运的大悲妙力”,被称为“化身”。一旦我们“认出了自性”(佛性),就应当这样决断:一切诸佛的三身,尽在“真如”之中,也就是,尽在“那个样子”之中。 三、第三要 对“解脱”获得把握(对“解脱”生起信心) “禅修”并不是最重要的,“解脱”才是 [阅读全文]
ė524次浏览 60条评论 0 般若 大圆满

《广论讲记》摘要第103课——中士道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24-03-20
甲二、正论分三:一、名义 二、论义 三、末义 乙二、论义分二:一、造论支分 二、菩提道次引导 丙二、菩提道次引导分四: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 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 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 丁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分二:一、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轨理  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戊二、既亲近已如何修 [阅读全文]
ė330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广论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47课建立离实一破补特伽罗之实一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3-19
中观自续派尤其静命论师这部论典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宗派呢?也即将有实法执为世俗谛的一种宗派。对于这种宗派来讲,假立而存在的这些法,即使名言中也不具备独立自主的本体,如石女的儿子、虚空等。所以,将名言中真正起作用的法作为判断的焦点,而外道所承认的常我或内道所承认的抉择灭无为法等,由于名言中也不存在,也就没必要将其立名为实有之法。 如同瓶子与瓶子的总相,无论因明还是中观,所谓的瓶子在名言 [阅读全文]
ė320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中观庄严论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50课破时品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3-18
丙二、法无我真实性之瑜伽分三:一、总说三时空真实性之瑜伽;二、别说内外空真实性之瑜伽;三、特说离边空真实性之瑜伽。 丁一、总说三时空真实性之瑜伽分二:一、正明;二、明无我甚深见之瑜伽。 戊一、正明分二:一、总破三时法有自性;二、由观察相而分破。 己一、总破三时法有自性分三:一、破未来时有自性;二、破现在时有自性;三、破过去时有自性。 上面把未来 [阅读全文]
ė322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四百论

祖古乌金仁波切:椎击三要——第一要

大树 | 般若专区 | 2024-03-14
[极喜金刚]更强调“阿底瑜伽”,尤其重视大圆满“心部”“界部”“口诀部”的“见地”。 [极喜金刚]把“大圆满六百四十万续”的“第四部”,浓缩成三句话(椎击三要)。 一、第一要 直指“本来面目”(认出你的自性) “本来面目”就是“佛性”,也就是,结合“大悲妙力”的“明空”。“佛性”在“体性”上,是“空的”,但是,同时又具有“本然的明性”。“空分”跟“明分”是不可分 [阅读全文]
ė361次浏览 60条评论 0 般若 大圆满

《广论讲记》摘要第102课——下士道业因果发此意乐之量除遣此中邪执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24-03-13
壬二、发此意乐之量 以上念死无常、思惟三恶趣苦、净修皈依和修习业果,都是修习下士意乐。其中,通过修持忆念死亡和思惟恶趣苦,将会发生希求后世之心;通过修习皈依可以趣入圣教之门;再由修持一切安乐之本的业果正见可以真正成办后世安乐。后两者合起来,是依止后世安乐的方便。这样正修下士意乐,应当生起何种意乐才算到量呢?以下宣说: 【第二,生此意乐之量者,谓先有无伪希求现世,其求后 [阅读全文]
ė360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广论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46课建立离实一破常法之实一破自宗遮破常法之结尾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3-12
【寅三、如是遮破常法之结尾:】 【非具功用力,许彼立何用?论黄门俊丑,欲者观何益?】 此处正在建立实有一法不存在的观点。有些外道认为常法存在,对此已经作过遮破:实有的常法根本不存在,只不过是以分别念或者遍计所执安立而已。内道个别宗派承许抉择灭在真实胜义中存在,对于抉择灭不存在的道理,上述也已作了广说。此处结尾时,静命论师运用世间上一种讥笑的语言说:对方这种遍计观点实在 [阅读全文]
ė305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中观庄严论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