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114课——中士道思惟集谛烦恼发生之理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24-06-05
寅一、由苦集门中思惟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  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卯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分四:一、连结文  二、烦恼发生之理  三、彼集业之理  四、死没及结生之理 辰二、烦恼发生之理分三:一、生死之因,以烦恼为主  二、应当善巧了知烦恼  三、抉择烦恼发生之理 巳三、抉择烦恼发生之理分四: [阅读全文]
ė9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广论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58课建立离实一破实一之外境无相观点不合理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6-04
前面已经讲了,自证在名言中非常合理,这就是麦彭仁波切在抉择中观应成派见解时的一种独特观点。那么,所谓的境证是否合理呢? 上一节课已经讲到,境证不太合理。为什么呢?外境上如果真正有一种相,由于是无情法的自性,也就不可能执著;而它也不能承许为有情法,否则就会失毁自己的立宗。总的来讲,在抉择唯识宗的观点时,因为外境也是明觉的本性,自己的心识取外境也就不存在任何危害;如果说真正存在一种无 [阅读全文]
ė99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中观庄严论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61课破边执略明其体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6-03
破边执品第十四 通过前一品的学习,大家已经清楚地知道无论是外境,还是有情的根、识,都是众生的无明分别、增益出来的。因此在众生的心识前,似乎显现了万法,但其实都是空的,一点都没有自性。就像水月,看起来是显现了,但是显现的当下就是空的,没有一丝一毫自性的存在。这就是中道而观的中观见。但是世间众生执著万法为实有的习气非常重,所以在这一品中,大慈大悲的圣天菩萨对万法的实有进行深刻而广泛地 [阅读全文]
ė84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四百论

祖古乌金仁波切:认出“无时”的“第四时”(直指本来面目之2)

大树 | 般若专区 | 2024-05-30
二、认出“无时”的“第四时” 说“直指本来面貌”(认识你的自性)时,这不表示,你要去认出“其他人的心性”,反而意味着,你要去认出“无始以来就已经拥有的事物”。窍诀在于,如何“认出你的心性”,以及如何扼杀“愚痴迷惑的生命力”,这被称“四分离三”。 1、“佛性”是无漏的 “佛性”不是“有漏的”,“佛性”是“无漏的”。在“有漏的三时”,我们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念头 [阅读全文]
ė87次浏览 60条评论 0 般若 大圆满

《广论讲记》摘要第113课——中士道思惟集谛烦恼发生之理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24-05-29
寅一、由苦集门中思惟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  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卯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分四:一、连结文  二、烦恼发生之理  三、彼集业之理  四、死没及结生之理 辰二、烦恼发生之理分三:一、生死之因,以烦恼为主  二、应当善巧了知烦恼  三、抉择烦恼发生之理 巳三、抉择烦恼发生之理分四: [阅读全文]
ė95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广论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57课建立离实一破实一之外境说明境证非理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5-28
前面自证的本体已经讲完了,现在讲第二个问题——自证的合理性。因明中讲到四种现量,其中有一种叫做自证现量。按照有部宗的观点,他们不承认四种现量而是承认三种现量,这样一来,很多名言的安立也会非常困难。因此,应该承许自证,但所谓的自证也并不是存在一种真正实有的外境、自证者和证知的行为,下面继续宣讲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由于自证是自明自知的心、是远离了无情法的自性,因此无论分别还是无分别, [阅读全文]
ė89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中观庄严论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60课破根境品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5-27
丁二、别说内外空真实性之瑜伽分二:一、明胜义空性之真实性;二、明世俗如幻之真实性。 戊一、明胜义空性之真实性分二:一、破以现见成立之法;二、破所立内外诸法。 己二、破所立内外诸法分四:一、外破境法;二、内破根法;三、密破识法;四、破其作业。 庚四、破其作业分二:一、破根之作业;二、破识之作业。 辛一、破根之作业分二:一、破眼之作业;二、破耳之作 [阅读全文]
ė93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四百论

祖古乌金仁波切:认出你的自性(直指本来面目之1)

大树 | 般若专区 | 2024-05-23
直指“本来面目”(认出你的自性”是“第一个要点”。没有“认识见地”,就没有什么事物,是要通过禅修而保任的。因此,“认出见地”是“首要任务”。也就是,你被指出“你本具的自生智”,“自生智”不是某件“能够在他处寻得的事物”。“自生智”不是某件“还没有在你之内”,现在才要生起的事物。“愚痴迷惑”让众生持续处在“迷妄状态”,为了切断“愚痴迷惑的生命力”,需要使用“本觉智”这个武器。通过“本觉智”这个 [阅读全文]
ė96次浏览 60条评论 0 般若 大圆满

《广论讲记》摘要第112课——中士道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24-05-22
寅一、由苦集门中思惟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  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卯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分四:一、连结文  二、烦恼发生之理  三、彼集业之理  四、死没及结生之理 【第二由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分三:一、烦恼发生之理;二、彼集业之理;三、死没及结生之理。】 从集谛来思惟流转生死分三个步骤:一、烦恼产生的方式; [阅读全文]
ė133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广论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56课建立离实一破实一之外境自证之合理性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4-05-21
希望大家在听课的时候,对于正在讲哪一个科判一定要清楚。在认识自证之本体这一科判当中,麦彭仁波切运用比较广的理论,宣说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相识等量、异相一识、相识各一。 总的来讲,麦彭仁波切通过理证的智慧抉择名言时说,相识等量的宗派非常合理。 如果承许相识各一,眼睛见到花色的布时就不应该承认是花色的布,因为你并没有见到具有各种颜色的外境,这种说法显然不合理。如果承许异相 [阅读全文]
ė90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中观庄严论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