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幸福很近》的课程概要
各位师兄都在学习基础课程《离幸福很近》,这本书集合了索达吉堪布在各个地方开示的精华部分,内容涵盖了宁玛自宗以及其他教派的很多理论和实修窍诀,特别是对于五明佛学院非常重视的显宗教法的五部大论(戒律、俱舍、中观、因明和般若)的内容,堪布用了浅显易懂的语言作了明确的开示,大家基本上都可以读懂,但有些内容究其广度和深度的含义,则非以学习五论所能理解。另外此本书根据由浅入深的次第,一步一步引导大家从一个未入佛门的人,逐步的趋入佛法,融入于大乘,直至深入密乘,乃至到自宗之最殊胜、一切乘之顶点、诸法之精华、无上窍诀大圆满法,也有次第性的开示。
为了方便各位师兄学习,我原来辅导的时候整本书的内容,以标题的内容为核心,分为五个次第,希望对于新学的师兄有帮助。
从本书的名字上看,幸福其实离我们很近,但是真正感觉到幸福的人并不多,大都被这样那样的痛苦和烦恼所围绕,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事实也是这样,就像快乐其实就在身边,但是我们缺乏发现快乐的慧眼。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并找到身边的幸福,并且将这种幸福一直保持下去。
按照我个人理解,本书整体上可分为五个部分:
一、认识幸福
我们知道幸福有不同的感受,但不幸福的感受是相同的,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人生太痛苦,有时候生不如死等等,所以堪布先讲《怎么面对痛苦》,解决痛苦的前提就是勇于面对,知道痛苦的真实面目之后,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可怕。知道痛苦之后,我们就要从根本解决痛苦,那么我们有没有仔细想想,所有痛苦来源是什么呢?佛在200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所有的痛苦的来源就是我们本身的欲望,概括为五个方面:“财、色、名、食、睡”,所以先讲排名第一的“财”,也就是《金钱,到底有多值钱》,然后是第二位的“色”,也就是《问佛陀情为何物》。最后让我们认识到一切的苦和乐都是出自我们的内心,所以堪布告诉我们《幸福的根本是心》。而佛法是以修心为核心,并且有许多调心的方法。所以幸福应该利用佛法的智慧。
二、认识佛教
一提到佛教,很多人会觉得这都什么时代了,还学佛,那都是老年人才做的,或者觉得现在科技那么发达,那都是一些迷信、现在不需要佛法等等各种各样的想法。为了解答以上的这些疑问,所以堪布先讲了《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的必要性,让我们知道很多的痛苦利用科学技术不仅仅解决不,反而科技的利益我们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痛苦。然后又从生命学的角度阐述了佛法的科学性,用科学的工具证实佛法的真实性,也就《佛法的生命科学观》和《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
三、初入佛门
既然佛法如此好,能让我们得到幸福,那么是不是很难学呢?又应该怎么学呢?堪布直接了当告诉我们《信心是最好的财富》,而且明确说明了初学佛法的注意的东西,《初学者不应视师如佛》、《有十种事情不能做》,也讲了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略说忏罪》,并且希望经过这几课内容的学习,《让你重新认识佛教》。
四、修习大乘
正确认识佛法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来学习佛法,从中得到佛法的利益。首先堪布告诉我们《怎么样学佛》,并详细说了如何护持正法《佛教的未来需要你我》。佛法有大小乘之分,小乘最终要趋入大乘,为了大家不走弯路,所以堪布引导我们初学者直接进入大乘佛法。那么如何学习大乘佛法呢?就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寻找大乘的方向》,找到方向后,为了我们更好更快的修行,紧接着讲解了修习大乘佛法的窍诀《三殊胜》。大乘与小乘的差别就是发心,小乘讲的自利为主,大乘行人则以利他为先,所以堪布为我们讲解窍诀之后,以此窍诀做一些可行的利他之事,例如《再谈放生》、《为临终者献爱心》和《以佛法利益亡者》。他利的时,我们也需要自利,最后也传讲了对现在这个时代众生利益最大的《观音心咒之功德》。
五、趋入密乘
三乘佛法,除前面说了小乘和大乘外,还有密乘,也就是藏传佛教,当然不论是哪一乘,都是本师释迦牟尼的教法,并无高下,只因众生的根机使然。就像是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和禅宗的区别,甚至于禅宗本身也有不同的分支,例如石家庄最出名的“赵州茶”和“临济喝”,其实都是不同的方便法门。正如很多不信佛的人会对佛教有误解,很多显宗的学佛之人也会对密宗有误解,汉传的大德弘一大师早年也显现上不太赞同密宗的某些观点。基于以上原因,堪布在正式步入密宗之前,和大家讲解到底《什么是密宗》。接下按照藏传佛教学习的特点,学习一部简短的《胜利道歌讲记》,为大家以后的学习《入行论》或《大圆满前行》等大论打下一个基础。
由于时间有限,未对堪布的每一课仔细的学习,仅仅是一个大概浏览后的感受。
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