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5 入行论前六品内容总结

作者:大树 分类: 入行专区 发布于:2015-11-11 7:36 ė2989次浏览 60条评论

各位师兄,本周共修对于以前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以第四——六品为主,包括前六品的所有内容。

由于之前每一品闻思圆满之后,我们都会利用一次共修的时间总结一下,同时也会简单讲解一下该品相关的其他品的内容。经过近一年半的闻思,我们已经圆满了第六品《安忍品》的学修,无论是从颂词的数量上、还是法本课程的数量上都已经接近一半了,所以有必要从第一品开始总结一下,就如以前和大家讲过的一样,每一部论甚至于整个教派的闻思内容都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可分割,就如同一部电视连续剧一样,或者如同一套太极拳的一样,我们看或者学的时候可以一集一集或者一招一式,但在讲和用的时候一定要串连起来,又如同一串有各种精美配饰的佛珠,如果没有线串起来而散放在那里,可能谁也不会知道她的原貌、究竟的样子、本来的面目。同样,我们修学各种论典也是佛珠的珠子和配饰,如果没有了线,就会感觉没有方向,闻思的越多反而会越乱;相反,如果将得到的每一个珠子,我们都仔细的串到一起,慢慢的有了佛珠的样子,我们自然也就知道后面需要什么配饰,需要串到哪里了。

所以本次的总结从大的方向着手,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分为四个方面:

一、总括方向:从预科系《入行》、《前行》和《净土》,正科系的《菩提研究班》和《密法班》的课程,再加上以五论大论(菩提研究班没有五论的核心课程)和弥勒五论的课程,总体抉择出我们以后的闻思方向和次第。详细的可参考9月份总结的《前行广释》的课程内容概要。

《前行广释》课程内容概要(上)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232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232
《前行广释》课程内容概要(中)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238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238
《前行广释》课程内容概要(下)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244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244
《前行广释》课程内容概要(补充)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249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249

二、总括入行:以《入行论》与《前行》、《净土》、《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课程之间的关系,明白我们现所处的位置。简要介绍《入行论》内容每一品的大概内容、以及各个品之间从不同角度的分类,明白我们闻思本论的次第和关要,避免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详细可以参考去年总结的《入行论》课程内容概要。

《入行论》课程内容概要(上)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97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97
《入行论》课程内容概要(下)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98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98

三、略括前六品,详解第四——六品:根据前后次第简略概括所学圆满的前面六品内容,以前三品是“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第四——六品是“已生勿退失”,第七——九品是“辗转益增长”的分类,详细讲解“不放逸”和“正知正念”,这部分又属于戒律的内容,再通过“正知正念”引出“安忍”并详细抉择三种安忍:安受苦忍、耐怨害忍和思择法忍。再结合三个对境:自己、亲友和怨敌,利用三种安忍的工具如何不生嗔恨,再结合《前行》中的“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和“因果不虚”对于深入的理解,这部分参考原来发过的内容:

入行论第78-79课共修内容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236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236

进而通过“思择正法之安忍”逐步趋入到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即:世俗如梦如幻,胜义远离四边八戏,这部分参考:

入行论第80-81课共修内容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245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245

前五品的内容可参考:

《入行论》第1-3品思维导图(附菩提学会课程简介)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156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156
《入行论》第4-5品思维导图(附前3品和第6品)
电脑请访问:http://fo.ezerg.com/?post=223
手机请访问:http://fo.ezerg.com/m/?post=223

最后讲解一下如何将第四——六品融合起来进行思维和观修。

四、通过前六品,引出第七——九品:通过前六品的内容总结,再结合“辗转益增长”的七——九品,简要说明一下后几品的内容和关要,并且让大家了知已学的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关联和帮助。

因为内容比较多,以上只是对于此次共修内容的分类说明。整体上原则还是共修强调的,以毛主席的战略思想为核心:“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其根本方法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具体的做战方针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暂时适合的做战方法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为核心。前三品是为了实施整个战略部署的准备,确定核心。第四-六品在农村战斗时,第四品不放逸是思想准备,认清敌我,第五品是行为准备,身心都做好战斗准备,第六品安忍品是正式与烦恼怨敌的战斗。但这只是外围的战斗的,只是一种策略,只是暂时的成果,真正的核心是要取得城市战斗的胜利,最终通过武装手到夺取政权。现阶段我们暂时完成了农村的战斗,后面需要经过“精进”的努力来巩固战斗成果,利用“禅定”来断除世间贪执和团结一切力量,最后完成“世俗如梦如幻”、胜义中的“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品”,进而通过三大战役取得红色政权的最终胜利。最后第十品将我们胜利的成果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无余回向给法界众生。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0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