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2 入行论前六品补充内容(一)
各位师兄,本次共修将一起学习补充内容: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醒梦辩论歌》。
上次共修我们重点总结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以预科的《入行》和《前行》、正科的《菩提研究班》和《密法》的课程为中心,再结合现在正在学习的弥勒五论等课程,将我们未来十几年的学修次第重新做了一个整理和归纳,让我们从大的方向不会迷惘。特别是学修宁玛自宗的大圆满法的次第,也简要的讲解了一下。主要的核心还是以全知无垢光尊者的教言,一方面需要我们首先要闻思究竟,另一方面实修时需要结合因明和中观来修持。这些的前提就是《前行》中的四个共同外加行,非常重要,就例如学习数学我们先会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加减乘除)一样,如果这些还没有掌握好,直接去学习中学的几何、代数,甚至于大学的微积分、概率论那也不太现实。再从整个闻思的体系上做个比方,《入行》和《前行》就如同是人的两条腿,五部大论和弥勒五论是人的两条胳膊,自宗大圆满就是我们的脑袋一样,我们想要成办任何的事业,只有脑袋可是不行的。
二、着重串讲了前六品的内容。前三品是为了实施整个战略部署的准备,确定以菩提心为核心。第四-六品是在农村(世俗谛)战斗,第四品不放逸是思想准备,认清敌我(菩提心不能舍弃,所依靠的是暇满人身,唯一的敌人只有烦恼),第五品是战略部署,身心都做好一切战斗准备(确定战斗的核心是我们自己的心,如何保护我们的心:正知和正念),第六品安忍品是我们取得农村战斗胜利的武器,一方面保护现在已经取得的成果(断除嗔恨,避免毁坏善根),另一方面开辟新的根据地(修习安忍,积累资粮)。其中前三品核心的内容是修七支供(断除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和舍法等)和利他心(布施度,如颂词: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第四-六品的核心通过世俗中修持戒律和安忍,再通过“精进”的力量,逐步趋入胜义的禅定和般若,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所传授的窍诀,证悟大圆满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抉择万法唯心,最终抉择心性本来无离四边八戏。关于第二步是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现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宣说前者将万法抉择为心,其中在第五品《正知正念》的开始寂天菩萨即宣说了此种窍诀(第47—51课),然后在第六品《安忍品》逐步通过三种安忍(安受苦忍、耐怨害忍和思择法忍)抉择一切的显现均是缘起法,显现的当下的本体即是空性。逐步将我们引用后面三品(精进、禅定、智慧)的内容。以上只是从《入行》的角度抉择如何趋入大圆满,闻思《前行》的师兄同样可能通过闻思《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来趋入。
正因为当前是抉择万法唯心,一切显示都是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心所变的缘起性空,所以利用放假的两次共修,我们来闻思两部比较短小、但是非常重要的窍诀性的论典:《醒梦辨论歌》和《唯识二十颂》。其中前者是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法王如意宝曾经传讲过并收录在《窍诀宝藏海》中,当时法王制定四年的传法计划:《百业经》、《入行论》、《窍诀宝藏海》和《上师心滴》。《醒梦辨论歌》从十个角度((1) 现前显现 (2) 过后成空 (3) 现量亲见 (4) 相续长短 (5) 待缘方生 (6) 有堪为有 (7) 有无平等 (8) 换位无用 (9) 自心迷现 (10) 谁真谁假)以辩论的方式抉择我们醒着的时候和做梦是无二无别的。我们此次学习是以益西彭措堪布讲的为主,益西上师通过各种教证、理证和公案讲解的比较细致,相比法王以大圆满窍诀的讲解,更适合我们初学者闻思。《唯识二十颂》是我们弥勒五论班的课程,是被称为第二大佛陀世亲论师所造的,主要遣除了对于万法唯心的一些疑问和不解的问题。
学习这两部分内容的同时,也会结合《入行论》中所学的内容(以第47—51课为主),也会适当涉及一些已经闻思过同是世亲论师的《大乘百法名门论》和弥勒菩萨所造的《辨中边论》的内容,个别地方也会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即将学习的《辨法法性论》(弥勒菩萨所造)的内容,请各位师兄提前准备一下。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