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9 入行论前六品补充内容(二)
各位师兄,本次共修将一起学习补充内容:由第二大佛陀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二十颂》。
上次共修我们重点讲解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再次强调了我们闻思修学的“关要”和“次第”。“关要”即全知无垢光尊者的教言,一方面需要我们首先要闻思究竟,另一方面实修时需要结合因明和中观来修持。“次第”即全知麦彭仁波切所传授的窍诀,证悟大圆满的两个步骤:首先抉择万法唯心,最终抉择心性本来无离四边八戏。了知以上两方面后,又着重讲解了如何通过《入行论》的学修为将来闻思大圆满法打下基础,如何更方便的来趋入密法。
二、着重串讲了《醒梦辨论歌》的核心内容。从十个角度:(1) 现前显现 (2) 过后成空 (3) 现量亲见 (4) 相续长短 (5) 待缘方生 (6) 有堪为有 (7) 有无平等 (8) 换位无用 (9) 自心迷现 (10) 谁真谁假,以辩论的方式抉择我们醒着的时候和做梦是无二无别的。学习过程中也结合了《入行论》中所学的内容(以第47—51课为主),也适当涉及一些已经闻思过同是世亲论师的《大乘百法名门论》和弥勒菩萨所造的《辨中边论》的内容,个别地方也会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即将学习的《辨法法性论》(弥勒菩萨所造)的内容。
此次共修我们一起学习《唯识二十颂》,这也是我们弥勒五论班的课程,虽然明年才开始学习,但由于和当前的闻思内容比较紧密,所以我们提前简单的学习一下字面意思,主要遣除了对于万法唯心的一些疑问和不解的问题。对于唯识宗提出的“万法唯心”的观点,外人所提出的质疑问难,共有七个方面:
一、四事不成难:如果只有内识,没有外境,则对外境的认识,有一定的处所、时间,应不能成立;能缘之心具有普遍性也不能成立;世间的事物各具有其作用这一点也不能成立;
二、外人现量难:他们认为诸法的有无,应以现量最为殊胜,如果没有外境,如何有现量的认识呢;
三、梦境不同难:梦中的境界,我们知道是唯心所变的幻境,但现境..........(此处复习上次共修的《醒梦辨论歌》内容);
四、二识决定难:如果唯有内识,无有外境,则在心识之外自然也没存他人与圣教。如此,则因亲近善友恶友而闻正邪之法,岂不是不能成立?
五、梦境业果不同难:唯识以梦喻现境,但醒时造善恶业有苦乐果,梦中的善恶业何以独无果报呢?
六、杀业不成难:杀羊之时,若无羊等外境,则不能杀生,或杀生之罪是否成立?
七、他心智难:他心智,即具有知道他人心意的智慧。若有他心智,则证明他心之存在,如此则唯识无境之义就不能成立。
以上七个方面,都是对“万法唯识,识外无境”提出质疑,说明心外实境的存在。世亲针对以上七个难题,一一予以破释,以成其心外无法的唯识思想。
我们现在所学的是从唯识宗(即由玄奘和窥基大师所传的法相宗)的观点来破外境实有。其实如果学习到第九品《入行论—智慧品》,大家会对此部分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因为到时候寂天菩萨会以中观应成派的观点来破外境实有的观点:“心境实有宗,理极难安立”。然后再从“能立”和“能害”两个角度分别破斥。如果再进一步深入,进入密法班学习《定解宝灯论》中第六大难题:“异境何为共所见”,全知麦彭仁波切会用密法大圆满的见解来抉择外境的本体,到时候会更加的清晰透彻。
学习这两部分内容的同时,其核心还是不离《入行论》中所学的内容(以第47—51课为主),请各位师兄有时间多多看一下法本,因为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线”。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