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31 入行论第101-102课共修内容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01课和第102课,继续学习第七品《精进品》的内容。
《精进品》主要学习三部分的内容:一、了知精进的本体和分类,也就是认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精进;二、断除三种懒惰:同恶、耽恶事和自轻凌懒惰;三、修习四种助缘:信解、自信、欢喜和放舍。
第 98—100 课共修“断除自轻凌懒惰”。“自轻凌懒惰”是对于大乘六度万行产生的畏惧,所以寂天菩萨首先告诉我们一总的原则:“勿怯积助缘,策励令自主,自他平等观,勤修自他换。”,然后再分别讲解我们的因缘具足,不应当怯懦,而应当欢喜之理。
“断除自轻凌懒惰”分别从“因”和“缘”两个方面进行对治:一、“修思维因无有能力而懈怠之对治”,主要通过《宝性论》的颂词抉择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且人身的成佛条件更加殊胜;二、“修缘难成而懒惰之对治”,分两部分:“无有怯懦之因”和“有欢喜之因”。其中“无有怯懦之因”讲解众生怯懦的两个原因:1、行持菩萨的六度万行比较难,因为需要布施自己身体、受用和三世一切善根,如第三品中说:“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2、行持菩萨的利他事业,不仅难行而且时间无穷无尽。
其实“怯懦”主要是因为众生不了解大乘菩萨行持过程中,有菩提心、回向、随喜、三摩地、三轮体空等无量善巧方便;另外行持菩萨道的过程所承受的苦,不论痛苦程度和受苦时间,远远小于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所感受的痛苦,本品中说:“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期,如为除腹疾,暂受疗割苦。”;而且行持也是次第的行持,本品中说:“佛陀先令行,蔬菜等布施,习此微施已,渐能施己肉。";不仅如此,承受轮回之苦所感受的确实是痛苦,而谓的所修行之苦所感受则是快乐,本品中说:“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最后根本上来说,以上的过患都是凡夫众生对于苦乐之因果颠倒所致,所以为了断除颠倒妄见,如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当知人本无安乐,无常无我不清净,未忆念此之众生,四颠倒见即祸根。”,应该精进的闻思修持,努力获得暂时的安乐和究竟的佛果,本品中说:“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谁退怯。”从而生起欢喜之心。
第 101 课共修开始学习四种助缘:信解、坚毅、欢喜、放舍。首先总说四种助缘的根本就是“希求力”,即是“信解”,希求力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畏惧轮回的痛苦,思维解脱的利益。如《前行》中思维四个共同外加行(特别是轮回痛苦,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说:“观修轮回的痛苦是内心趋入正法、诚信因果、舍弃今世、慈悲众生等一切圣道功德的根本。”)后,紧接着马上修持的即是“解脱利益”。二者前后次第的关系,如圣天菩萨在《中观四百论》第八品“净治弟子品”中说“谁不厌三有,彼岂敬寂灭,如于自家室,难出此三有。”。而且修持四种助缘需要有“实行力”和“控制力”。即:通过正知正念来取舍,然后在实际行动中去行持。同时依靠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令身心获得调柔自在。即是前面颂词所说:“勿怯积助缘,策励令自主”。
然后开始学习第一个助缘:信解。分为三个部分:一、无信解之过;二、信解之功德;三、以宣说因之方式生起信解。第 102 课将圆满第一部分“无信解之过”,首先思维没有“信解”将无法净除“自他诸过失”而感受无量痛苦,也无法促成“自他众功德”而无义空耗暇满人身;再分析其理由是未供养三宝、弘扬佛法和依教奉行,未对众生财布施、无畏布施和法布施,而唯一就是住胎时让母亲深受九个多月的苦难,自己在胎中也是倍受煎熬,除此之外,没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此处展开可以参考《菩提道次第广论》,思维七重因果中的知母、念恩、报恩等母亲的恩德,同时思维生、老、病、死等人道世间八苦);最后总结以上两点成教诫我们不应该舍弃“信解”。
补充一下:
本次是春节放假前最后一次共修,年底各个单位和公司都要写年终总结,咱们虽然不用写,但大家心里也总结一下自己 2015 年的学修,再安排一下明年的学修计划。
下面是我对咱们共修小组未来三个阶段共 12 年(分为《入行》 3 年、《前行》4 年、《研究班》5 年)的中长期学修计划:
一、、我们在学《入行论——智慧品》第153课开始之前,还有大概 1 年多左右的时间可以补充一些内容,本来想补充一下华切仁波切所造的《屠夫真言》,但这次转组的师兄反映讲的太难可能很多师兄理解不了,再加上有些师兄也反映《辨中边论》和《辨法法性论》比较难懂而且进度太快,所以我想可能是需要降低一些难度并且细致的学习。所以暂时定的是跟着“弥勒五论班”的进度补充《大乘庄严经论》,相信明年一开始进度不会太快,同时间对于论(《大乘庄严经论》)中广大部分可以复习《辨中边论》,甚深部分可以复习《辨法法性论》。然后估计 2017 年春节后开始一年的第九品的学习,不会补充《入行论》以外内容,会补充全知麦彭仁波切为《入行论——智慧品》所造的《澄清宝珠论》。然后 2018 年第九品结束后,开始会补充修世俗菩提心的《修心七要》和修胜义菩提心的索达吉堪布的《金刚经讲记》,大概这是结束《入行论》之前三年的闻思计划。
二、《入行论》班结束后,一方面考虑到“菩提研究班”兼修《前行》的话,闻思的压力会比较大,同时修 50 万加行,实修的压力也比较大。另一方面考虑到“密法班”可以兼修“菩提研究班”,而“密法班”的课程不需要集体讨论学习。再考虑大多数师兄们的精力和时间,建议大家最好选择直接报《前行》,在修加行的 4 年期间同时我们也会补充学习《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前八品,“菩提研究班”课程之一)和《前行备忘录》,其实整体上内容也不少。
三、《前行》结束后,会有两情况:一、如果 50 万加行实修完成,可以进入“密法班”同时兼修“菩提研究班”;二、如果 50 万加行未如期完成,或者本来就不想实修只是闻思加行的师兄,仍可以报“菩提研究班”。因为“密法班”的课程不需要集体讨论学习,所以不论以上的哪一种情况,我们组整体都是共修为期 5 年的“菩提研究班”课程。
共 12 年的课程圆满结束后,如果学院增开“五部大论”的核心课程,我会和大家一起闻思新的课程;如果学院课程保持不变,我会和大家一起重新从《入行论》开始重新闻思。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建议,具体学修安排各位师兄可以概括自己的意乐进行调整。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