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8课——净除六种垢染(外散)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18-11-12 9:36 ė383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下面继续讲闻法时法器的六种垢染。昨天讲了傲慢、无正信、不求法三种过患,今天接着讲第四种。

戊四、外散:

心识散乱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上,是流转轮回之因。众生无始以来一直沉溺轮回不得解脱,主要原因就是心识不得自在,对五种妙欲不断耽著,以耽著而造业,以业力而深陷轮回泥坑无力自拔。一切迷现之根本、一切痛苦之来源,就是心识外散而起执著,因此,无论闻法还是修法,一定要想方设法令心得以专注。

所以,我们建议听法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把琐事全部处理完,空出时间专心致志地听,最好不要有各种打扰和影响,如此学习佛法从传承上和理解上才会圆满。

下面以比喻进一步说明,闻法时心散于外境有诸多过失。此处主要是从五根识贪执外境来讲的:

一、眼识贪执色法:

眼睛接触美好的色法时,如果耽著而生贪心,就会因贪心造业而在轮回中无法解脱。死后不但不能投生善趣,反而会转生为飞蛾,由于以前的习气使然,夜晚时看到美丽的灯火,依然想拼命追求,便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其下场只能是自取灭亡。

二、耳识贪执声音:

倘若耳朵耽著美妙的声音,也会导致祸患无穷。就像獐子、鹿子等野兽酷爱琵琶声,这种习气被猎人所利用,最终使它们毙命在毒箭、猎枪之下。

三、鼻识贪执芳香:

鼻子耽著好闻的芳香,其实过患也比较大。

假如你一直耽著好闻的芳香,就会像贪执香味的蜜蜂,最终缠死在花丛中。《莲苑歌舞》中的金蜂达阳、玉蜂阿宁 ,大家应该记得吧,阿宁就是因为贪执香味,以致缠死于花瓣中。

四、舌识贪执美味:

假如贪执一顿饭的美味,比如特别爱吃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那就会像鱼儿被饵料所诱,最终钓在铁钩之上。

五、身识贪执所触:

印度的气候特别炎热,大象到了中午会成群结队地去湖泊洗澡,只是为了身体清凉,有些大象深陷淤泥爬不上来,以致活活被溺死。同样,我们如果贪执柔软舒适的所触,也会像这些大象一样,最终丧命于欲望的泥坑之中。

除了五根识贪执外境外,《窍诀宝藏论》中还讲了意识对外境的贪著,如云:“意为法欺如骆驼失子。”心若迷恋诸法,对男女、财物执著不舍,必定会被法所欺诱,就像骆驼痛失爱子,以致肝肠寸断,最终丧身于迷恋爱子的痛苦。

因此,我们对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的对境,不要特别去执著,一旦产生执著,则要马上认识到这是堕入恶趣之因,依靠正知正念来对治。

最关键的是,无论听法、传法还是修行,都应该断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分别念——不要对过去的经历浮想联翩,不要对现在的事情以贪嗔痴扰乱自相续,不要对未来的事情妄想不断。

关于如何断除分别念,无著菩萨 给我们一些很好的窍诀:

一、断除分别过去:

尊者说:“昔日感受苦乐如波纹,已尽无迹切莫追忆之,若念当思盛衰与离合,法外何有可依嘛尼瓦?”

二、断除分别未来:

尊者说:“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舍弃无法实现之希冀,若念当思死期无定准,何有行非法空嘛尼瓦?”

三、断除分别现在:

尊者说:“暂时琐事如梦中生计,精勤无义是故当舍弃,如法食亦以无贪印持,所作所为无义嘛尼瓦!”

四、总结:

尊者说:“后得调伏三毒分别念,一切念境未现法身前,非思不可之时当忆念,莫纵妄念散乱嘛尼瓦!”

因此,过去、未来纷繁复杂的妄念根本没有值得信赖的时候,尤其在修法、听法时,心思旁骛很有影响。有些人为了明年的事情,现在就开始胡思乱想,整个晚上都睡不着,这只是散乱之因而已,应当全力以赴予以消除。心如果外散的话,务必要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将其转入善法,这是非常甚深的窍诀。倘若不懂这些,表面上你在听法行列中,实际上什么法义都得不到;假如懂得这些窍诀,就像明白仪器的说明书后即可使用一样,不管修学什么样的法,全部可以融入自相续。所以这方面大家一定要关心!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