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54 课——人类之苦之八支分苦爱别离苦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人类之苦”的八支分苦中,今天讲第六个——爱别离苦。
所谓爱别离苦,是指所亲爱之人,以某种因缘互相离别,不得共处,由此产生极大苦楚。如《大毗婆沙论》云:“诸可爱境,远离身时,引生众苦,故名爱别离苦。”这种现象在世间上比比皆是,两个相爱的人有时由于因缘穷尽,不得不劳燕分飞,其中一者若对此无法接受,甚至会因绝望自杀,做出种种无知的行为来。
其实,如果认识到这种痛苦的本体,就不会有那么沉重的打击了。要知道,爱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的爱,是对一切众生不计回报的付出,这是一种大爱;而狭义的爱,只限于男女之情,这种爱完全是折磨,在没认识它的本性之前,只会给你带来痛苦。而唯有断除了对它的执著,才不会有那些忧愁、怖畏、悲愤。如《大般涅槃经》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现在很多人都活在患得患失中,这种心态,往往是源于对某个人的爱执。正因为对所爱之人太过痴迷,以致醉生梦死、执迷不悟,耗尽了一生的时光。实际上若能明白这种苦的本质,相信很多人会对自己的追求重新定位。所以,在学习《前行》时,大家也要了解世间百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众生。
如今许多人特别迷茫,当执著一个对境时,加上社会风气的推波助澜,自己很难从中解脱出来。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人、财、物的执著相当可怕,尽管这些很折磨人,但他们却无力自拔、越陷越深。因此,要想摆脱这一切,只有依靠佛法的力量,若能认识心的本性,或对俗世的虚幻无常通达无余,一切的痛苦则很容易转为道用。
其实,对每个人来讲,精神财富远远超过物质财富。物质财富固然能解决一时的贫困,但却遣除不了内心的痛苦;而精神财富,尤其是佛教中看破今世、断除我执、证悟空性、了知无常等教义,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汉族也好、藏族也好,乃至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人,只要拥有了这些理念,就会成为世间上最快乐的人。
现在,很多人都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左右两边犹豫不定、不知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引导他们通过学习佛法,从心坎深处希求人生的光明之路。当然,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道路,无疑就是大乘之道。如果你们已入此道,就应该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直至达到目的地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就算遇到各种障碍、困难,每一个人也不应该退缩!
庚六、爱别离苦:
流转世间的一切众生,都对亲友等自方爱恋有加,对怨敌等他方恨之入骨,堕入亲戚、朋友、眷属的情网中,结果为了他们受尽苦难。其实,亲友之间的暂时相聚,同样是无常离别的本性。但大多数人却不明此理,对他们来说,亲人离开人世,或者流离失所、沦落他乡,或者被怨敌逼得走投无路,自己甚至比他本人还痛苦。
人与人之间所谓的感情,不要说用中观的离一多因、有无生因观察,就算用简单的推理去分析,也都是痛苦之因。然而,众生因无始以来的执著所致,不知这种爱执是源于前世的恶缘,故很难不受它的束缚。
【省略分析现实生活中父母、子女、亲友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子女、亲友等无有丝毫实义。故佛在《菩萨本行经》中说:“富贵荣禄,众苦之本;居家恩爱,犹如牢狱之中。”荣华富贵都是无常的,如果去执著,就会成为众苦的根本;家人恩爱也是如幻的,如果去贪执,只会将自己束缚在轮回的牢狱中。
尤其是当今时代非常现实,有些人退休前门庭若市,退休后门可罗雀;退休前一呼百诺,退休后呼天不应;退休前众星捧月,退休后鞍马稀少。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许多人从官场上退下来后,常有“人走茶凉”的慨叹。所以,若能明白这些道理,自己对很多人和事就不会那么执著了。
关于断除对亲友的贪执,米拉日巴尊者就有很好的教言。
米拉日巴尊者以歌唱道:“子初悦意如天子,慈愍之心难形容,中间过分催索债,虽施一切无悦时。别人之女迎入内,大恩父母逐出外,父亲呼唤不答复,母亲呼唤不应声,后成冷淡之邻居。勾结狡者造恶业,自生怨敌刺痛心,应断轮回之耙绳,世间子孙我不求。”
老夫妇又说:“儿子的确可能会变成仇人,那么就要一个女儿吧,女儿还是很可爱的。”尊者又以歌唱道:“女初笑颜如仙童,掠夺财宝具大力,中间讨债无尽头,父前公开索要走,母前暗地偷偷带,施给不知报恩德,嗔恨大恩之父母,后成红面罗刹女。若善他人之荣耀,若恶自己祸害源,祸害魔女刺痛心,断除无觉之忧愁,祸根之女我不求。”
老夫妇不甘心,继续劝道:“没有子女也倒不要紧,但若连一个亲戚都没有,你会处处受人欺侮的。”尊者摇摇头,唱道:“亲友初遇见欢颜,密切来往漫山谷;中间酒肉如还债,送他一次还一度;后成贪嗔争吵因,恶友讼因刺痛心。舍弃乐时之食友,世间亲友我不求。”
总而言之,儿子、女儿、亲友等,都不应该去执著,这就是所谓的看破今世。尽管这一点很难做到,但作为修行人,只要懂得了爱别离苦,定能慢慢看淡这一切。否则,你天天想孩子、想父母、想朋友……心里装的都是这些,那根本不会有修行的时间,也不会有大慈大悲的位置。
当然,对在家人而言,将子女亲友完全看破并抛弃,也是不现实的。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太执著。毕竟聚散离合是轮回的规律,明白这个道理后,修行自然比较成功。否则,你都修行很长时间了,亲人离去还特别痛苦,甚至不想活下去,那就不是修行人了。所以,大家要好好观修爱别离苦!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