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69 课——因果不虚之十不善业一切为业之自性(莫以恶小而为之)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20-2-24 11:05 ė106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在讲课之前,给大家强调两件事情:

一、每次听课时要发菩提心:“为了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我要听这堂课。”以此心态来听受很重要,这是三殊胜的第一个。

二、要观清净心。这并不是表面上说说,而应真正将听课的地方——不管是经堂、居士家,或是其他道场,观想为莲花生大士的刹土、观音菩萨的刹土或阿弥陀佛的刹土;跟自己一起听课的人,都是具殊胜缘分的大乘根基者,全部是菩萨或金刚勇士勇母,而不能认为“我旁边这个人是坏蛋,那个人如何如何”,好像除了自己以外统统是凡夫;传法上师,也应观为观音菩萨、莲花生大士等……总之,从自性清净来讲,万法均为清净的,并不是把本不清净的东西硬观为清净。

这五种清净观,如果你不能长期坚持,那在短短的听课期间,也要尽量观想。若能如此,一堂课的法义就会融入自心,所得的加持跟其他课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密乘的不共窍诀。有些观修好的人,哪怕只听一堂课,也会有极大收获。这一点,你们听课时务必不能忘!

下面继续讲一切都是业的自性。昨天讲了佛陀也会感受果报,今天继续讲阿罗汉受业报的公案:佛陀的声闻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是由业力所感被外道杀害的。

【公案省略】

不管怎么样,每个人对此公案理应引起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且不说过去的很多世,仅仅是这一世中,我们对父母可能也生过恶念,甚至有人把父母打得特别厉害。如果是这样,果报何时才能忏净啊?我们现在若没有发自内心地忏悔,下场肯定很可怕。这一点,你不信就另当别论了。但就算不信,因果也不会有丝毫改变,一旦你造了这种恶业,痛苦只能由自己承受。《诸法集要经》云:“愚夫无正见,不达罪福相,循环三有中,唯苦为己有。”意思是愚夫由于没有正见,根本不明白哪些是罪、哪些是福,以至于在三界轮回中一直不断循环,饱受各种各样的痛苦。

所以,取舍因果在学佛的过程中非常关键。我为什么经常强调“修高法不重要,先打好基础最重要”?就是因为只有打好了前行基础,修学了前行的这些道理,即使再过十年八年,甚至二三十年,修行境界也很稳固。否则,一两天内修个大法、修个窍诀,甚至跟人天天辩论,好像智慧相当不错,但是这样长期下来,你根本不会有什么真实境界。

因此,大家必须要打好前行、尤其是业因果的基础,对这个公案要再三思维。虽然它表面上只是个古代故事,但你若真正相信因果,就会知道对父母乃至上师、僧众做好事,功德必定不可思议;反之,倘若你对他们不敬、不孝、诽谤、伤害,在业力没有忏净之前,果报绝对会无欺成熟!

因此,大家对因果务必要小心。这里之所以引用许多圣者的公案,就是在提醒我们:连世间上非常伟大的阿罗汉、菩萨、佛陀,显现上也会感受果报,何况是我们凡夫人了?有些人说“显现不一定是真实的”,但轮回也是一种显现,没吃饭会饿也是一种显现,你遇到痛苦也是一种显现,在这样的显现面前,因果确实是不虚的。

常有人说:“一切皆空,造恶也没有什么!”这种论调特别过分。要知道,尽管一切法是空性的,但对我们而言,根本没有像目犍连那样的境界,既然目犍连都难逃因果,那我们会不会受因果支配呢?肯定会。假如你不是成就者就随便吃肉、喝酒抽烟、杀盗淫妄无恶不作,最终只能是自作自受,此外绝没有其他的路。

对于这些,智者特别害怕,愚者却根本不在乎,这就是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差别。诚如佛经所言:“愚夫乐作罪,智者心常怖,由具彼正慧,见诸恶险难。”愚夫喜欢造罪,智者却对此心怀畏惧,为什么呢?因为他具有因果正见的智慧,完全能看到造恶业的危险性。就像有一定智慧的人,深知不能贪污犯法,不然锒铛入狱会后悔莫及。然遗憾的是,如今在这个世间上,很多众生愚昧无知,不知造恶业会招致痛苦,或者由于因果见解不深,他们表面上知道,却常常明知故犯,这是相当可怕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有因果正见!

总之,大家要好好地想一想:像圣者尚且要感受业力的果报,我们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中,所造的恶业不计其数,那以后要受的报应更不用说了。况且我们现在仍执迷不悟地积累恶业,真不知何时才能从轮回中解脱。不要说解脱,仅仅是脱离恶趣,恐怕也不太容易。

就如同一个农民,无论种的是苦种子、甜种子,既然已经种下了,其果必定会相应成熟。同样,我们不管是害人还是帮人,业既然已造下了,最终果报定会出现。《别译杂阿含经》也说:“譬如下种子,随种得果报,汝今种苦子,后必还自受。”可见,善和恶分别是快乐、痛苦的来源。但如今很多人非常愚痴,根本不明白这一点,这是相当遗憾的!

故我们作为修行人,先要通过闻思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然后随时随地要谨小慎微,即使是微乎其微的罪业,也要尽心尽力予以杜绝;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善事,也要悉心毕力加以成办。比如,念一句观音心咒、转三分钟经轮,看到佛塔就摘帽、合掌、顶礼乃至转绕一次,有时间就观想佛陀的功德……如此对善法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最后才有开悟的机会。

现在许多富人积累财富,都是从点滴开始起家的,甚至对小钱更重视、更执著。同样,有福报的修行人,对细微的业果也特别重视,而没有福报的人,内心却根本不在乎。其实,如果没有从小处着手,那么以一刹那的恶业,也需要在恶趣中住留数劫。故对于微小的罪业,如诽谤别人、杀一个旁生、喝瓶酒、抽支烟,我们绝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这么一点点就无关痛痒。

寂天菩萨亲口说过:“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仅仅在刹那间造下的重罪,都要堕入无间地狱历劫受苦,那无始以来所积的众多罪业,使我们失去善趣就更不用说了。《贤愚经》亦云:“莫想诸罪微,无害而轻视,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我们不能以罪业微小就轻视它,因为就算是个小火星,也能焚毁如大山般的草堆。

综上所述,“一切为业之自性”的观念,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常说:“这是我的果报!”“这是我前世业力现前!”这种说法真的很对。我们遇到的所有情况,包括身上发生的怪事、人与人的苦乐,肯定都跟业力有关。曾有个高僧在讲法时说:“这世界是业的世界,既然我们今生很短暂、来世很漫长,就一定要为来世造些善业。”这个教言的意义很深刻。希望大家仔细观察,看你来这个世间多少年了?在此期间,对业因果是重视还是轻视?今后的路要怎么走?自己应该给自己一个答案!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