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72 课——总结了修四种厌世心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今天讲“因果不虚”的最后一部分:
我们每一个人,纵然今生没有造任何罪业,或者想不起造了什么罪业,但从无始以来,在漫长的轮回中,阿赖耶上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设想的果报。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世因缘业,不烧亦不尽。”
尤其是有些人现在唯一行善,修习菩提心、空性等大乘法要,或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直指本性等密宗教言,依靠这种强大的对治力,本来自己后世将堕入恶趣的罪业,可以提前在今生成熟,并感受痛苦。如《能断金刚经》云:“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受到损恼或受极大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 即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中:“须菩提,善男子,善女子,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这个道理不仅在《金刚经》中有,《父子合集经》也说过:“若造众恶行,当堕于恶趣,或外遇良缘,转重令轻受。”有些人出家后经常生病,学佛后心情不好,乃至发疯,这都不一定是坏事。倘若以三宝的加持力,将自己来世数劫中所受的痛苦,在今生一并偿还了,那再怎么苦也是值得的,毕竟比起三恶趣来,人间的痛苦实在微不足道。
【优陀羡王公案省略】
总之,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乐,其实皆是由往昔业力所致。我们现在无论行善、作恶,果报虽不一定马上成熟,但在来世、来世的来世也必会现前。《亲友书》云:“有者所造诸罪业,纵未即时如刀砍,然死降临头上时,罪业之果必现前。”《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说国土日月等事,即佛教之宇宙观。有二十五品,十卷,陈·真谛译。为印度小乘论部经典之一。又作立世阿毗昙藏、天地记经、天地记经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也说:“初造恶业时,不如火即烧,如灰覆火上,随逐烧罪人。”又云:“恶业未熟时,痴人谓甜美,其业既熟已,方知是苦难。”
因此,对于因果的道理,我们要时刻生起定解、加以取舍,万万不能以“善恶无分别”、“万法唯心造”等禅宗或大圆满的高深法语,来轻视因果。莲师也曾对国王赤松德赞说:“君王,我的密乘见解极其重要,但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而要小心谨慎,不违背因果。否则,见解上一切万法都不存在,不思善、不思恶,而行为也是这样的话,就会善空恶空黑法漫布,见解也将成为魔见。同样,见解也不能偏堕于行为方面,否则,行为上始终有实执,见解也是如此的话,将会被实有和有相所束缚,从而在轮回中无有解脱之日。”
这个教言,大家一定要记住!法王如意宝也常引用《前译教法兴盛之愿文》的教证[ 《前译教法兴盛之愿文》云:“希奇萨霍堪布之行为,无比具德龙树之见二,钦定双融传承之教规,祈愿莲生大师教法兴。”]说,作为一个修行人,见解上,要依止龙猛菩萨的空性无二见;而行为上,则应随学静命菩萨的小乘别解脱行为。但如今很多人往往与此相反:见解上连小乘的人无我、四法印都不懂,基本的出离心、因果观都没有,行为上却远远超过密宗的行为,这完全是一种颠倒。
因此,莲花生大士所讲的见解与行为之关系,是特别关键的问题,希望你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若想成为一个佛教徒,即使造不了什么善业,也没必要以佛教的名义造下滔天大罪。正如莲花生大士所说:“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所以,我们即使有再高的实相见解,不管是大圆满、大中观、大手印,还是禅宗、净土宗的殊胜见,取舍因果的行为也要细致入微,就像很多高僧大德一样,丝毫的恶法也不做,点滴的善法也要行持。
当然,因果之间的关系,只有佛陀才能彻底了知,诚如《大智度论》所言:“虽空亦不断,相续亦不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说。”因果虽是空性,但并非断灭;虽然相续不断,却也不是常有;众生所造的罪福,永远都不会失坏。这种法唯有佛陀的智慧才能揭示,其中的甚深奥秘,凡夫人的粗大分别念无法抉择。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因果法门有甚深的认识。
有人曾问帕单巴仁波切:“如果一个人证悟了空性,然后又造了罪,这对他有没有害处呢?他会不会堕恶趣?”
帕单巴仁波切回答:“假如真正彻悟了空性,那就绝对不会造罪。为什么呢?因为证悟空性和生起悲心是同时的。”
所以,一个已经开悟的人,定会谨慎取舍因果,不可能杀害众生,肆无忌惮地造恶业。由此也可以推知,倘若一个人随随便便造业,对因果根本不重视,那他肯定没有证悟空性。现在有些人口口声声说开悟了,但平时造的业相当严重,由此,他的真实境界也可见一斑。
当时,弟子希哇俄也问米拉日巴尊者:“您老人家在求法依师时,有那样虔诚的信心,忍耐受苦;而得法以后,又在山中那样精进修行。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不是我们能做到的。我们都不敢再修这个法了,可如此又解脱不了轮回,该怎么办才好呢?”
尊者说:“我没有别的窍诀,唯一就是要诚信因果。凡是有心的人,听了因果能相信的话,也一定能做到像我这样精进修持。如果你相信因果,依止上师的信心自会增长,求法遇到任何违缘也不怕。否则,若对因果半信半疑,就会缺少行持善法的心力,修行肯定不会成功。”
因此,对以上因果的这些要点,我们务必从心坎深处生起坚定的诚信,并且暗下决心:“平时包括细微的善业,也要以三殊胜摄持而尽力奉行;就算是再小的恶业,遇到生命危难也不去做。”尤其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要以正知正念来摄持。
一、早上:
我们早晨起床时,不能像牛羊从圈里爬起来一样,一跃而起,边擦眼屎边上厕所。而应当在床上静坐,自心悠然放松,向内反观审察:“昨晚做了善梦,还是恶梦?”
如果梦中作恶,则应心生惭愧,觉得自己梦中都这样太过分了,然后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21遍诚心忏悔。
二、晚上:
到了晚上睡觉时,也不要像块石头“砰”一声就倒下去,蒙头就开始呼呼大睡。而应当在床上端坐,如前一样观察思维:“我白天都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修持了什么善法?”
倘若成办了善事,则应感到欣慰,并回向一切众生获得佛果;假设造了恶业,就要自我呵责:“我这个人实在恶劣,今天这样做,完全是毁了自己。”对此应生起追悔之情,诚心诚意忏悔,并发誓:“从今以后,我绝不再造那样的恶业!”
其实,我们时时刻刻修心很重要。《佛说救疾经》中也说:“罪从心生,罪从心灭。心如天堂,心如地狱。”假如自心没有调柔,贪嗔痴的罪业就会从心而生;若要灭掉烦恼、转为善法,也是源于这颗心。所以,心就是天堂,心就是地狱。
我个人而言,尽管学院的事情、建筑的事情特别多,但每天一到下午,就会把所有电话关掉,利用短短的时间修行。不然,成天都忙忙碌碌的,自己到死可能也没有修行的机会,因此,我每天至少会抽出几个小时,强迫自己观一观学过的法,尤其是前行。你们不要认为前行是很低的法,所以一直不愿意修。其实若能将前行、尤其是共同四加行,反反复复观修好,那么通过祈祷上师加持,大圆满等境界轻而易举就会现前。
至于早晚应如何观修,这里已讲得很清楚,每天按照这样去做就可以了。我在二十多年来,一方面会修点本来清净、任运自成的窍诀,同时,这些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教言也一直在修。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这个习惯都数十年如一日,从来也不会改来改去。
以上总结了修四种厌世心[ 四种厌世心: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的中心要义。这次可以说是讲得最广的了,我虽谈不上有什么甚深教言,但以前依止过很多善知识,对这个法门有强烈信心,并且从中受益匪浅,所以,这次将自己所懂得的一切道理,对你们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了。同时在传讲过程中,我查了大量汉藏两地的公案、教证,并翻阅《大藏经》作了补充,还引用了法王如意宝和其他上师的许多教言。希望每个人在听闻之后,务必要好好修持,若能真正生起这四种厌世心,我的一番苦心也算没有白费了。
你们若能把这共同四加行修好,那在正知正念的摄持下,做什么善事都不会离开三殊胜。这种人就像药树一样,谁依止他都会带来快乐,如颂云:“善人如药树,依彼胜一切。恶者如毒树,依彼毁一切。”如此贤善之人以自心的堪忍力,能令与其结缘者心皆转向正法,自他的广大善业蒸蒸日上,生生世世生于人天善趣,不会堕入恶趣和邪道。
所以,希望在座的人也要从内心中深信因果,行为如理如法地取舍,这样一来,别人就不会对你挑毛病。只要你全心全意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法,这种善心和善行自会受到人们欢迎,就算你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但也会像日轮在空中发出光芒一样,迟早会在众生界中显出你的伟大。
以上讲了业因果的重要性,下面是最后的结文:
虽知因果差别然信弱,虽闻众多正法然未修,
我与如我恶行众有情,自心与法相应祈加持。
华智仁波切谦虚地说:虽已了知因果差别,但这方面信心薄弱;虽已听了很多正法教理,却并没有实地修持。对于我和像我这般恶业深重的众生,祈愿佛菩萨加持、护佑,令自心完全与因果法相应,就像前辈大德们一样,何时何地皆能取舍因果、不造恶业!
【因果不虚之引导终】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