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 78 课——终生重视前行、依止上师窍诀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20-4-27 10:07 ė102次浏览 60条评论

【注】摘要中全部是上师讲记的内容,个人仅仅将其部分内容复制出来,未作任何删改!!!

《前行》正在讲修学上师的密意和行为。也就是说,上师具有殊胜的智慧、悲心,我们作为依止者,也要得到上师的这些出世间功德。

若想得到这些功德,学习佛法、尤其是修行很重要。

古往今来的很多高僧大德,从传记中看,对《前行》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时,要求每年讲一遍《大圆满前行》,以至于不少人都能背下来。还有顶果钦哲仁波切,每到一处,总是随身携带《大圆满前行》这本书,直到他82岁时,在接近圆寂的前几天,也仍会每天早晨修法之后读上几页。这些印度、藏地最伟大的祖师[ 宁玛巴的贝诺法王、法王如意宝、顶果钦哲仁波切、敦珠仁波切,都是20世纪末印藏特别伟大的祖师。],尚且对《前行》如此重视,我们后学者又有什么资格不好好学修呢?

因此,希望在座的各位应该向他们学习,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把《大圆满前行》当作自己的人生手册。

所以,希望各位对《前行》要有信心,不管到哪里去,就算没办法把《前行》的讲记全部背着,至少也应带上《前行》这个法本。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能发愿:一生中每天对《前行》读几页?

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还是要终生重视《前行》,若能如此,在这个基础上,修什么法都非常方便。

下面紧接着讲:

上师在行持菩萨行的过程中,会积累广大的福慧资粮,比如传法、印经书属于智慧资粮,建造三宝所依的殿堂、放生、行善属于福德资粮。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也加入其中,哪怕只供养微薄的资具财物,或者身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为上师的事业打电话、发信息),甚至发起没有嫉妒的随喜心,那么,上师以菩提心摄持所得的功德有多少,自己也将同样获得。

以前上师如意宝讲修经堂、建佛塔、放生等功德时,也常要求我们有能力就帮忙;没有能力的话,哪怕从内心产生一刹那欢喜心,这种功德乃至上师的善根没有用尽之前,它也不会用尽。

今后高僧大德做弘法利生的大事时,我们也应当稍微参与一下,然后再将此善根如理如法地作回向。

其实回向很重要,看过《百业经》、《贤愚经》、《百缘经》的人都清楚,倘若你做了一件善事,如供养、礼拜、转绕,完了以后要马上发愿回向。发愿和回向不太相同,所谓的回向,指造了善业后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发愿的话,则不一定是善业已经造下了,但可以提前心里一直想:“但愿我怎样怎样……”所以回向中也可以带有发愿。

作为弟子,特别是对于上师的暂时指派,乃至包括清扫上师的居室在内,都是积累资粮的正道,自己应当尽力而为。《功德藏》云:“决定行持善法者,胜师广积二资时,彼中皆能结上缘,役使信使清扫等,极劳具果胜资道。”

【公案】霞叶瓦格西、萨迦班智达

龙猛菩萨曾造过一部《五次第论》,第一个自加持次第中,就阐述了依止上师获得成就的许多道理。格鲁派雍怎益西坚赞所造的《上师供》的讲义中,也曾引用很多教证,说明一切成就皆来自上师的加持,因而务必要对上师恭敬承事。

要知道,皈依上师为最究竟的皈依处,积累一切资粮的无上福田,再没有比上师更殊胜的了。尤其是上师灌顶或讲法期间,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大悲、智慧、加持会一同融入他,此时,上师的本体跟诸佛无二无别。《事师五十颂》云:“得受殊胜之灌顶,金刚上师之面前,十方世界中所住,如来三时敬顶礼。”乔美仁波切在《山法》中也说:“上师在讲经和灌顶时,是大成就者就不用说了,但即使不是大成就者,只是一个凡夫人,十方诸佛的加持也会融入他,与他无二无别。待传法灌顶完毕后,诸佛菩萨才返回各自刹土。”

此外,观修一切生起次第的本尊时,若能认识到形象虽显现为本尊,但本体除了上师以外别无其他,那上师的加持很快就能入于你心。像格鲁派修《三十五佛忏悔文》,念诵时虽有三十五尊不同的佛,但却观想每尊佛的本体跟根本上师无二无别,就像一个水晶所折射出的不同光。若能如此,上师的加持会迅速融入心中。否则,如果把本尊和上师完全分开,则不一定能得到如是加持。

【公案】马尔巴先顶礼本尊未获得加持

所以,大家修生起次第时,无论修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都应将本尊与上师观为一体。同样,若想生起圆满次第的智慧,也完全依赖于对上师的信心、恭敬心。圆满次第一般分为有相圆满次第、无相圆满次第,有相圆满次第是风脉明点的修法,无相圆满次第则是观想上师相续中的智慧全部融入自己,这是最了义的本尊修法。倘若你对上师有虔诚的信心,同时再加上上师的加持,自相续定会生起上师所证悟的一切智慧。故而,不论是修什么法,首先都要想到上师与诸佛无别。佛在《大教王经》中也说:“最上大乐本,诸佛等无异,由阿阇梨故,获最上究竟。”若能明白这一点,你的智慧才会得以成熟。

【公案】杜顺和尚的弟子朝拜五台山、克珠杰祈请宗喀巴大师

总之,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一切所修的本体,都可包括在上师中,所有经典、续部中都说上师就是真佛。《功德藏》亦云:“何为皈处资粮田,修师瑜伽内外二,所修生圆体摄师,经续说师为真佛。”

其实,上师的密意始终安住在与佛无别的境界中,正是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不清净的众生,才化现为人的身相。《法华经》也说:“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还有《无垢虚空经》中云:“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尽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当铭记此理。”

在我们成佛的路途中,若能经常祈祷上师,就会获得一种无形的力量,修什么法都很容易,内心也不会有烦恼。

我们死后在中阴时,若想蒙受上师指引、救度,也需要无限的信心、恭敬心,如此才会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合,显现这样的境界。假如你不具备虔诚的信心、不恭敬上师,那无论上师再有多好,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功德藏》也说:“多数愚者绘像修,上师在世不承事,不知师意修实相,能所修违诚可悲,无信中阴难见师。”

一个人对上师的信心,其实在生前也看得出来。尤其在梦境中,遇到困难和违缘时若能祈祷上师,中阴时应该不会困难。实际上我们平时的梦境,也是修行的一种体现。若是梦到恐怖的鬼神,或者地狱、饿鬼的众生,那可能是自己生病了,身心肯定乱得一塌糊涂;当你的心很清净,修行的诸多境界出现时,就会梦见观音菩萨、文殊菩萨、传承根本上师,以及美丽花园等善妙景象。我平时就是如此,修行好坏会在身体上有一些感应。

每个人在中阴时,若能观想上师、祈祷上师,中阴显现立即会变成清净的现相。讲文武百尊时也说过,如果你真正认识自心,文武百尊就会全部变成本尊;倘若你的心不能转为道用,这些便会变成阎罗狱卒。所以这个很关键,大家要好好想一想,里面还是有很甚深的道理。

总而言之,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经常祈祷上师。为什么每个修法前面都要加一个上师瑜伽,晚上睡觉前也要念一遍上师瑜伽?就是要将一切现象全部融入上师的身口意,这样一来,很多境界就会显现为清净!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