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5课——开示造者殊胜

作者:大树 分类: 广论专区 发布于:2022-12-8 15:57 ė133次浏览 60条评论

【成就金刚乘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金刚乘门已,自见天具金刚心,瑜伽自在获中者,修密护禁我敬礼。”成就观见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刚心圆满次第三摩地故。总赞为其瑜伽中尊,特赞如理护三昧耶,不越制限。】

成就金刚乘律仪的功德,如《八十赞》所说:尊者入了金刚乘后,“自见天”,指尊者见自身即本尊,这是成就生起次第的功德;“具金刚心”,指尊者成就圆满次第的功德,即成就金刚心圆满次第三摩地;“瑜伽自在获中者”,这是总的赞叹尊者为瑜伽中的尊主;“修密护禁”,是特赞尊者如理护持三昧耶,不违越制限,“修密”,即相续中成就密法的功德而不显露,“护”,是如理守护三昧耶,“禁”,即禁止与三昧耶相违的行为。

【亦如赞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非戒,慎念无谄诳,犯罪不染尊。”】

也如《八十赞》所说:“由于尊者具有正知正念,从未作意与戒律相违之事,谨护心念,心无谄诳,因此没有以犯戒的罪垢染污相续。”

“非戒”,即与戒律相违之事。“正念”,是对所修习的教授明记不忘。《成唯识论》云:“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正知”,是能觉知身口意三门的状态。“谄诳”,“谄”即内心谄曲,隐蔽自己的过失,不如实发露,“诳”是欺骗他人。

总结尊者戒学的功德。

【如是于诸三种律仪净戒学处,非仅勇受,如其所受随行防护,不越制限,设少违犯,亦以各各还出仪轨,疾疾令净。如是净传,应知是诸通达圣语扼要智者,所喜爱传,随诸正士应当修学。】

对于别解脱、菩萨、密乘三种律仪的净戒学处,尊者不仅以勇悍之心纳受,而且按所受的学处随行防护,不违越制限,即使稍有违犯,也一定以各自的还出仪轨及时忏悔还净。应当了知,尊者这样的清净传记,为诸通达佛教关要的智者们所喜爱传唱,我们应当追随这些正士而修学。

以上从三方面赞叹了尊者戒学的功德,即勇于纳受净戒,受后严谨防护,稍有违犯立即还净。

尊者说:“我自入别解脱门后,细微过患也没有染上;入了菩萨乘,对于菩提心学处,出现过一两次过失;入了密宗金刚乘,虽然犯过很多过患,但全立即忏悔了,从未不忏悔而让罪业过夜的。”尊者即使在走路出现恶分别时,也立即取出一个木制曼茶罗,如法忏悔。

辛二、定学之成就

【成就定学分二。共者谓由奢摩他门,得堪能心。不共定学者,谓具极稳生起次第。此复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尔时遥闻,飞行国中,诸空行母,讴歌之声,心中亦有所忆持者。】

定学的成就分共和不共两方面。共同成就,指由寂止门,获得堪能心,堪能心即于所缘能任运安住之心。“不共成就”,是具有极坚固的生起次第。尊者在三年或六年中修持明禁行,当时遥闻邬金空行刹土中诸空行母的歌声,心中也能忆持。

辛三、慧学之成就

【成就慧学中,共者谓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不共者,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如赞中云:“如密咒乘教,显是加行道。”】

成就慧学也分共和不共两方面:“共同”,指显宗获得止观双运的毗钵舍那三摩地;“不共”,指密宗获得圆满次第的殊胜三摩地。如《八十赞》所说:“按照密乘教法来衡量,显然尊者已是加行道的菩萨。”

己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分二:一、从时间阶段而言 二、从功德而言

庚一、从时间阶段而言分二:一、于印度所作事理 二、藏中所作事理

辛一、于印度所作事理

【今初。】

尊者一生所作的佛教事业,可分前期在印度所作的事业,后期至西藏后所作的事业。先讲在印度时所作的事业。

【于胜金刚座大菩提寺,曾经三次以法战败外道恶论住持佛教。】

以上是尊者在大菩提寺三次以法胜伏外道住持佛教的事迹。

下面讲述尊者通过讲闻住持圣教的情形。

【即于自部上下圣教,所有未达、邪解、疑惑诸恶垢秽,亦善除遣,而弘圣教。故一切部,不分党类奉为顶严。】

“自部上下圣教”,指佛教自部上层中观、唯识的圣教,下层有部、经部的圣教。

凡是内道上下圣教未通达、颠倒理解、疑惑的垢秽,尊者均以智慧力善加清除,致使圣教得以弘扬,因此,一切部不分宗派,都一致将尊者奉为顶严。

【如《赞》中云:“于大菩提寺,一切集会中,自部及他部,诸恶宗敌者,以狮吼声语,一切脑浆崩。”】

如《八十赞》中所说:在大菩提寺的一切集会中,对于自部或他部具有过失的恶宗,尊者均以狮吼声一一摧破。

【又云:“能飞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出家不满百。四本部全住,尊部无傲举,摩羯陀境内,一切寺无余,成大师四众,一切顶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顶中时,一切皆受教。”】

在能飞城,有二百五十名出家人,戒香寺中,出家人不到一百,根本四部全都具足,但尊者从不傲慢高举。当时尊者成为摩揭陀地方所有寺院四众佛弟子的顶上宝珠,贵为十八部顶严,一切四众弟子都在他座前受教。

辛二、藏中所作事理

【藏中所作事理者。】

以下讲尊者在西藏所作的佛法事业。

【天尊师长叔姪,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扎瓦贾精进狮子,及拏错戒胜,往印迎请。】

“天尊师长叔姪”,即阿里王智光和菩提光。“洛扎瓦”,义为译师。“贾精进狮子”、“拏错戒胜”是译师之名,前有智光派精进狮子前往印度迎请,后有菩提光遣拏错去印迎请,由这两次迎请,才请来阿底峡尊者。

下面讲尊者到藏地之后对佛教所作的事业。

【菩提光时,请至哦日铎,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依是因缘,总集一切经咒要义,束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论》等,而兴教法。】

在菩提光时代,终于将尊者请至阿里。当时,菩提光供养三百两黄金,祈请尊者说:“如今西藏的有情,因为没有善知识的摄受,对甚深广大的义理依随自己的分别念互相诤论,祈愿尊者遣除他们的疑惑。”菩提光又依显教的两个问题、密教的三个问题祈请说:“祈愿尊者将弥勒、龙树二大菩萨传来的教授、一切大乘的甚深之义,如尊者自己所修,以文少义丰的方式,撰造一部论典。”以这一因缘,尊者总集一切显密佛法的要义,归纳整理为修行次第,撰造了《道炬论》等,使教法得以兴盛。

【此复住于哦日三载,聂塘九岁,卫藏余处,五年之中,为诸善士,开示经咒教典教授,罄尽无余。圣教规模,诸已没者,从新建树;诸略存轨,倍令增广;诸被邪解垢秽染者皆善治除,令圣教宝悉离垢染。】

以后,尊者在阿里居住了三年,聂塘住了九年,卫藏住了五年,前后共十七年的时间里,为有缘善士开示了一切显密教典的教授,将已隐没的佛法重新建树;少有留存的仪轨,使之增广、具体;被邪见垢秽所染污的部分,则全部善加清理,由此使圣教完全远离垢染,恢复清净。

【总之雪山聚中前弘圣教,谓圣静命及莲华生,建圣教轨。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达扼要。以是因缘,谤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损减教法,为莲花戒大阿阇黎善破灭已,抉择胜者所有密意,为恩极重。】

藏王迎请莲花生大士和静命菩萨等一百零八位班智达入藏,建造了桑耶寺。而且大译师贝若扎那等一百零八位译师学习翻译,译出印度的经续论典,不到几年,三藏已备。藏王赤松德赞又请静命菩萨,度有福德和智慧的七人出家,受具足戒,从此西藏出现了自己的僧团。当时佛教十分兴盛,建立了圣教的正轨。

后来,由于汉地和尚摩诃衍,对于空性的了解并未到达扼要,由此因缘,毁谤布施等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损减了教法。直到印度大阿阇黎莲花戒来到藏地,对这一邪见善加破除,抉择了胜者佛陀的所有密意,才使佛法重新兴盛,因此,莲花戒论师对西藏的恩德极其深重。

【于后宏圣教,则有一类妄自矜为善巧智者及瑜伽师,由其倒执相续部义,于教根本清净梵行,作大损害。为此善士,善为破除,复能殄灭诸邪执著,弘盛增广无倒圣教,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

在后宏期,有一类自诩为智者和瑜伽师的人,因为错误理解密教续部的法义,对佛教根本的清净梵行做了严重损害。对此,阿底峡尊者善为破除,又能灭除各种邪执,使无颠倒的圣教弘扬兴盛、增上广大,由此尊者的深重恩德普遍荫覆了西藏雪域的一切众生。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