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103课——愿菩提心学处之自轻他重
愿菩提心的学处中,已经讲了自他交换、自他平等,今天开始讲自轻他重。
关于“利他”这个观念,大乘菩提心的见解和修法极为殊胜,它涉及到一切众生,体现了世间和出世间的包容和博爱。
今天要讲的自轻他重,是指在修学大乘的过程中,应该把自己看得很淡、看得很轻,把众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其实,真正有菩提心的人,从来都把他众的利益放在第一。就像上师如意宝,一生中的所作所为、所想所思,没有一个不是利他。即使显现上是为了自己穿衣、吃饭、睡觉,实际上也是利益他众的方便。
己三、修自轻他重菩提心:
观想自己无论住于轮回、还是堕入地狱,病也好、痛也好,遭受任何不幸都可以忍受。在感受这种痛苦时,要想到:“愿其他众生的痛苦,成熟于我身,由我来代受;愿我所有的安乐与善果,他们能圆满具足!”内心深处再再思维,并付诸于实际行动。
朗日塘巴尊者在《修心八颂》中也说:“愿我直接与间接,利乐敬献诸慈母,老母有情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我们对此要牢牢记住,真正的修行人就要这样:直接或间接将自己所有的利乐,全部奉献给一切老母有情,而他们所有的痛苦、烦恼、不平,自己默默来代受。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痛苦时,就应该要这样想。
修学自轻他重,对生起菩提心非常重要。当然,我们作为凡夫人,完全把自己放在次要位置,将众生放在主要位置,口头上说说倒可以,心里想想也很简单,但遇到关键问题时,真正能做到的,恐怕寥寥无几。但尽管如此,我们也要通过学习理论,尽量增上自己的利他心。
◎ 仁慈瑜伽代狗受打的公案
包括上师如意宝,我刚来学院几个月时,上师讲完《中观庄严论》后到新龙,当时我没有去,听回来的道友讲:上师在新龙给大众传法时,外面也有人打狗。当时,上师的显现跟仁慈瑜伽一模一样,而且一边流泪[ 每当看到有人击打饿狗等旁生时,法王就会流着泪说:“这些众生无始以来都曾做过我们的母亲,它们由于恶业所感如今转为旁生,已经这样悲惨可怜,你们还竟然忍心打它们,真不如打我。”],一边代受这种痛苦。
还有一次,学院的一个喇嘛叫根洛,他的脚被毒蛇咬伤了,用了许多方法治疗,也没有明显的效果。晚上,上师就开始修自他相换。第二天,根洛的伤口完全好了,没有留下丝毫痕迹。可是,上师的脚却肿得很高,正是在根洛被蛇咬的位置上,并且也有毒蛇咬的痕迹,就这样连续病了十五天。这在上师的传记里也有。
所以,真正的大成就者,确实将利益众生放在首位。诚如《经庄严论》所言:“爱他过自爱,忘己利众生。”
◎ 达玛日杰达布施身肉的公案
上师达玛日杰达,最初是小乘一切有部的班智达,从来没有听过大乘法[ 虽然他没有听过大乘佛法,但由于前世的善根所感,他自己所持的见解,是唯识宗的观点,也有说是中观宗的观点。],却安住在大乘种性中,不经勤作自然具有大悲心。
像无著菩萨,也是生起大悲心后,现见了弥勒菩萨,到兜率天获得了《弥勒五论》的法要。达玛日杰达上师,就是因为悲心极其强烈,身为凡夫时,却将身肉布施给他人,以此因缘,最终证悟了空性。
我们在学《中观庄严论释》时也说过,大乘根基有两种情况:一是先产生大悲心,然后证悟空性;一是先证悟空性,然后再生起大悲心。达玛日杰达上师,就属于前者。
◎ 莲花王投生为鱼救瘟疫的公案
所以,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完全可以舍弃自己。《菩萨本生鬘论》中亦云:“菩萨悲愿力,愍恤诸群生,勇猛捐自身,不生忧苦想。”菩萨的悲愿力特别强大,因为悲悯垂念所有众生,在猛厉的大悲心驱动下,随时可捐出自己的身体,而且从来也不会有任何埋怨、后悔、痛苦。
◎ 乌龟宁死不伤蚊子的公案
其实,修菩提心的过程中,哪怕是一刹那让众生快乐,这个功德也非常大。尽管我们无法像得地菩萨一样,用自己的身体和血肉布施众生,但至少帮助众生的这颗心,永远也不能忘记。《佛说海龙王经》中说过:“在于百千劫,等心给足人,不能及慈心,愍伤之福行。”
在座的各位正在修菩提心,大家可以一边念发心偈,一边思维今天所讲的公案——一会儿想莲花王的故事,一会儿想仁慈瑜伽的故事,一会儿想达玛日杰达的故事,还有佛陀因地时舍身利他的很多故事……
一边想一边念诵的话,就会发现,众生所有的痛苦、危害都来自于我执,修大乘菩提心能减少我执,增长利他心,如此一来,世间和出世间的快乐自然会出现。所以,希望每个人在修持的过程中,为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而精进努力!
【注】此处需要紧密结合《前行》原文和公案学习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