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24课——亲近善士依止胜利

作者:大树 分类: 广论专区 发布于:2023-2-8 10:41 ė117次浏览 60条评论

辛二、如何依止善知识分五:一、依止善知识之胜利 二、不如理依止之过患 三、以意乐依止之轨理 四、以加行依止之轨理 五、摄亲近之意乐与加行之义

壬一、依止善知识之胜利分二:一、思惟胜利之必要 二、如何思惟胜利

癸一、思惟胜利之必要

问:为何最初应思惟依止的利益?其中隐含了何种修行的道理?

答:譬如,人参虽有滋补身体的功效,但能否达到养身之效,则取决于是否服用;是否服用,又依赖有没有服用的欲求;是否有欲求,又依赖是否有见人参利益的信心。

同样,我们都希求安乐,而能否获得安乐,则依赖对安乐之因——善法的精进,而精进又依赖于善法欲,欲又依赖见果功德的信心。佛经中处处赞叹信心为一切白法的根本,其究竟根据即此。总之,“信、欲、勤、果”四者,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其中,信为欲、勤、果的根本,而思惟利益又是信心的来源,因此思惟利益是首要的方便。

就依止善知识来说,前提是思惟依止的利益,见到多少依止的利益,就会生起多少信心;产生多少信心,就会生起多少依止的欲求;有多少欲求,就有多少依止的行为。相反,若未认识依止的利益,就不会生起依止的信心,因此便无依止的欲求,也就不会有依止的动力和行为。

癸二、如何思惟胜利分四:一、思惟供养与承事之利益 二、虔信而恭敬之胜利 三、思惟忆念与祈祷之利益 四、思惟顶礼与观师为佛之利益

子一、思惟供养与承事之利益分二:一、供养之利益 二、承事之利益

丑一、供养之利益

供养一位上师,将产生等同供养一切诸佛的广大福德。如《事师五十颂》云:“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原因是:唯有上师是诸佛的体性。

问:前者供养的事相远不如后者广大,为何福德反而超胜呢?

原因是供养境有差别,即师恩较佛恩更深重的缘故。宗大师也说:“无上乘中所说,对于无倒宣说道之究竟的善知识,仅供一毛孔的福德,也能映蔽供养一切诸佛。”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供养上师,在未生起如是定解之前,应当持续不断地观修。

丑二、承事之利益

以下从教证、理证和公案来了知有关承事的利益。

教证:

《不可思议经》云:“承事上师尊,具不思议德。”承事上师,将产生无法言思的殊胜利益。类似的教证还有很多。

理证:

上师是诸佛总集的体性之故,承事上师等于承事诸佛;上师恩德深重之故,承事上师的福德超过承事诸佛。

公案:

阿底峡尊者说:“身口意唯一承事上师,此外不必再单独寻找一种修行。”说完就让香却仁青承事。据说,以此缘起力,后来尊者的弟子中,没有比香却仁青修行更好、证悟更高的人。

子二、虔信而恭敬之胜利分三:一、加持自然融入之利益二、证悟功德油然而生之利益 三、速得殊胜成就之利益

丑一、加持自然融入之利益

雪山上能否降下清泉,完全依赖阳光的照射,同样,上师的加持能否融入相续,依赖对上师清净的信心。所以,若想求得加持融入自心,必须善加护持敬信的相续,切莫让违品损坏,此乃关要。

哲贡炯巴仁波切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精勤修敬信。”因此,加持融入多少,完全依随信心的大小,若以恭敬和信心依止上师,加持必然融入自心。

丑二、证悟功德油然而生之利益

果仓巴尊者说:“以上等的敬信将生起上等的证悟,以中下的敬信仅能生起中下的证悟,故应珍护到量的敬信。”所以,证悟的大小,全赖自己信力的大小。须知,在获得证悟的助缘当中,确实以上师的加持最为强大,而获得加持又须依赖自己对上师的敬信,因此平时应当一心一意地祈祷上师。

丑三、速得殊胜成就之利益

若对具相的金刚上师具足到量的敬信,必能即生成佛。《时轮金刚续》云:“千劫一切三世中,三宝境前恒供养,亦于群生施无畏,即生佛果尤不得。然于大恩上师尊,若以信心令欢喜,共与不共诸悉地,无疑即生当成就。”

子三、思惟忆念与祈祷之利益分二:一、忆念之利益 二、祈祷之利益

丑一、忆念之利益分二:一、仅仅忆念之利益  二、恒常忆念之利益

寅一、仅仅忆念之利益

一、胜过修持生起次第

果仓巴尊者说:“生起次第的修法虽然多,但没有超过上师修法的。”

二、胜过修持圆满次第

《阿底庄严续》云:“圆满次第一劫中,离眠愦闹恒久修,心间观师仅一瞬,功德胜前十六倍。”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虚幻休息》中说:“依靠观修生圆次第等各道的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彼等还要依靠行为和增相等。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的本体才能使自相续生起实相的证悟,即可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以此密意,藏传佛教的传承上师不论修持何法,都在上师瑜伽的基础上起修,这是极为稀奇的窍诀。

三、映蔽一切福德

尊安达瓦的传记中说:“然以仅念上师力,其余供事诸佛等,一切福德悉映蔽,善哉善哉修随喜。”

四、成为一切往生中之殊胜

《妙臂请问经》云:“何人命终时,刹那忆师尊,将成生中胜,彼人得佛果。”

寅二、恒常忆念之利益

一、一切所欲无勤而生

《华严经》云:“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若能不舍离上师而恒时忆念,一切希欲都能无勤实现。大家可以通过自身的体会明白此理。

二、顺带成就诸本尊

莫修巴尊者曾说:“无论我身处何方,忆念上师的心从未失去。我未曾离开上师瑜伽,似乎即生成佛就要现前了,观世音、度母、喜金刚等本尊任运即可现见。”

三、即生获得胜利

金厄瓦尊者说:“对我们来说,除了上师之外,没有什么可想的。以此殊胜的缘起力,你的相续不可能不转变。”时常忆念上师,心相续不可能不调柔。

四、堪为一切断证功德

若能拥有一个如意宝,即使其他一无所有,也已经足够了。同样,若能对上师持续生起真正的敬信,即使没有其他任何教证功德,有此敬信也就足够了。历代的祖师们也都这样承许,比如怙主忠巴加力说:“若未远离对上师的敬信,虽未修法,以此也已足够了。”桑喜滚巴也说:“按照噶当的传统,对上师有一敬信足矣!”因此,我们应当不失坏敬信而作祈祷。

丑二、祈祷之利益分二:一、宣说利益 二、如何祈祷

寅一、宣说利益

如同供养上师的功德超过供养诸佛,赞叹、祈祷上师的功德也胜过赞叹、祈祷诸佛。

种敦巴尊者说:“与祈祷其他本尊相比,如果祈祷阿底峡尊者,很快能获得加持,对此我本人深有体会。”

寅二、如何祈祷

祈祷的因是敬信,祈祷的对境是根本上师,祈祷句为成就者所造具加持的祈祷文,祈祷义是自己的根本所求。

一、祈祷之因

首先,应当诚信上师为佛法僧三宝总集的自性,具有无与伦比的智悲力,而且上师与自己宿缘深厚,恩德重于诸佛。又要深信上师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以法性规律之故,何时何处诚心祈祷,都会获得上师的加持,而且这种加持非常直接、迅猛,与供养、祈祷诸佛相比,仅仅忆念上师一毛孔,更能速得成就之加持。

二、祈祷之义

我们最根本的所求,即成就与上师无二的果位——自他二利究竟的佛果,而欲成就佛果,则须依赖上师加持。所以,应祈祷生生世世不离上师,常得上师摄受,甚至梦中也能获得上师的加持,直至成就与上师无二的果位。这是祈祷最根本的内容。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上师供》中说:“甚至游历沉睡梦境中,师尊殊胜加持亦显现,永不分离慈悲而摄受,祈愿永恒怙主汝生喜。”“具德根本上师如意宝,祈住我心莲花垫中央,以大恩德教诫并摄受,赐予身语意之胜加持。”密续中也有如是祈祷文:“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有人怀疑:本尊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和加持,为何祈祷观修上师胜过祈祷观修本尊呢?

大恩上师曾开示:对心相续不清净的众生来说,还不能现见本尊,只有经过长久修习而现见本尊后,才能被本尊摄受,亲自赐予灌顶、传法等;然而上师就在我们眼前,直接为我们灌顶、传法,逐步引导我们,所以修上师瑜伽更为殊胜。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