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摘要第119课——曼茶罗的修法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23-2-21 11:14 ė127次浏览 60条评论

不共加行中,百字明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第四个——曼茶罗的修法。

◎ 将《大圆满前行》作为修行指南

讲《前行》的过程中,从不共加行开始,节奏稍微快了些。尤其在讲忏悔时,本该多发挥一点,但时间一过,时机也就过了。不过总的来讲,这次传讲也算是一个“广释”。

《大圆满前行》是很重要的修行法门,因此,学院里的法师都应该讲。按照传承上师的传统,我们讲闻的次数还不够,应该多听多讲。至于菩提学会的道友,我非常希望大家把它作为必修课,也正是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共同与不共加行的要领,这次才作了广释。

但不管怎么样,在此期间,我和发心人员都下了一定的功夫。就像以前,在讲解《入菩萨行论》过程中,我一直担心能否圆满,但通过发心人员和我的努力,短短一两年时间,就出了十本书。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那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功。对后人的话,即使没有大的利益,也应该会有些参考价值吧。

至于《大圆满前行》,我想也是一样,今后的事我说不准。但我希望,现场及以后通过光盘法本学习的人,都能将《前行》当作一生最主要的修行指南,依靠《前行》调伏自相续,断除烦恼、增上智慧,如果能这样做,必定会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

你们要知道,其实,让佛法融入相续不是个简单事情,不是一上来就能做得到的,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精进。也就是说,要长期修学《前行》的每一个引导:共同加行里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不共加行里的皈依、发心、金刚萨埵、积累资粮、上师瑜伽,这些要一个一个地认真修持,才会呈现真正的效果。

◎ 发愿每天念二十一遍百字明

不管怎么样,每天早上念二十一遍百字明,这个功德我再三强调过了,这个应该不难。无论是谁,发心再忙,也肯定做得到。再说,我们业力那么深重,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学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下面,从今天开始,我们讲曼茶罗的修法。

在不共五加行中,供曼茶罗不像有些修法,可以边走边念,这个一定要坐下来修,而且手要运动,因此比较累,也比较花时间。但这个修法相当重要,所以,不要像完成任务一样应付。

第四、积累资粮

首先,华智仁波切结合本品内容,对如来芽尊者为主的根本上师,进行赞叹及顶礼:

  虽知世俗然积二资粮,虽证胜义无修然入定,

  虽已现前双运仍精进,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华智仁波切说:我的上师虽已完全通达世俗如梦如幻、虚假不实,但仍然不断积累福德与智慧二种资粮;虽已证悟胜义中远离能修、所修,但仍然在众生面前,不断示现入定、禅修;虽已现前现空双运的金刚持果位,但仍然精进不辍。

丙四(积累资粮)分二:一、供曼茶罗;二、古萨里。

丁一(供曼茶罗)分六:一、供曼茶之必要;二、所修曼茶罗;三、供三十七堆曼茶罗;四、三身曼茶罗;五、供品洁净;六、积资之理。

戊一、供曼茶之必要:

在未圆满福慧资粮之前,无法获得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的佛果,同时也不能现前色身与法身,如《中观宝鬘论》云:“诸佛之色身,由福资所成,法身若摄略,由慧资所生。”其实不说佛果,即便是无倒空性的证悟,也要相应圆满二种资粮。

在二种资粮中,福德资粮尤为重要。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修行不成功?不能证悟?就是因为福报不够。这种福报,不像发财一下子就来了,也不是大德一加持就有了,一定要依靠勤作,一点一点积累。如果前世缺乏积累,今生修其他法也很难有显效,只有供曼茶罗——这一三世诸佛所赐的最胜方便,才是捷径。它的观想,就像意幻供养一样,可以代表真实财物,而福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这一修法不仅是凡夫,历代大德也极为重视。像宗喀巴大师,据传记记载,在闭关期间,他精进供曼茶罗,先用手腕的前面修,磨破了,就换侧面、背面,不断转换着位置修,最后连骨头也露了出来。据说,就是因为如此苦行积累福报的原因,大师所创立的格鲁派,各个寺院都财富圆满,事业极为广大。而当时大师所用的曼茶盘,后来被龙王请到龙宫供养了。

◎ 修行需要福报

其实,不仅是这些大的事业,就是一个人出家,也要靠福报,不是想剃就剃:“上师,您给我剪一下吧,我要出家。”哪有那么简单?不忏悔,也不积累福报,一个地地道道的俗人,想一下子变成“金光闪闪”的比丘、比丘尼,哪有这么容易?按汉地的规矩,要出家,就要干粗活,服务僧众;就算出了家,也要为常住做事,培福报。

◎ 发心也要福报

其实不仅是修行,发心也要福报。特别是有些利益众生的地位,如全知麦彭仁波切[ 《君规教言论》云:“人中显赫之高位,纵以黄金亦难买。”]再三强调说,有些显赫高位,用黄金也买不到。因此,利益众生的机会是很难得的。

以前,上师如意宝讲“福力王子”的公案时,一直强调:“我们修行人特别特别需要福报!没有福报,做任何善事都不会成功。”看看学院里的法师、辅导员,其实智慧都差不多,但有福报的,就能长期讲经说法;闭关修行的人,也是一个道理。所以,同样在学院里闻思修行,有没有福报,差别是很大的。

因此,不论是为了修行,还是利益众生,都要供曼茶罗、积累福报。

◎ 证悟空性要依靠因缘

经中说:“乃至殊胜二资未圆满,期间不能证悟胜空性。”这和上面是一个道理。有些人特别着急:“您给我传个大圆满吧,就给讲最高最高的境界,我实在来不及啦!没时间修加行……”给你传一百遍也没有用!以前不也传过嘛?但你不积累资粮,不净除罪障,证悟是不可能现前的。证悟也要靠因缘啊!

靠什么因缘呢?经云:“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乃与具证师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想通达胜义空性的俱生智慧,一定要依靠两种因缘:

第一、积累资粮和净除罪障。供修曼茶罗,是积累资粮;修金刚萨埵,是净除罪障。

第二、具证悟上师之加持。

这是最殊胜的两种方法。舍弃它们而寻找其他途径,实在是愚痴。

因此,一定要记住这两点:积资净障,祈祷上师。

◎ 几位尊者的教言

大瑜伽士帝洛巴尊者,曾给他的心子那若巴,传授过一个极为简单的窍诀,让他终身受益。他说:“吾子那若巴,显现此缘起,未证无生义,莫离积二资[ 原文说“莫离二资之车轮”,此处按意思译。]。”

瑜伽士布瓦巴,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之一,他曾在道歌中说:“虽具不求世俗佛果大把握,然应尽力精勤不断积福资。”虽然已经具有对世俗佛果无求的把握,但还要不断地精进积累福德资粮。

此外,无等塔波仁波切说过:“虽然积资净障也是本来清净,但要从微薄资粮开始积累。”

一个修行人,在有生之年,乃至在得佛果之前的生生世世,都应该修持这些法,以此净除罪障、积累资粮。

◎ 供曼茶罗是积资最胜方便

佛陀以大慈大悲以及善巧方便,宣说了不可思议积累资粮的方法,而其中位居首要的,就是供曼茶罗。

密续云:“若于诸佛刹,无余三千界,庄严妙功德,供养圆佛智。”在供修曼茶罗时,我们应该将所有佛刹以及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庄严以及胜妙功德,全部供养佛智[ 或说供五方如来,下面讲“所修曼茶罗”时会讲到,以五个供堆供五方佛。]。或者,最后一句也可以解释为,为了圆满现前佛的智慧,而作如是供养。

供曼茶罗,是藏地各教派都重视的修法,格鲁、萨迦、噶举、觉囊、宁玛,没有一派是不强调的。而在汉地显宗的修法中,虽然没有明显的“供曼茶罗”的字眼,但在佛像前供花、供水果等,所表达的是同一种意义。因为所谓曼茶罗,其实就是坛城或佛坛的意思。

● 两种曼茶罗

那么,在供曼茶罗时,按照大圆满心滴派自宗的传统,包括所修曼茶罗、所供曼茶罗两种。

所修曼茶罗,是摆放在佛堂里作供养对境用的,你可以将它观想为五方佛,也可以观想为皈依境;所供曼茶罗,是我们修五十万加行时要修的,也有几种。

● 供堆分四等

所摆放的供堆[ 供堆:供曼茶罗所用的物质。]:上等者,用松石、珊瑚、青金石、珍珠等奇珍异宝。

中等者,用藏青稞、橄榄子等药物及果实。

下等者,用青稞、大米、小麦、豆类等谷类。

最下等者,仅仅用碎石、瓦砾、细沙等为所缘境,也完全可以。

就像以前的有些大德,他们在修行时,的确什么都没有,只能将细沙洗得干干净净的当供物。现在的话,可能谁都不需要这样了,至少,用粮食应该没什么问题。

好一点的,粮食里面再加些珍宝也可以。以前很多老修行人就是如此,自己有几颗珊瑚、水晶珠、珍珠之类的,就加到谷类里面,这样来供养也很好。

不管怎样,修行时,供物都要干净,并认认真真地擦拭曼茶罗的基盘。


【注】此处需要紧密结合《前行》原文和公案学习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