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30课——依止善知识上师之法相
丙一(上师之法相)分八:一、善知识之总法相;二、善知识之功德;三、殊胜法相;四、以比喻赞颂;五、相合意义而赞颂;六、摄义;七、视上师胜过佛陀;八、依师之功德。
我们继续讲上师的法相,以及依止上师的过程。其实对修行来讲,依止上师非常重要。因为在求学或修行的旅途当中,依止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善知识确实也非常难得。
就我个人而言,对依止过的以法王如意宝为主的所有上师都有一种非常难得的心——视师如佛的话,有时候确实有,有时候没有。但是一想到这些上师们的恩德,自己确实有不同的感受和情绪。我刚来学院的时候,德巴堪布还很年轻,他一直引领我,刚开始也是说让我到这边来,第一次拜见法王也是他带我去的。所以有时候,一想起来这些情景,还是有很多的难得之心吧!
我还有一种感受:在依止上师和发心的过程中,都不会被诸魔外道摧毁,自己的修行会非常顺利。我看到《大宝积经》当中也说:“勤事善知识,能破诸魔众,舍离恶知识,能住于正道。”
今天讲的殊胜法相,主要是密宗上师的法相。
丁三、殊胜法相:
尤其密宗上师相,戒誓言净具灌顶,
精通如海续窍诀,念修事业皆自如,
见修行果获证相,以慈善巧之方便,
令所化众成熟解,传承加持云不散,
当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师。
“尤其密宗上师相,”这里面主要讲到了殊胜上师,也就是密宗上师的法相。前面已经根据《大乘经庄严论》的教义给大家介绍了。你要依止一个上师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你要求什么法。如果是求显宗的法,那么上师要具足显宗上师的法相;如果你求的是密宗的法,那么上师要具有密宗上师的法相。
“戒誓言净”,第一个条件,作为密宗上师,他的戒律和誓言,即菩萨戒、别解脱戒和密宗的誓言要清净。如果上师自己的相续当中没有约束、没有清净的戒律、无恶不作的话,那他根本没有密宗上师的法相。
“具灌顶”,第二个,如果你要给其他人传授密法,至少自己要在具德上师面前得过密宗四灌顶为主的所有灌顶。
“精通如海续窍诀,”第三个,作为一个密宗上师,你一定要精通如海续部和窍诀当中的道理。
第四个是“念修事业皆自如”。“念修事业”就是密宗当中修本尊、念咒语,还有息增怀诛的事业,最好是运用自如。
“见修行果获证相,”第五个是密宗的见解,对于像《大幻化网》讲的等净无二的见解,至少也是有一些验相或初步的证悟。
第六个,修行要有证相。对密宗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行,要有自己相应的证相。
第七个,密宗的行为。大圆满二十一种行为为主的取舍,要跟自己的见解和修行相结合,要能有所取舍。
这就叫“见修行果获证相”。
“以慈善巧之方便,令所化众成熟解,”最后一个,是能以慈悲心和善巧方便度化众生,能令别人的相续得以成熟和解脱——通过灌顶来加以成熟,通过传授窍诀使之得以解脱。这是布玛莫扎讲的第八个法相。
“传承加持云不散,”在这个基础上,无垢光尊者的根本上师格玛燃匝说,还要加上传承加持的云没有消失,即要具有传承和加持。就像我们很多传承上师祈祷文中的上师一样,其加持根本没有消失,有非常新鲜的加持。
以上是密宗上师的九种法相。
“当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师。”具足这样的成就和功德的上师,我们应该以三种欢喜去依止。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
以上讲了密宗上师的法相,下面讲以比喻来赞颂上师的功德。
丁四、以比喻赞颂:
具足无边功德者,一切众生之至亲,
于此略赞善知识,令渡有海大舵手,
令入正道大商主,遣除衰败如意宝,
熄业惑火甘露水,清凉法雨妙雨云,
令众生喜大天鼓,除三毒疾大药王,
一切有情安乐源,犹如茂盛摩尼树,
遣愚痴暗大明灯,自成众愿妙宝瓶,
大慈日光无有量,除恼利乐皓月光。
“具足无边功德者,一切众生之至亲,”具足无量无边功德的上师,实际上是所有众生的至亲——是与我们最亲、最近的佛陀,不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而是对自己最亲的至亲。
“于此略赞善知识,令渡有海大舵手,”在这里以比较简略的语言来赞叹善知识,首先他会令一切有情非常顺利地渡过三有的大海,所以相当于舵手。
“令入正道大商主,”上师令一切众生入于正道,像大商主一样。
“遣除衰败如意宝,”上师遣除众生心灵的衰败、贫穷,就像如意宝一样。
“熄业惑火甘露水,”上师熄除业和烦恼的火,就像是甘露水一样,甘露水会熄灭炽热的火焰。同样,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嗔痴和深重业力的火焰极其盛燃时,上师的加持甘露水当下就会使之熄灭。
“清凉法雨妙雨云,”他就像特别好的雨云、具有丰富水藏的妙云一样,不断地为众生赐予、降下清凉的法雨。
“令众生喜大天鼓,”令所有众生生起极大的欢喜——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是真正法喜充满、极其欢喜,就像天人的鼓声一样。天人的鼓声一传出来,无数天子、天女都会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除三毒疾大药王,”上师能除贪嗔痴三毒的疾病,就像大药王。大药王开的药能治众生的病,同样的,上师也是药王。
“一切有情安乐源,犹如茂盛摩尼树,”上师是一切有情安乐的来源,就像非常茂盛的摩尼树(如意树),他给很多众生带来各自所需要的快乐。
“遣愚痴暗大明灯,”上师能遣除我们内心当中的愚痴黑暗,就像大明灯一样。
“自成众愿妙宝瓶,”上师赐予每个众生各自想要的大乘法、小乘法,今生的解脱、来世的解脱等,就像妙宝瓶一样,能赐予我们各自所需。
“大慈日光无有量,”上师以非常平等、慈悲的光芒照耀所有众生,就像大日光或太阳一样。
“除恼利乐皓月光。”上师能解除我们心灵的痛苦、烦恼,并自然而然带来利益,就像皎洁的月光能带来清凉一样。
以上是根据《华严经》,用比喻来说明上师的功德,下面以意义和比喻相结合来赞叹上师的功德。
丁五、相合意义而赞颂:
密意广如净虚空,光明等持如星辰,
智悲无量如大海,悲心奔腾如瀑布,
不外散乱如雪山,毫不动摇如山王,
住有不染如莲花,等慈爱众如父母,
功德无量如宝藏,引导世间如佛陀。
“密意广如净虚空,”上师的密意非常广大,一般人难以测度,就像世间的一只小鸟雀无法测量虚空的边际一样;上师有很多很多的意趣,就像清净的虚空一样。
“光明等持如星辰,”上师的光明境界和各种等持极其明亮,又极其繁多,就像虚空当中的星辰一样。上师的光明境界和等持的种类无法计数,上师是无所不懂、无所不入的。
“智悲无量如大海,”上师的智慧和大悲无有量,就像大海一样。
“悲心奔腾如瀑布,”他对众生的爱心、悲悯之心就像奔腾的江河、瀑布一样。
“不外散乱如雪山,”在各种修行的过程当中不为散乱所扰,如同冈底斯等雪山一样。
“毫不动摇如山王,”他的境界丝毫不被外缘动摇,如同须弥山王一样。
“住有不染如莲花,”他虽然住在轮回当中,但是不被世间所染污。
“等慈爱众如父母,”他平等地慈爱所有众生,就像父母一样。
“功德无量如宝藏,”他的功德无量,就像宝藏一样取之不尽。
“引导世间如佛陀。”他引导世间的众生,如同佛陀。佛陀通过转三次法轮,能引导许许多多的众生。
以上是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来赞叹上师。
丁六、摄义:
具德上师即法王,住于何处等诸佛,
令凡见闻念触者,悉皆摧毁诸轮回,
事业广大任无量,如众所依之大地。
“具德上师即法王,”具有法相的上师实际上可以叫做法王,因为他具有法相、具有德行。
“住于何处等诸佛,”他住在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在城市里面还是在山洞当中,都跟佛陀没有差别。确实,真正的善知识如果住在一个城市当中,就会给这个城市的众生直接或者间接带来无比的利益。
“令凡见闻念触者,悉皆摧毁诸轮回,”对于这样的上师,凡是见到他的身体或者法相,亲自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听到他的声音,都会摧毁轮回的根本。
“事业广大任无量,如众所依之大地。”他的事业广大、任运自成、无量无边,让所有的众生依靠,像大地一样。
刚才也讲了,具有法相的上师是见闻解脱者,其实密法也是如此。上师如意宝的《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里面引用了嘎绕多吉的很多教言,也说密法是见闻解脱的非常殊胜的法。
丁七、视上师胜过佛陀:
这是第七个问题:视上师胜过佛陀。我们经常讲“视师如佛”,但是这里讲,真正具有法相的上师在所化众生面前,其恩德和威力已经胜过佛陀。
上师即佛第四宝,坛城主尊黑日嘎,
调伏浊世难化众,所化之前胜诸佛,
三门无伪敬依止,悉地根本金刚师。
“上师即佛第四宝,坛城主尊黑日嘎,”我们经常说的“四皈依”,第一个是“皈依师”——三宝上面再加一个叫“四宝”,即上师如意宝。我们修法过程当中所有主尊的本体都是上师,比如说,你修文殊法门的话,上师就是文殊坛城的主尊黑日嘎;你修观音法门的话,上师就是观音法门的主尊黑日嘎。“黑日嘎”是忿怒金刚或者主尊的意思。
“调伏浊世难化众,所化之前胜诸佛,”这样的上师在所调化的难以度化的浊世众生面前胜过佛陀。
“三门无伪敬依止,悉地根本金刚师。”所以,我们应该以身口意三门无有任何虚伪的方式,精进地、恭敬地去依止上师。因为这样的金刚上师就是一切悉地、一切加持的来源和根本。
• 发心可成为解脱之因
同时,我们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当中,就像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里面所讲的一样,对上师所做的任何一种承侍,都会成为解脱之因。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