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48课——发菩提心发心仪轨积顺缘
甲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分十:一、宣说菩提心利益;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三、发心仪轨;四、三诵之必要;五、当生欢喜心;六、学处次第;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下面我们讲《大圆满心性休息》第八品——发菩提心,这一品分了很多科判,前面讲了菩提心的功德,然后讲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本体,即什么是菩提心。那么,菩提心依靠什么仪轨来获得呢?下面讲发心仪轨。
发菩提心在大乘佛教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否为大乘佛教,主要以菩提心来分析。有菩提心的话,可以说是大乘佛教徒;如果没有菩提心,就不能称为大乘佛教徒。
下面就讲发心仪轨,今天讲的不多。
乙三(发心仪轨)分三:一、前行;二、正行;三、后行
丙一(前行)分二:一、积顺缘;二、七支供。
丁一(积顺缘)分六:一、受戒之对境;二、清净法器;三、布置所依摆放供品;四、幻化会供;五、如是而行之合理性;六、迎请沐浴佩饰。
菩萨戒通过仪轨来获得,发心仪轨分前行、正行和后行。前行分六个方面,首先是受戒的对境,说明了菩萨戒要从哪里受。
戊一、受戒之对境:
菩提心从上师生,如摩尼宝降所欲。
“菩提心从上师生,”按理来讲,受持菩提心、菩萨戒要有一个所依。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大家在我面前发愿也好,在诸佛菩萨或僧众面前发愿也好,说“我终生不吃肉”,或者是“我七年不吃肉”、“三年不吃肉”,这样发愿都有一个所依的对境。那么这里讲到,菩萨戒是在上师面前接受的。
当然,受持菩萨戒还有一种方法,即在自己前面的虚空中观想诸佛菩萨,在佛菩萨面前说:“我某某,今天在佛陀面前受持菩萨戒,我从现在开始按照大乘佛教的要求利益众生。”
“如摩尼宝降所欲。”传授菩萨戒的上师也很重要。就像摩尼宝能降下一切所欲一样,依靠上师也可以生起菩提心。如果上师真正有菩提心的话,他会通过各种行为和方法,让你生起菩提心。原来你相续当中可能没有菩提心、利他心,但是在依止上师很长时间之后,自己就会逐渐被引入正道当中。
下面讲,上师可以改变我们的相续,怎么改变呢?
戊二、清净法器:
我们要受菩萨戒的话,法器一定要清净,如果法器不清净,就没办法受菩萨戒。就像要把液体灌在容器里面的话,容器要先洗干净。那谁来清净你的相续呢?应该是上师,他通过一些教言和指点,最后令你的相续得以清净。
无过功德圆满师,为令弟子生欢喜,
当说轮回之过患,以及解脱利益等,
初中后之诸善法,赞颂无边菩提心。
“无过功德圆满师,”没有过失、具足圆满功德的上师,像以前的一些大乘善知识,他们相续当中完全是利他心,具有非常圆满的大乘功德,而没有自私自利的过患。
“为令弟子生欢喜,”这样的大乘善知识应该为弟子宣说一些令其欢喜的教言,不要让弟子整天都伤心、痛苦。
“当说轮回之过患,以及解脱利益等,初中后之诸善法,赞颂无边菩提心。”上师应该给弟子们讲一些轮回的过患、解脱的功德,以及初善、中善、后善的善法,还应该赞颂菩提心无边无际的功德。
下面讲,受菩萨戒的时候,首先应该布置佛像、摆放供品。
戊三、布置所依摆放供品:
悦意供品严饰处,陈设佛像等所供。
要摆放悦意的花、香等供品。
布置三宝所依和摆放供品的方式是,先将房屋打扫清净,然后布置一些花朵,再安放三宝的所依,这样很好。
佛经里讲了很多打扫经堂的功德:自心和他心会得以清净,人和诸天人见到他能生起欢喜心,事业会极其清净、增益,最终死亡的时候会往生善趣,此外还有很多功德。
戊四、幻化会供:
观想遍满虚空界,如海云聚佛菩萨。
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要观想以妙香、乐器等来迎请诸佛菩萨。
下面讲,观想迎请佛陀是非常合理的。
戊五、如是而行之合理性:
观想彼临极应理,此为自心清净力,
智悲尊主大悲力,佛说如意成所愿。
“观想彼临极应理,”我们观想佛菩萨降临,修上师瑜伽的时候观想上师,这样观想合不合理呢?是非常合理的。为什么呢?
“此为自心清净力,智悲尊主大悲力,佛说如意成所愿。”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自心清净,可以观想诸佛菩萨现前;另一方面,佛陀、菩萨、上师曾经在多生累劫发愿,以发愿的大悲力,他们也可以降临。
比如说,我要受菩萨戒或开光,要在佛堂等处修行,就要先迎请佛菩萨、祈祷上师;这时我们可以一心一意地合掌、迎请、祈祷,他们一定会现前并赐予加持的。《宝积经》中讲:“任何人如果作意佛、观想佛,佛一定会在他面前显现,而且会恒时赐予加持,让他解脱一切罪障。”这是佛经里面讲的。
合掌手捧鲜花后,请住供沐衣饰等。
“合掌手捧鲜花后,”然后再观想诸佛菩萨从无量殿降临,住于我们前面虚空当中的莲花和日轮上。我们学院每天课前也在念诵:“玛利森坚根杰滚杰将,德得宏吉摩绕炯匝拉,欧南玛利杰因钦杰波,炯丹括吉内德夏色所。”这个你们会念哦,你们好像很有自豪感。
我在《大车疏》中将这个偈颂翻译为:“一切众生之怙主,摧毁野蛮魔军者,如理了知一切事,祈求世尊临此处。”这句话是《胜明续》这部密续里的,意为:一切众生的怙主、能摧毁一切魔军的天尊,您能了知一切事,今天为了赐予我加持,请您降临。
“请住供沐衣饰等。”诸佛菩萨降临之后祈请安住,再做一些沐浴,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不清净的垢染,而是为了清净我们身口意的障碍。比如说,在卫赛节等佛的节日里,我们会做一些沐浴仪式,现在很多寺院当中有,我们藏传佛教里也有很多沐浴仪式,但我在这里不说。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