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28课菩萨行品
上一科了解了伟大的导师佛具有的智悲力三种妙德,用心学习之后就会对佛生起至诚的归依心等。那么接下来,就要来学习成就佛智悲力的妙德之因。
乙二、证所取清净分之方便的瑜伽分二:一、明究竟果涅槃妙德;二、说因大乘道之自性。
丙二、说因大乘道之自性分三:一、说意乐于大菩提发心;二、说加行遍智道之自性;三、明具如是意乐加行之利益。
要成就佛不可思议智悲力的妙德,当然需要因,那么这个因,就是大乘道。对于因大乘道自性的学习,分为意乐与加行两部分。意乐的自性,就是为了能够像佛那样利益做过自己母亲的一切众生,从而生起志求佛果的誓愿。加行的自性,就是遍智道,也就是获得遍智的成佛之道。最后圣天菩萨阐明了这样的意乐和加行的利益。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加行,不是五道十地中的加行道的意思,也不是像五加行那样在正行前所做的加行,而是为了成佛而加功用行的意思。
丁一、说意乐于大菩提发心分三:一、总说意乐力大之力用;二、别说菩提心力之力用;三、特说胜义菩提心之大义。
圣天菩萨先是总的宣说心的巨大作用,引导大家在心上用功,生起清净的善心;然后进一步来宣说善心之中的菩提心的力用,引导大家发起世俗菩提心;最后再进一步来特别宣说胜义菩提心的巨大意义,引导大家发起胜义菩提心。
戊一、总说意乐力大之力用
前一科阐明了佛的究竟涅槃妙德,那么希求如是佛的遍智的人,该如何学习获得遍智的因——大乘道呢?圣天菩萨这样说:
除心则行等,不见有福等,
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难词释义】
行等:“行”是身的行动、行为,如绕着佛塔行走、杀生等;“等”包括语的诵经、妄语等。
福等:福报与恶报,“等”即恶业。
【颂文直解】
总的来说,就像“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的经文一样,对于大大小小的任何善法,除了起最主要作用的心的等起外,其他比如身绕佛塔等的殊胜所依,语念诵经文等,都不见会有像心那样殊胜的福德产生。所以,在诸身语所造的善业中,唯有意才起到最主要的作用。
戊二、别说菩提心力之力用
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
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难词释义】
意自在:即意被自在而转,亦即意被菩提心自在、摄持的意思。
【颂文直解】
以“唯意为主要”的缘故,菩萨通过世俗菩提心的意乐,能将一切善与不善的身语所作,全都变成妙善。这是因为,意已经被菩提心摄持的缘故。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