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教法的首要原则——直指心性
我们在大圆满教法当中学习到这种见地并不只是用外在的逻辑获得的,真正的“见”是我们要发现自己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是超越一切局限的。所以我们试图处于这种经验之中,这是大圆满教法中所呈现的“见”。今天我们讲第二点就是“冈巴”,意思是修,如果我们明白了自己的真实状态,我们就安住在这个状态或者经验当中有所证悟,我们就要做一些实修,这就是“修”的意思。对于大圆满教法而言,修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首先要发现自己的本性,如果没有发现本性,那也没什么可做的,我们所造作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因为我们总是在心意概念当中思考判断。所以大圆满教法的原则是直指,这也是大圆满的方式。
比如说你知道当你遵循金刚乘教法的时候,你首先需要的是获得灌顶,如果你没有获得灌顶,你就不能修持转化道的方法。接受灌顶是指,你要接受进入这个修道的引导以及怎样修持的指示,你获得了修法的许可以及获得这种证悟的加持,这在金刚乘教法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遵循的是显宗教法,你们记得当我们学习“四圣谛”的时候,我们会去了解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为了不制造问题或者不造恶业,就讲了第三个圣谛就是“灭谛”。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实践“灭谛”呢?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能力自己去做到,因此我们就要接受戒律,在接受了跟身语意相关的戒律以后,我们就很明确知道应该怎样做了。你们知道一般在显宗当中不可或缺的就是戒律。金刚乘教法并非如此,金刚乘教法中必须的是获得灌顶。然后就有大圆满这样的自解脱道,在大圆满教法当中接受戒律并不是必须的,就算你没有接受任何戒律也没有问题,你仍然可以遵循并且实践大圆满教法。如果你没有获得任何的灌顶,你也可以遵循大圆满教法。但是这并不是说大圆满行者不需要或者要拒绝戒律和灌顶。在大圆满教法当中一切都是相对的,尤其是我们应该根据环境行事。
如果具体的环境是我们住在一个寺院里,那么最好是我们应该获得戒律并且成为比丘或者是比丘尼,因为这跟具体的环境有关。如果我们过的是在家人的生活,那就不一定要成为出家人。我们尝试去了解什么是大圆满的原则,然后去实践。可见任何方式方法在大圆满教法里都是相对的,但是在大圆满教法当中不可或缺的要点就是接受直指。我们通常的用词我们说是introduction,就是介绍、引导,引导有很多不同的引导。比如说开任何的课程,没有人知道这个课到底是什么,然后就有人去介绍这个课程是教什么讲什么,这也是一种引导。但是大圆满教法并不是这样的方式,直指或者直接引导是说:上师从一开始就引导我们了解怎样发现自己的本性。因为这个教法叫做大圆满,大圆满指的是我们的本性,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自己的本性,我们没有往这个方向走,那就跟大圆满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不可或缺的就是直指。因此当噶绕多杰也就是极喜金刚教授椎击三要的时候,第一要就是直指。直指是三种传承的精髓。
直指的两种通常方式——利用空性的经验和明性的经验
通常在大圆满教法当中以及阿努瑜伽当中,会讲到三种传承,为什么有三种传承呢?因为我们有身语意三门,这些引导就可以跟这些方面相结合。比如更多跟身体层面有关的引导,我们在身体层面所拥有不同的觉受,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具体的,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经验来引导。另一种经验是跟能量的层面有关,或者叫“语”或者“口”,为什么我们不直使用“能量”这个詞而是说“语”呢?因为当我们学习本初潜能的时候,“语”这个詞比“能量”这个普通名称更加重要,因为一切万法最初都是通过声音从空性当中显现出来的。声音在我们人类的存在当中是以口或者语发出的。比如无数的声音都是跟我们的字母表相关的,梵语中就有许多“阿阿、依依、喔喔……”这样的字母发音,所以的这些声音是一切显现的根源。当我们解释什么是我们的三本初潜能的时候,我们说所谓三本初潜能就是:声、光和光线。第一个就是声音,声音也有三个层面:外、内、密。当然从空性当中最初显现出的是秘密层面的声音,然后发展出内层面的声音,然后是外层面的声音。我们的耳朵听见的声音都是外层面的声音,就是物质层面的声音。内层面的声音是更加本质的方面,只是跟能量有关。这就是说我们的耳朵是听不到内层面的声音的,但是也许通过能量的层面,我们可以发现内层面的声音。更加本源的是秘密层面的声音,它来自于空性,我们无法去判断分别,无法从物质的层面去发现,这只有通过发现我们本性的同时,才能了解什么是秘密层面的声音。因为是从空性中生起显现的,这也是跟能量有关的。当我们说“语”或者“口”的时候,这是通过呼吸来进行的,我们的呼吸也跟我们的生命能量有关。比如说在我们的身体层面,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跟生命能量有关的,为了协调、控制、和谐我们的生命能量,我们就要做一些呼吸的修法,所以“语”或“口”就是跟呼吸和声音结合起来。所以我们的三种存在,就是身语意。直指也应该通过身语意层面的三种经验来进行。尤其是在大圆满教法当中用来直指的方法,用得最多的就是空性的经验和明性的经验。
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觉受的经验来直指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觉受的经验跟身体有关并且非常的具体,如果你有某种很不好的、很难受的感觉,那么你就会感到难过,你不可能把它用在修法上。但是如果你有某种愉悦的经验,比如性的经验,你知道这是很具体的,不是一种想象而以,这种性接触的当下你立刻会落入二元的状态。因此它过于强烈,我们一般不直接使用它来直指,如果要运用这种经验来修持,我们也要先去学习怎样运用它。比如有的人说:你为什么不教一些有性接触的双运修法呢?我们通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的确如此,我们都有过这种具体的经验。但是如果我们总是落入到二元的状态,我们怎么能够运用它来修行呢?比如说你觉得“这种经验非常的美妙,我非常的喜欢!”等等,这就是一种执着,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需要成为比丘或者是比丘尼,就是为了出离这种状况。在金刚乘教法当中为了学习这些,首先你应该在心里做观想,当你了解了这种觉受的时候,并且有能力去控制它的时候,慢慢地就能够发展出更为具体的修持方式。所以金刚乘当中并不存在一种直接引导你进入所谓双运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直接使用它的原因。
所以大多数的直指,我们都会使用心意层面或能量层面的经验,在能量层面的经验就是明性。明性的经验并不象身体层面的经验比如说性接触经验那么具体真实,它不那么具体。但是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观想,我们也可以获得这样的经验。同样,在我们的心意层面也是如此,当我们这种方法的时候也能够获得空性的经验。比如说你在搜寻你的念头,看看念头从何处升处起等等,每次当你在观察它的时候你都能进入空性之中,你不会找到什么具体的东西,这本身就已经是空性的经验了。所以非常重要的是你要具体去发现并且很清楚地区分什么是身语意的禅修经验,什么是真实的本来状态。任何的这种空性的状态都是禅修的经验而已,它并不是法身的状态。如果你要学习这些方法,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否则你永远无法获得证悟。如果你处于空性的状态,你并没有只是安住在这种状态之中,而是放松地反观到是谁处于这种空性经验里,处于发现了这个经验的那个觉知当中,但是你不必去思考这个问题,否则就还是处于心意的概念当中,而是处于明白到是谁处于空性状态的当下觉知里,这个就称之为你的本来状态。所以你可以从空性的经验进入到本来状态,同样也可以通过明性的经验进入到本来状态当中。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