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古乌金仁波切:认出你的自性(直指本来面目之1)
直指“本来面目”(认出你的自性”是“第一个要点”。没有“认识见地”,就没有什么事物,是要通过禅修而保任的。因此,“认出见地”是“首要任务”。也就是,你被指出“你本具的自生智”,“自生智”不是某件“能够在他处寻得的事物”。“自生智”不是某件“还没有在你之内”,现在才要生起的事物。“愚痴迷惑”让众生持续处在“迷妄状态”,为了切断“愚痴迷惑的生命力”,需要使用“本觉智”这个武器。通过“本觉智”这个武器,能够“击中要点”,因此被称为“椎击三要”。
一、直指本来面目
1、“本初觉醒的状态”如同“纯金”
为了扼杀“愚痴迷惑的生命力”,先要了解“什么是迷惑的状态”。“黄金的原始状态”是“纯净的”,之后“黄金”被“杂染”覆盖,于是人们不知道它是“黄金”。那“原始的状态”跟“普贤王如来的状态”是相同的,其中,没有迷惑,纯粹是“纯金本身的原始状态”。“普贤王如来”没有“愚痴迷惑的因”,所以,不需要“净除任何东西”,这被称“本初佛的状态”。另一方面,我们还没有“认出自性”,所以,不知道“黄金”是“黄金”,“我们的自性”因此变得如同“被杂染覆盖”,这就是“没有认出自性”而有的“愚痴迷惑”。在这时,由于这种“愚痴迷惑”,我们没有能够认出“心性的三个面向”,也就是“体性”“自性”“大悲妙力”,“这三个面向”被“三种无明”障蔽。如云:“空性”被“我执”“无明”障蔽,“明性”被“俱生无明”障蔽,“无碍的大悲妙力”被“遍计无明”障蔽。我们还没有认出“自己的自性究竟是什么样子”,并且落入“暂时的迷惑”。这种状态,如同“黄金”被误认为是“其他东西”,或“黄金跟其他东西”混合在一起。“杂染”如同“黄金上的泥士”,“杂染”就是“三种无明”。但是,“体性”“自性”“大悲妙力”,也就是“本觉智”(自生本觉)才是“真正的基础”,并且能摧毁“三种无明”。一旦“暂时的无明”被净除,这就是“果”。对我们而言,“本初的觉醒”(本初佛)是不可得的,我们已经失去了它。这时,我们要做的是“再次觉醒”“再次成佛”,认识我们已经拥有的“体性本净的本智”。“再次觉醒”如同清洁“被染污包裹的黄金”,最后,回复“纯金的面貌”,这被称为“再觉醒”“再成佛”。
2、“认出佛性”如同“清洁如意宝”
我们所能证得的“果”,不是某件“来自他处的事物”。“果”来自“我们自己”,来自“我们一开始就已经拥有的事物”。移除“黄金的垢染”后,“纯金”原本如初的再现。
“愚痴迷惑”(被障蔽的状态)不是永恒的。“愚痴迷惑”是暂时即逝的“有为法”,因为“愚痴迷惑”是“短暂即逝的”,所以能够被净除。“天空”被“云朵”遮蔽,“云朵”是“暂时的”“瞬间即逝的”,因此,“天空”有可能再度变得“清朗无云”。“佛性”不是“暂时的”“瞬间即逝的”。从本初以来,我们已经“拥有佛性”,“佛性”存在一切众生之内,如同“油脂存在芝麻中”,“压榨芝麻”总会榨出油来。“佛性的体性”是“本净的”,“佛性的自性”是“全然清净的”,并且离于“暂时的杂染”。“我们的佛性”如同“掉入泥坑而没有被注意的如意宝”,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佛性”是我们“已经拥有的事物”。但是,“佛性”不是明显可见,我们没有觉察到“佛性”。如果知道“泥坑里有一颗如意宝”,就会把它取出来,冲洗干净,镶在杆顶。康巴有位成就喇嘛,会对任何人“做大礼拜”,甚至对猪狗“做大礼拜”。他说:“猪虽然是最脏的,但是,猪也有佛性。即使“佛性”是在“这样的色身”中,“佛性”仍然是不可思议的珍贵。我没有疯,你们才疯了,不明白“什么是佛性”。我不在对猪狗做大礼拜,我是对“它们所拥有的佛性”做大礼拜。现在,我们发现,自己置身“法道”上,而这个法道,如同“落入泥泞的如意宝”,被误认为是“普通石头”。但是,我们拥有“佛性”,“这个佛性”跟“普贤王如来的佛性”,或“一只狗的佛性”,没有品质或大小的差异。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