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古乌金仁波切:念头的自现自解脱
念头“自现自解”不间断
首先,重要的是“认出你的自性”。其次,你需要毫无疑虑的决断“那就是了”。第三个要点是“对于解脱获得把握”(对解脱生起信心)。
“解脱”指的是,当念头生起时,“解脱念头”或者“解放念头”。我们总是会生起“念头跟情绪”,“这些念头”是自性的投射或妙力。“念头”生起时,只要认出“念头的体性”就可以。“念头”从你之中生起,又消融于你。“念头”生起又消融,如同手指在水面作画,你画画,然后画消失了,你再画一次,画又消失了。所有的“念头”或“分别念”,不是来自其他处所,而是从我们之内生起,“念头”来自“本觉”,“念头”来自“我们的自性”。
当我们认出“是什么在思维”时,“念头”本身就会消融入自性,这就是“自生”“自解脱”。“念头”不来自其他地方,但是,“念头”必须得在我们之内被解脱,这是所谓的“自现”跟“自解脱”。“念头”来自“我们的自性”,当我们认出“念头”时,“念头”就消失了,并且,“念头”再度消融入“我们的自性”。这就是“自现自解不间断”。
“念头”从自性生,消融在自性
在“共的止”,你努力不去思维,但是,这并不表示“念头”已经被解脱,“念头”反而是“冻结了”。如同“把屁往内挤,不让屁放出来”,虽然外面闻不到臭味,但是,起因被挡在里面。你无法仅仅通过“修持止”来“证得正觉”。“止”不足以让你“证得正觉”,因为,本性(本觉智)原本就是“离于生住灭的”。“本性”完完全全的离于“生住灭的相”,但是,“止的状态”纯粹是,刻意的造作的安住在“念头已经熄灭的状态”,“止”不是自然的解脱。“止”如同把“本觉”放入牢狱,然后试图逮住他。
“椎击三要”教导我们,去认出“解脱的法身”,而不是,去认出“止之中的没有解脱的法身”。“止”不表示“离于念头”,反而意味着“念头多多少少已经平息”。但是,“观”“本智”是指“念头已经被解脱”。“被阻挡”跟“被解脱”的差异,等同“便秘”跟“上厕所”的差异。“自解脱”的关键点是,“念头”如同“一个水泡”,“水泡”在水中生起,然后再度消融入水中。从你的自性生起的念头,再度消融入自性。你认出“那被解脱者的法身”。由于“念头”是“法身的一种妙力”,所以,“念头”从你之中生起。然后,由于“法身”是“念头的体性”,所以,经由“念头被认出”,“念头”再度“消融入法身”(你的自性)。这是我们这些凡夫“修持的方式”,在我们成为“圣者”前,“念头”会不断的生起,甚至在“成为圣者”时,我们仍然会生起一些“念头”。“思维”跟“念头”,只会在“成佛的状态”耗尽。“成佛的状态”如同抵达一座“纯金岛”,在那个岛上,找不到任何平凡石头。如果“离于念头的状态”仅仅是一个“空白”“单调乏味”“失念”的状态,那就毫无意义。事实上,在那个“离于念头的时刻”,“本觉”具有“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功德。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