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书院现场问答(三)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4-12-17
中国文化书院现场问答(三)   (一)问:老师好。我四次进藏,三次是骑自行车走阿里线。那里有一座冈仁波切。当地人说,它被印度教、藏传佛教等都奉为神山,转一圈可以洗清一生的罪责。我转了两圈。但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可信?   答:转神山有很大功德,特别是冈仁波切,我也很想去朝拜。在许多上师的传记中记载,作为修行的一部分,他们就常常转绕冈仁波切,还有匝日神山 [阅读全文]
ė77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不共内加行与往生法——中国文化书院演讲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4-12-17
『 2012年 12月23日下午 』   不共内加行   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讲,不管你们以前学什么宗派,完整修一遍五加行,可以让一名佛教徒在心态和行为上出现巨大转变。过去的大德们一生要修好多次,如今大家忙,但修一次是有必要的。至少要修一次。   我们通常说的五加行,就是指不共内加行:皈依、发殊胜菩提心、念修金刚萨埵、积累资粮(供曼 [阅读全文]
ė1052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中国文化书院现场问答(二)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4-12-17
    (一)问:我先生做的是管理工作,压力很重,当他专注佛法的时候,工作就使不上劲了;专注工作的时候,佛法又疏离了,即使勉强观修一下,也会不由自主想工作上的事情,为此他特别烦恼,请上师开示工作和修行如何协调?      答:你先生的问题,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的问题:不修行吧,人身难得,一定要修;要修行吧, [阅读全文]
ė97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闻法规律与共同外前行——中国文化书院演讲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4-12-17
『 2012年 12月23日上午 』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是开经偈。   《大圆满前行》的作者,按我们安多语,叫华智仁波切,康巴语是巴珠仁波切,稍有差别。这就像用广东话和东北话念《心经》,音上虽然有些不同,但加持是一样的。所以,发音不是什么问题。   据《华智仁波 [阅读全文]
ė1314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中国文化书院现场问答(一)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4-12-17
    (一)问:堪布您好。佛家一方面讲轮回、讲有,一方面又讲无我、讲空,我觉得有点矛盾,能否请您解释一下?   答:《金刚经》讲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百业经》说有,“轮回痛苦、因果不虚”,对此我们佛教徒要明白,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意义。   空所表述的是本质或胜义,在这一层面,轮回中的一切都是空的:吃饭走路是空的,你是空的,我是空的,问是空 [阅读全文]
ė683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大圆满前行》的重要性——中国文化书院演讲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4-12-17
『 2012年 12月22日下午 』     《大圆满前行》(又名《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是我比较熟悉的一部法,多年来一直在学习和修行。这么一部长论典,要短短一两天讲完是办不到的,所以我想简单介绍一个梗概,以方便你们日后学习。   这次交流安排了三堂课。   第一堂也就是这堂,我讲一讲《大圆满前行》的重要性;第二堂讲共同外前行部 [阅读全文]
ė119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讨论:怎么抉择有情和无情均是心的显现

大树 | 般若专区 | 2014-12-11
有个师兄提问的问题,我做了一些简要的回答: 【大将】༺般若智慧༻: 请教您:一切外境是自己心的显现,这个明白一点点;可是怎样抉择有情也是自己心的显现?他、她明明是一个独立个体呀?然后他、她也会成佛,我不明白这个道理怎样解释,谢谢。 【平眠】大树: @般若智慧师兄:您理解“一切外境是心的显现”,那么“有情也是外境的一部分”,所以“有情也是心的显现”。 所谓:胜义中一切不生不灭,世俗中 [阅读全文]
ė1253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2014-12-14 入行论第1-4课共修内容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4-12-11
各位师兄,首先还是提醒大家共修前看法本和听传承。本周共修1-4课,首先串讲法本内容,然后大家轮流回答课后问题,内容相对比较多,都请大家做好预习。下周第5课开始涉及到《入行论》的颂词,会重点学习颂词意义。 另外,前两节课所讲的内容比较多,但还是请大家尽量记住。因为这是大方向的问题,个人感觉非常重要。不管是对于后面学习前行,还是净土。就像后面入行论进入法本的学习,就非常深入细致的学习颂词了 [阅读全文]
ė1060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大学演讲系列》的法本和传承的下载地址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4-12-08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673   《心灵的诺亚方舟》和《佛教眼中的神秘》 在最下面   [阅读全文]
ė96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论》课程内容概要(下)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4-12-07
  五、略说分类 全论共分为十品,按照大乘三殊胜(在《离幸福很近——三殊胜》有详细讲解),第一品为前行发心殊胜,第二至九品正行无缘殊胜,第十品后行回向殊胜。 按照华智仁波切(宁玛自宗的传承祖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作者)的科判,整论分为三个部分,可以归纳为一个偈颂(是本论的偈颂,也是课前必念的《发心仪轨》的内容): “菩提心妙宝,未生者当生,已生勿 [阅读全文]
ė3497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