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课程内容概要(下)

作者:大树 分类: 前行专区 发布于:2015-10-1 11:03 ė1638次浏览 60条评论

前面通过 12 个次第引导分享了堪布在《前行广释》中关于增上圆满菩提心的教授。前 2 个次第教授了修学佛法的意义和窍诀,第 3 - 5 个次第教授了净除罪障和积累资粮的方便方法,第 6 个次第教授了证悟的因缘,从而引出的上师瑜伽修法,第 7-12 个次第分三部分教授上师瑜伽:首先明白上师瑜伽在密宗的地位、证悟大圆满依靠上师瑜伽和上师瑜伽法可以一生成就;中间教授了平时行、住、坐、卧如何修,修行的次第以及如何达到视师如佛的窍诀;最后了知上师瑜伽含摄五加行,而一生都要精进修持。以此完成“三殊胜”中的正行无缘殊胜。

后面开始分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前行》中的正行支分“往生法”,第二部分回向,第三部分总结三个原则概括前面 27 个次第。

1、此往生法乃不修便可成佛法
前面通过 12 个次第引导分享了堪布在《前行广释》中关于增上圆满菩提心的教授。前 2 个次第教授了修学佛法的意义和窍诀,第 3 - 5 个次第教授了净除罪障和积累资粮的方便方法,第 6 个次第教授了证悟的因缘,从而引出的上师瑜伽修法,第 7-12 个次第分三部分教授上师瑜伽:首先明白上师瑜伽在密宗的地位、证悟大圆满依靠上师瑜伽和上师瑜伽法可以一生成就;中间教授了平时行、住、坐、卧如何修,修行的次第以及如何达到视师如佛的窍诀;最后了知上师瑜伽含摄五加行,而一生都要精进修持。以此完成“三殊胜”中的正行无缘殊胜。
后面开始分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前行》中的正行支分“往生法”,第二部分回向,第三部分总结三个原则概括前面 27 个次第。
首先还是了知“往生法”的之重要性。

《前行》:此往生法乃不修便可成佛法
这里的所谓“不修”,不是说完全不修,而是说不必用三大阿僧祇劫长久、费力地去修,只是在练习好这一简易修法之后,便能往生,即使是罪业深重的人,也可以强制性地往生。因此,和显宗的净土法门相比,有些念佛的修法是很殊胜,但说实在的,这里所讲的这个往生法有更多的窍诀,而这种窍诀可以让你直接往生,毫无疑问,也毫不费力。
因此,遇到这么好的法门,不修太可惜了。就像你捡到一个如意宝,但如果不祈祷,只是闲置在那儿,也就白白浪费了。

请点击:http://blog.ezerg.com/?post=219

今天还分享《前行广释》在“往生法”中的课后题“请熟悉并修持整个往生法”,总结的法本中“往生法”部分共 5 课的内容。
分为 6 个部分:
1、名称;2、必要性;3、分类;4、抉择三想往生法;5、修炼往生法要点;6、随往生仪轨观修。
特别是第5项“修炼往生法要点”这部分比较关键,堪布补充了趋入中阴时的五根灭尽和四大分解,以及明、增、德三种隐没次第。

请点击:http://blog.ezerg.com/?post=150

2、凡夫位时,如何随学圣者圆满的回向善根

 《离幸福很近》中学习过《三殊胜》,包括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前面一直在强调如何圆满生起和受持菩提心,其实如法的回向更加重要,因为如果不及时回向,我们所做随福德分和随解脱分善根将会被无余的毁坏。正如《般若摄颂》中也强调“执相彼非真回向,无相菩提真回向,如吃杂毒上等食,佛说缘白法亦尔”,所以我们应该行持“真实无毒之回向”。如《入行论》第30课的开始,将如何回向、其重要性、和发愿的差别、以如梦如幻的见解回向以及回向的意义等等,基本涵盖了“回向”的所有内容。回向念诵文极短的如上面提到以的几个偈颂,比较短的《愿海精髓》,中的《普贤行愿品》、广的《入行论》第十品。

《前行》:诸佛菩萨如何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
当然,三轮体空——以证悟无实智慧摄持的真实无毒回向,在凡夫薄地时,根本无法做到。因为这对我们来讲,是矛盾的,心里出现这三轮的时候,就是实有的;要思维体空的时候,又什么都没有了,因此,以凡夫心是无法实现这样回向的。
要实现这种功德,我们就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法王如意宝非常重视这一回向方法,对我们来讲,这也是非常殊胜的方便。

请点击:http://blog.ezerg.com/?post=214

3、完整的理解回向的见修行果

《前行》课后题:什么是三轮体空的回向?在凡夫位,可以以什么样的回向方式代替?
分为五个部分:一、什么是回向;二、回向与发愿的差别与关系;三、为什么回向;四、如何清净回向;五、让回向成为习惯。
特别是第四部分比较关键,它又分了 5 个部分:
1、为什么要三轮体空的回向;2、什么是三轮体空;3、暂时做不到如何代替;4、平时可行持相似的三轮体空;5、平时注意的问题。

请点击:http://blog.ezerg.com/?post=149 

以下三个是以基、道、果的方式归纳了一下学修《前行》的原则,当然修学一切法都应该以此为准。其中“菩提心”乃为大乘道之本体,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法均为解脱之因,且以“菩提心”摄持下,不论行相是好是坏,均不会造任何恶业。在我们学习和行持佛法的过程,一定“理论与实修相结合”,不能一味的耽着于理论,如全知无垢光尊者在《精要明镜》中说:“然若未能修持真实义之精华,胸中虽持十万之多法函,临终之时亦难获真实利益”,所以听闻佛法之后,一定要思维和行持;当然,也不能不懂理论而一味的实修,如实修圣地亚青的阿秋法王强调的,在修任何一个法之前,要先搞清楚应该怎么修(包括修法的方法、次第和方便)。还是最后一条,我们不要忘记修法的目的是要让法融入相续而能够调伏烦恼怨敌,最终得到自他的解脱。明确目标并一直用正念摄持很重要,就如同上小学之前,父母都会说目标是考上大学,而尽量考好一点的大学,同样我们闻思佛法也是,具体点说闻思每一部论也是如此。否则很容易在佛法的浩瀚大海中迷失方向。

4、 《前行》:强调一切善法必须以菩提心摄持
请点击:http://blog.ezerg.com/?post=208

5、《前行》:理论与实修相结合
请点击:http://blog.ezerg.com/?post=207 

6、《前行》:让法融入相续调伏烦恼
请点击:http://blog.ezerg.com/?post=213 

至此,经过 1 个月的时间,以前行发心、正行无缘和结行回向的方式,将《前行广释》的次第分享已经圆满完成。原本想再展开一些内容,一方面感觉大家了知这方面知识的意乐也不是很大,担心说的太多会不会影响现在的学修,另一方面也考虑大家还没学到这里,的确也不好讲的太多、太广和太深入了。但这些分享毕竟不是我的分别念自己创造的,所有内容均是《前行广释》中大恩上师的金刚语,如今年去学院参加金刚萨埵法会时,上师开示时所说的,他老人家最大的加持是语加持,所以我想大家看一下应该没有什么坏处,应该对学修会有帮助。

当然,分享内容里面有一些我写的,主要引用了《前行广释》以外的教证和理证,还有很少一部分是我的体会。其目的是让大家把《前行》的次第连续起来,明白其中的前后关系,通过掌握这 144 课中针对在家居士的窍诀而能够轻松把整部论的次第掌握,这样再详细深入学习的时候就会更有方向。就如在《入行论》辅导时说过的,实际上整部论是一个连续剧,我们学的时候也应该是这样,而不是如看电影一般的独立开来。其实上师2006年开始给我们传《入行论》,2009年传《大圆满前行》,直到后面的密法甚至无上大圆满法,整个传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次第,就是一部连续剧,如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目的是让我们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趋入进来。大家也最好不要把这此次第法独立出来学修。

俗话说:言多必失。毕竟也是这么多的内容,如果里面有存在错误的地方,我也在上师三宝面前真心忏悔。

最后,愿以汉藏为主的所有地方佛法兴盛,以上师为主的所有高僧大德法体安康。愿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上师、闻思修行,愿我们同行道友戒律清净、团结和合。愿我们与六道众生暂时安乐、究竟解脱!

 

 

本文出自 大树参天,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