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36课因明推理分析真因应成因或自续因义理因或名言因
现在正在解释“自他所说法,此等真实中,离一及多故,无性如影像”这一颂词。对于颂词中所运用的推理,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分别从有法、真因、比喻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其中,分析有法的问题已经讲完了。现在讲分析真因,这也分为三个方面:分析是应成因抑或自续因、分析是证成义理因抑或证成名言因、分析是无遮抑或非遮。
颂词说:一切万法无有自性,离一多故,犹如影像。对于这一推理所运用的因——离一多 [阅读全文]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39课净治弟子品
前面讲了以空性法能净治烦恼的道理,接下来要学习的是以空性法来净治烦恼的方便。
乙四、于方便生甚深义明净治闻器之理分三:一、略明其体;二、广说自性;三、所说摄义。
丙二、广说自性分二:一、明所断净治之理;二、明对治净治之方便。
丁二、明对治净治之方便分三:一、明对治证空性之大义;二、明入彼道之次第;三、明如是得入之果利。
在这一科里,圣天菩萨阐明 [阅读全文]
《心经》白话解读
【原文】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91课——下士道业因果黑业果
子二、引发一切善乐所有根本深忍信中分四:一、思总业果 二、思别业果 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四、深信业果之总结
丑一、思总业果分二:一、正明思总之理 二、分别思惟
寅二、分别思惟分二:一、显十业道而为上首 二、抉择业果
卯二、抉择业果分三:一、显示黑业果 二、白业果 三、业余 [阅读全文]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35课因明推理分析有法分析真因应成因或自续因
前面所讲推理的意义非常深奥。自他所说的一切法,在胜义中无有自性,为什么没有自性呢?远离一体多体的缘故,犹如镜中影像。这种推理已经牵涉到因明各种各样的逻辑推理,又牵涉到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依靠离一多因抉择万法为空性的道理。
对于这一颂词,麦彭仁波切在旁述当中讲得比较广,对有法、立宗以及因等作了很详细的分析。因此,大家首先一定要将静命论师所建立的推理公式清楚掌握,否则,下面讲到有法 [阅读全文]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38课离贪著品
丙二、断有漏业集方便之瑜伽分三:一、教诫断有漏业之幻轮;二、明如何断之方便;三、明如是得断之果。
丁二、明如何断之方便分二:一、断有漏不善业之方便;二、断有漏善业之方便。
戊二、断有漏善业之方便分二:一、思惟果增上生自性为苦;二、思惟几类善因果法。
己二、思惟几类善因果法
上一个偈颂中,圣天菩萨讲到要舍弃悦意境,才能获得吉祥,但是又有人想,以国 [阅读全文]
南开诺布法王:阿宗珠巴的建议(第四部分:在白阿明点显现的当下觉知状态里放松)
世界各地大家好,今天是这次法会的最后一场,我首先要给大家讲一下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里运用大圆满的知识经验的建议。因为当我们讲到四正念的时候,我们保持对时间的正念是很重要的,时间会过得很快,我们的生命真的很短暂,我们的生命在年、月、日中快速流逝,即便我们有很好的想法要修所学过的修法,如果我们没有具体去实践就没有利益,所以一定要对时间保持觉知。对时间有觉知意味着要把日常生活融入修行。并不是说我们只是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90课——下士道业因果黑业果
子二、引发一切善乐所有根本深忍信中分四:一、思总业果 二、思别业果 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四、深信业果之总结
丑一、思总业果分二:一、正明思总之理 二、分别思惟
寅二、分别思惟分二:一、显十业道而为上首 二、抉择业果
卯二、抉择业果分三:一、显示黑业果 二、白业果 三、业余 [阅读全文]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34课译礼+论义
开显二谛真如之中观庄严论真实分析所说论义,其中正在讲述第一个问题——名义,也就是《中观庄严论》的论名。《中观庄严论》如何成为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的庄严?
前面已经讲了,中观有相似中观和真实中观,也叫做相似胜义谛和真实胜义谛。相似胜义谛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依靠它,就不可能通达真实胜义谛。有关这一点,前文引用月称论师《入中论》和龙猛菩萨《中观根本慧论》的教言作了宣说。在龙猛菩萨《 [阅读全文]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37课离贪著品
丙二、断有漏业集方便之瑜伽分三:一、教诫断有漏业之幻轮;二、明如何断之方便;三、明如是得断之果。
丁二、明如何断之方便分二:一、断有漏不善业之方便;二、断有漏善业之方便。
戊一、断有漏不善业之方便分二:一、思惟后世苦异熟而断不善业;二、思惟现前之功用无义利而断不善业。
在前一科里,圣天菩萨教导大家思惟不善业在后世的异熟果,认识到行持不善业会得不偿失,有着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