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52课——下士道念死无常之摄义
卯三、摄念死无常之义分五:一、念死无常的意义 二、修习的方法 三、以闻思决定次第、数量并誓修 四、如理思惟的方法 五、由九种因相决定三种根本
辰五、由九种因相决定三种根本分三:一、第一种根本——思惟决定死亡 二、第二种根本——思惟死期不定 三、第三种根本——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巳二、第二种根 [阅读全文]
《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52课——发菩提心护持
甲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分十:一、宣说菩提心利益;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三、发心仪轨;四、三诵之必要;五、当生欢喜心;六、学处次第;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下面继续讲菩萨戒。前面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一定要守持菩萨戒。菩萨戒的学处次第有三个方面,一是应时之理,二是广说自他相换等,三是具足正知正念。
乙六(学处次第)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142课——往生法往生修法
下面继续讲往生法。昨天讲了往生法的几段念诵仪轨,按喇荣五明佛学院的传统,不论是自己修行,还是超度亡灵,都用这个。不仅是学院,宁玛派的大多数寺院,也都是修这个往生法。
◎ 《大圆满前行》谁都可以学
不仅是这个往生法,整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学习的人各教派都有。
就像麦彭仁波切的上师蒋扬钦哲旺波,当时他对藏地的八大教派圆融无违,修行、教授,也都是根据相应的情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51课——下士道念死无常之摄义
卯三、摄念死无常之义分五:一、念死无常的意义 二、修习的方法 三、以闻思决定次第、数量并誓修 四、如理思惟的方法 五、由九种因相决定三种根本
辰一、念死无常的意义
一、念死无常的重要性
念死无常是下士道的入门,也是菩提三士道的入门,本论称它是趣入一切圆满之门。
佛所说的法归纳起来,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 [阅读全文]
《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51课——发菩提心发心仪轨正行后行
甲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分十:一、宣说菩提心利益;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三、发心仪轨;四、三诵之必要;五、当生欢喜心;六、学处次第;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乙三(发心仪轨)分三:一、前行;二、正行;三、后行
丙一(前行)分二:一、积顺缘;二、七支供。
丁二(七支供)分三:一、真实七支供;二、净化自相续之理;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141课——往生法往生修法
《大圆满前行》,现在讲到了最后一个大科判——往生法。往生法在藏文中叫颇瓦,意思是迁识,迁移心识。
◎ 往生法是我们临终时的保证
不过对一个修行人而言,在承认真理的同时,还应该善于运用窍诀。像往生法,其实它是解决生死的真实窍诀,人人都需要,而且非常简单,是莲花生大士传下来的几种不修便可成佛的法门之一。当然,所谓“不修”,也不是一点都不修,只不过时间很短,有的修一两个礼拜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50课——下士道念死无常死时除法之外无益
丑四、修念死理分四:一、思决定死 二、思惟死无定期 三、思惟死时除法之外、余皆无益 四、摄义
寅二、思惟死无定期分三:一、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二、思惟死无定期的三种因相 三、决断从现在起修习正法
卯二、思惟死无定期的三种因相分三:一、思惟南赡部洲的寿量无定 二、思惟死缘极多活缘极少 三、思惟身体极 [阅读全文]
《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50课——发菩提心发心仪轨七支供
甲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分十:一、宣说菩提心利益;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三、发心仪轨;四、三诵之必要;五、当生欢喜心;六、学处次第;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今天我们讲《大圆满心性休息》,现在讲到了第八品,即显宗部分的最后一品。第八品主要讲菩提心,现在正在讲发心仪轨。发心仪轨又分为前行、正行和后行,前行也分两个方面,即积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140课——往生法往生修法
下面讲往生修法。
丙二(往生修法)分二:一、修炼;二、运用。
丁一、修炼:
在我们身体还健康,尚未遇到严重疾病时,就应该修往生法了。
◎ 平时要反复修炼
在上师前求得往生引导以后,平时要反反复复加以修炼,并于未出现验相之前,一直精勤努力。
在你修持的过程中,有一点要了解的是:当你的身心还算健康,风脉明点全然无有衰退,正处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49课——下士道念死无常修念死理死无定期
丑四、修念死理分四:一、思决定死 二、思惟死无定期 三、思惟死时除法之外、余皆无益 四、摄义
寅二、思惟死无定期分三:一、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二、思惟死无定期的三种因相 三、决断从现在起修习正法
卯一、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分四:一、总说 二、执今日不死的过患 三、执今日必死的利益&n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