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6课著论五本为谁而著属何范畴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3-06-10
麦彭仁波切按照那烂陀寺班智达的传统,以造论五本的方式宣讲了这部《中观庄严论》。其中“由谁所造”,也即《中观庄严论》的作者——静命论师,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已经讲完了。现在讲第二个问题——为谁而造,为什么样根基的众生造了这部《中观庄严论》。对此,大家也应该观察自己:看一看自己到底是不是《中观庄严论》的所化众生? 二、为谁而著:如果有人心里思量:到底什么是大乘?大乘的要义又是指的什么?如 [阅读全文]
ė135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中观庄严论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9课断常执品合际必分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3-06-09
戊四、思惟合际必分法则而修无常分三:一、由分离无常法则断忧之方便;二、由集聚无常法则断贪之方便;三、教诫如是断贪而依静处。 己一、由分离无常法则断忧之方便 设问:但是不管子女是否孝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连绵不断的,因为父母的爱,并非是观待子女的随顺才有的,而是在自性上就坚固存在的。 答: 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 可观由离苦,表贪不坚固。 【难词释义】 [阅读全文]
ė132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四百论

《广论讲记》摘要第62课——下士道皈依由何道理而正皈依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23-06-07
子一、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分四:一、由依何事为皈依因  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  三、由何道理而正皈依  四、既皈依已所学次第 丑三、由何道理而正皈依分四: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  二、由了知差别而皈依  三、自己发誓受持而皈依  四、不言有余归处而皈依 寅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分三:一、佛功德  二 [阅读全文]
ė134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广论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5课著论五本由谁所造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3-06-06
今天继续讲《中观庄严论释》造论五本当中的第一个——作者是谁。对于作者静命论师,大家应该了知他并非普通人,从他的智慧、戒律、成就以及弘法利生的事业等方面,可以了知其不可比拟的事业和发心。这样一来,首先对作者生起极大的信心,然后对他所造的论典,一定会生起信心。在信心的基础上,我们的自相续也一定会获得非常大的利益。 【尊者在即将圆寂之时,也留下了如此珍贵的遗嘱:通过法体安放的缘起可预示 [阅读全文]
ė135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中观庄严论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8课断常执品合际必分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3-06-05
戊四、思惟合际必分法则而修无常分三:一、由分离无常法则断忧之方便;二、由集聚无常法则断贪之方便;三、教诫如是断贪而依静处。 己一、由分离无常法则断忧之方便 设问:虽然如是,但是自己的子女没有打招呼,就突然到后世去了,因此,为他悲哀是应理。 圣天菩萨回答说: 若时未请求,自来为子女, 彼不问自去,非是不应理。 【难词释义】 [阅读全文]
ė122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四百论

大圆满最密无上心髓之“禅修教言之殊胜金鬘”

大树 | 般若专区 | 2023-06-04
【本文说明】本篇录自莲师伏藏三部曲之《松岭宝藏》第七章“禅修教言之殊胜金鬘”。 南无咕如 (顶礼上师)。     圣号为莲花生的大师,他的身如太阳般不变,他的语如溪流般不止,他的意如天空般无遮,他的功德如河川般超越增减,他的事业如风一般无有阻碍,他的证量等同诸佛,并且他因应六道众生而教导佛法。     卡千公主措嘉佛母承侍这位在瞻部洲名声如日中 [阅读全文]
ė151次浏览 60条评论 0 般若

《广论讲记》摘要第61课——下士道皈依由何道理而正皈依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23-06-03
子一、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分四:一、由依何事为皈依因  二、由依彼故所归之境  三、由何道理而正皈依  四、既皈依已所学次第 丑三、由何道理而正皈依分四: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  二、由了知差别而皈依  三、自己发誓受持而皈依  四、不言有余归处而皈依 寅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分三:一、佛功德  二 [阅读全文]
ė131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广论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4课著论五本由谁所造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3-06-02
下面继续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著的《中观庄严论释·文殊上师欢喜之教言》。现在讲造论五本当中的第一个,也就是《中观庄严论》这部论典由谁所造。大家清楚,这部论典是菩提萨埵或者说静命论师所造的。 【在藏地雪域,古代的大多数有学之士都受持这一宗风,尤其一心一意地持受此宗轨的要属鄂大译师、夏瓦秋桑、荣敦秋吉等最为典型。】 古代的这些大德们大多数是按照静命论师的观点——名言以唯识宗的 [阅读全文]
ė146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中观庄严论

大圆满法门简介

大树 | 般若专区 | 2023-06-01
持明丹珠       藏密无上瑜珈部有“生起、圆满、大圆满次第”,新译派(白、花、黄教)称“父续、母续、无二续”。大圆满是旧译宁玛派(红教)的不共最高即身成佛法门。大圆满法门来自法身佛普贤王如来,由佛界传入人间,是听闻得解脱的顿悟法门,上根者闻法解脱同时。此外密续有云,今生如能听闻到大圆满教法,即使不修,由此因缘将来在“空行劫”都能得解脱。   &nbs [阅读全文]
ė119次浏览 60条评论 0 般若 大圆满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7课断常执品聚际必散

大树 | 中观专区 | 2023-06-01
戊三、思惟聚际必散法则而修习无常分二:一、正说;二、由此说明常执乃颠倒之义。 聚是因为因缘的积聚,散则是由于因缘的缺失。因为因与缘都在不由自主变异着,所以因缘所形成的结果,也必然就随着而变异。因此说聚合到了极点,就必然会分散。 这里的“聚”,是指财产受用、生命等的积聚,“散”,则是财产受用、生命等的散失。修习了聚际必散,是要放下对财产受用和生命等的贪执,将暇满人身宝用 [阅读全文]
ė185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四百论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