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论讲记》摘要第54课——下士道三恶趣苦地狱痛苦大有情地狱寿量
巳二、大有情地狱众生的寿量分二:一、总说 二、分说
午一、总说
【此诸大苦,要经几时而领受者,如《亲友书》云:“如是诸苦极粗暴,虽受经百俱胝年,乃至不善未尽出,尔时与命终不离。”谓其乃至能受业力未尽以来,尔时定须受彼诸苦。】
这些有情大地狱的剧苦,要领受多久呢?就像《亲友书》所说:“如是诸苦极为粗暴,纵然历经百俱胝年,乃至恶业没有穷尽,尔时地狱 [阅读全文]
《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54课——发菩提心广说六度安忍精进度
甲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分十:一、宣说菩提心利益;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三、发心仪轨;四、三诵之必要;五、当生欢喜心;六、学处次第;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乙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分二:一、略说;二、广说六度之自性。
丙二(广说六度之自性)分七: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144课——结文颂词
今天讲《大圆满前行》的最后一堂课,是结文中的颂词内容。
这个不广说,不然,每天讲三四个颂词,那要讲好几天了。所以简单从字面上过一下。
如是三传窍诀甘露河,传承上师口津精华液,
九乘次第修行精义要,无有错谬悉皆摄于此。
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这三大传承教言与窍诀的甘露江河,从无垢光尊者、智悲光尊者开始,宁提派本传上师口耳相传的窍诀精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53课——下士道三恶趣苦地狱痛苦
子二、思惟后世当生何趣、二趣苦乐分二:一、思惟后世当生何趣 二、思惟二趣苦乐
【第二,思惟后世当生何趣,二趣苦乐者。】
丑一、思惟后世当生何趣
【如是决定速死没故,于现法中无暇久居。然死而后亦非断无,仍须受生,此复唯除二趣之外无余生处,谓生善趣或是恶趣。于彼中生,非自自在,以是诸业他自在故,如黑白业牵引而生。】
应当这样思惟:
[阅读全文]
《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53课——发菩提心广说六度布施持戒度
甲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分十:一、宣说菩提心利益;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三、发心仪轨;四、三诵之必要;五、当生欢喜心;六、学处次第;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今天继续讲《心性休息》,前面讲了愿菩提心的守法,下面讲行菩提心的守法。
乙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分二:一、愿菩提心之守法;二、行菩提心之守法。
丙二、行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143课——结文总结
最后,在本论的结文中,华智仁波切以他卓越的智慧,对全论的内容——共同加行、不共加行以及捷径往生法,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 对《前行》的十二个引导文分别作概括
● 外共同前行的六个引导文
第一、通过思维暇满难得,使闲暇之身变得有意义。
第二、通过思维寿命无常之理,来鞭策自己精进。
第三、通过了知一切轮回痛苦的本性,而生起出离心及悲心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52课——下士道念死无常之摄义
卯三、摄念死无常之义分五:一、念死无常的意义 二、修习的方法 三、以闻思决定次第、数量并誓修 四、如理思惟的方法 五、由九种因相决定三种根本
辰五、由九种因相决定三种根本分三:一、第一种根本——思惟决定死亡 二、第二种根本——思惟死期不定 三、第三种根本——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巳二、第二种根 [阅读全文]
《心性休息广释》摘要第52课——发菩提心护持
甲二(广说真实发心之理)分十:一、宣说菩提心利益;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三、发心仪轨;四、三诵之必要;五、当生欢喜心;六、学处次第;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
下面继续讲菩萨戒。前面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一定要守持菩萨戒。菩萨戒的学处次第有三个方面,一是应时之理,二是广说自他相换等,三是具足正知正念。
乙六(学处次第) [阅读全文]
《前行广释》摘要第142课——往生法往生修法
下面继续讲往生法。昨天讲了往生法的几段念诵仪轨,按喇荣五明佛学院的传统,不论是自己修行,还是超度亡灵,都用这个。不仅是学院,宁玛派的大多数寺院,也都是修这个往生法。
◎ 《大圆满前行》谁都可以学
不仅是这个往生法,整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学习的人各教派都有。
就像麦彭仁波切的上师蒋扬钦哲旺波,当时他对藏地的八大教派圆融无违,修行、教授,也都是根据相应的情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51课——下士道念死无常之摄义
卯三、摄念死无常之义分五:一、念死无常的意义 二、修习的方法 三、以闻思决定次第、数量并誓修 四、如理思惟的方法 五、由九种因相决定三种根本
辰一、念死无常的意义
一、念死无常的重要性
念死无常是下士道的入门,也是菩提三士道的入门,本论称它是趣入一切圆满之门。
佛所说的法归纳起来,就是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