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说《心经》要义
这次讲解的科判,是以藏文和《心经》广本为参考而进行阐述的。其中“广说般若之本体”的内容,是从抉择基般若、道般若、果般若三个方面进行讲解的,因为一切万法都可包括在基、道、果当中。修行时,首先要抉择一切诸法的基是什么;然后行持该基,这就是修持之道;经过修持最后到达的果位,就是果。无论讲大圆满、大手印,还是显宗的一些基本法要,全都不离基、道、果。对修行人而言,安立和认识基、道、果,是相当重要的。&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120课——中士道由十二缘起思惟触到老死
辛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三:一、连接文 二、真实义 三、摄义
壬二、真实义分五:一、正修意乐 二、彼生起之量 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 四、此等摄义 五、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癸一、正修意乐分二:一、明求解脱之心 二、发此之方便
子二、发此之方便分二:一、连结文 二、真 [阅读全文]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63课建立离实一破实一之识破胜者派与伺察派之观点
【子二(破实一之识)分二: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有部宗、经部宗等)所许的实一之识;二、破认为外境不存在宗派(唯识宗为主)所许的实一之识。】
【丑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分二:一、破不共各自观点;二、以说共同实一之识不容有而结尾。】
【寅一(破不共各自观点)分二:一、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二、破外道之观点。】
【卯二(破外道之观点)分二:一、 [阅读全文]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67课破有为相品别破生时法
戊二、别说有为法远离生边真实性分三:一、总破因果体三法;二、别破生时现在之法;三、归摄因果远离生灭之要义。
前面通过总破因、果、体三法,阐述了有为法远离生边的真实性。接下来继续通过别破生时现在之法进行阐述。
己二、别破生时现在之法分三:一、观体而破;二、观时而破;三、观业而破。
这里的生時现在法,是指一个法正在生起的时候;而过去时,是指这个法已经生起,或者 [阅读全文]
祖古乌金仁波切:念头的自现自解脱
念头“自现自解”不间断
首先,重要的是“认出你的自性”。其次,你需要毫无疑虑的决断“那就是了”。第三个要点是“对于解脱获得把握”(对解脱生起信心)。
“解脱”指的是,当念头生起时,“解脱念头”或者“解放念头”。我们总是会生起“念头跟情绪”,“这些念头”是自性的投射或妙力。“念头”生起时,只要认出“念头的体性”就可以。“念头”从你之中生起,又消融于你。“念头”生起又消融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119课——中士道由十二缘起思惟无名到六入
发起希求解脱意乐的方便有二种,以上已经宣说了由苦集门思惟,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如何由集生苦之相,以下宣说如何由十二缘起思惟,目的也是为了发起希求解脱之心。
辛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三:一、连接文 二、真实义 三、摄义
壬二、真实义分五:一、正修意乐 二、彼生起之量 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 四、此等摄义 [阅读全文]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62课建立离实一破实一之识破有相经部宗破相识等量
【子二(破实一之识)分二: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有部宗、经部宗等)所许的实一之识;二、破认为外境不存在宗派(唯识宗为主)所许的实一之识。】
【丑一(破认为外境存在宗派所许的实一之识)分二:一、破不共各自观点;二、以说共同实一之识不容有而结尾。】
【寅一(破不共各自观点)分二:一、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二、破外道之观点。】
【卯一(破自宗有实二派之观点)分 [阅读全文]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66课破有为相品破四句生因
戊二、别说有为法远离生边真实性分三:一、总破因果体三法;二、别破生时现在之法;三、归摄因果远离生灭之要义。
己一、总破因果体三法分三:一、明因无生之真实性;二、明体无相之真实性;三、明果无自性之真实性。
庚一、明因无生之真实性分三:一、略说观察;二、广明其理;三、摄无生灭来去之要义。
辛二、广明其理分二:一、以金刚屑因阐明;二、破有为法有生之能立。
[阅读全文]
祖古乌金仁波切:无修无散乱的“保持本然”
你要认出的,是那“离于任何分别念”的刹那。
比如,有人婴儿时就离开“父亲”,成人后认不出“父亲”,除非有人指出“这是你父亲”。这就是“被指出”跟“认出”的意义。
比如,某个傻子在市集迷了路,逢人就问“我现在在哪”?人们说“你就在这里”,傻子明白了“我在这里”,并且找到了自己。
“认识自性”如同“迷失的傻子认识到自己在哪”。“认识自性”后,你要一再重复“短时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118课——中士道思惟集谛次于生有受生道理
寅一、由苦集门中思惟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 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卯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分四:一、连结文 二、烦恼发生之理 三、彼集业之理 四、死没及结生之理
辰四、死殁及结生之理分五:一、死缘 二、死心 三、从何摄煖 四、死后成办中有之理 五、次于生有受生道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