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最密无上心髓之“极喜金刚《三要语》”
				   大圆满法传承,由本初法身佛普贤王如来,到报身佛金刚萨陀、五方佛等,有天界传承和人间传承。人间初祖是化身极喜金刚,后传给妙吉祥友、吉祥狮子(熙日桑哈)、无垢友、莲华生大士、伊喜措嘉空行等等,此外尚有天界的传承。
   人间初祖极喜金刚留下的大圆满六百四十万偈,二祖妙吉祥友将其归纳为“心部”、“界部”、“口诀部”:
   1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84课——下士道业因果黑业果妄语
				
	午二、语业分四:一、妄语  二、离间语三、粗恶语  四、绮语
	以下学习四种语言黑业,应注意两个重点:第一,是要了解每种业的事、意乐、加行、究竟,准确认识业的相状之后,返观三门,认识到自己落在何种业中;第二,是要认识黑业与苦果的必然关系,由此发起对黑业的远离欲。
	未一、妄语分三:一、何为妄语  二、引公案说明妄语及其果报  三、剖								[阅读全文]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28课著论五本有何必要本论五种特点胜义分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两种
				
	《中观庄严论释》中,前面已经讲了,凡是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非常尊重敬仰的人,千万不要将释迦牟尼佛第二转法轮的究竟意义安立为一种单空的境界。
	【此处所讲的内容极其关键,可是深奥难以证悟的本体纵然再如何讲解都仿佛成了向空中射箭,在凡愚的心里终究得不到领悟的机会,徒费唇舌又有何用呢?】
	中观胜义谛的意义非常深奥,对于如此深奥的本体,虽然依靠各种各样的方式讲解或宣说,但就如同向								[阅读全文]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31课菩萨行品
				
	乙二、证所取清净分之方便的瑜伽分二:一、明究竟果涅槃妙德;二、说因大乘道之自性。
	丙二、说因大乘道之自性分三:一、说意乐于大菩提发心;二、说加行遍智道之自性;三、明具如是意乐加行之利益。
	丁二、说加行遍智道之自性分二:一、以方便成办利他之理;二、加行入波罗蜜多之理。
	这以上圣天菩萨为大家讲了获得遍智佛果的修行方法,即需要用善巧方便去成办众生的利益。接下来,								[阅读全文]
							
			
		“椎击三要”和大圆满心部的传承
				
	“具加持力的椎击三要最终传给了室利辛哈,再传至嘉纳苏扎(智经尊者),然后传到毗玛拉米札(无垢友),再至室利辛哈(吉祥狮子)的直传弟子——伟大的莲花生大师,莲师亲睹了噶饶多杰的智慧身而证得了大迁转身。大圆满心部教法的传承自文殊师利友传给了诸位大师:从室利辛哈至毗卢遮那,后者将它带到了西藏,不包括无垢友传给毗卢遮那之后并翻译出的十三部教法。”
	这里大概给大家捋一下大圆满传承祖师。噶饶多杰传给								[阅读全文]
							
			
		《广论讲记》摘要第83课——下士道业因果黑业果邪淫
				
	子二、引发一切善乐所有根本深忍信中分四:一、思总业果  二、思别业果  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四、深信业果之总结
	丑一、思总业果分二:一、正明思总之理  二、分别思惟
	寅二、分别思惟分二:一、显十业道而为上首  二、抉择业果
	卯二、抉择业果分三:一、显示黑业果  二、白业果  三、业余								[阅读全文]
							
			
		梅纪巴大师大手印开示:第六篇
				
	“与当下的体验同在”,这句教言可以有许多不同层次的理解。实际上,佛陀的整个教义都可以包含在这句教言中,我们会逐步理解其中的含义。如果你已经知足了,如果你不觉得贫乏,一切都会很好。这句教言与“大圆满”(佐巴钦波)有相同的意义。虽然有许多不同的教派,但它们都在表达同样的意思,如果你安住于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你真正在此刻能够如其所是,而不是想让它变得不同,如果你不期待未来,不追忆过去,当下此刻就总								[阅读全文]
							
			
		《中观庄严论解说》摘要第27课著论五本有何必要本论五种特点胜义分相似胜义和真实胜义两种
				
	《中观庄严论释》当中,现在正在讲总义部分。前面已经讲了,最后抉择正见时,一切万法都不成立,在这种情况下无有任何可以承认的,这种境界不可能依靠语言或者思维来表达。
	【为了趋入入定境界无可言说之义,以后得的定解用名言的词句来表示,】
	这种无可言说、诸佛菩萨的境界,在入定时当然是无法抉择的,但是为了表达、说明这一点,在圣者后得出定时,可以通过各种名词来表示。
	【								[阅读全文]
							
			
		《中观四百论讲记》摘要第30课菩萨行品
				
	乙二、证所取清净分之方便的瑜伽分二:一、明究竟果涅槃妙德;二、说因大乘道之自性。
	丙二、说因大乘道之自性分三:一、说意乐于大菩提发心;二、说加行遍智道之自性;三、明具如是意乐加行之利益。
	丁二、说加行遍智道之自性分二:一、以方便成办利他之理;二、加行入波罗蜜多之理。
	戊一、以方便成办利他之理分三:一、明以方便成办利他之大义;二、明利他善巧之自性;三、明有无								[阅读全文]
							
			
		具证长老直指心性诸法教授——除暗明灯
				顶礼上师与大智文殊菩萨! 
无需广泛学习闻思者,
仅依护持窍诀规心性,
在家咒士多数持无难,
达持明地唯此深道力。
自心自然无念而安住,并以正念护持此种状态之时,将会生起中庸无记、无明昏昧之心识。于此未生起任何知此知彼之胜观时。多数上师为这种状态取名曰“无明”。此种,无有即此即彼之明辨,不知言说的状态被称为“无记”。无法言说于何住,于何想的状态,被称为“中庸行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