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九品补充:中观理论抉择人无我与法无我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7-08-07
根据所破法分为人我与法我两部分,能破的因也因此分为抉择人无我的理论与抉择法无我的理论两类。 抉择人无我的理论是“七相理论”,前五相由龙树菩萨提出,后二相由月称、寂天菩萨增加。主要见于《中论》、《入中论》、《入菩萨行——智慧品》。《入中论》中以车与车的支分(零件)为喻云:“如车不许异支分,亦非不异非有支,不依支分非支依,非唯积聚复非形。”车比喻“我”,车的零件比喻五蕴。 一、车与车的 [阅读全文]
ė2306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2017-08-06 入行论第169-170课共修内容(圆满人无我)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7-07-31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69课和第170课,继续学习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 智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生智慧之方法,即认识智慧之自性、深入对境无我和破除所断实执;二、以智慧所得之事,即平息世间八法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现在正在学习“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认识智慧之自性”已经圆满,第 166 课开始学习第二大 [阅读全文]
ė1282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入行论第九品补充:以五相推理抉择人无我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7-07-24
从第 166 课开始学习“人无我”,如《入行论第167-168课共修内容(人无我)》所说,这部分又分三个科判:一、分析蕴而总破;二、别破所许之我;三、遣除无我之争论。第一部分破“俱生我”,第二部分破“遍计我”,最后遣除对于“无我”的争论。而破“俱生我”则是解脱轮回的根本,俱生我执的对境就是所谓的蕴,对蕴详细观察,就像《中论》所破斥的一样,完全是依靠因缘假立的,除了一种假象以外,本体丝毫也不存在 [阅读全文]
ė3953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2017-07-23 入行论第167-168课共修内容(人无我)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7-07-17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67课和第168课,继续学习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 智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生智慧之方法,即认识智慧之自性、深入对境无我和破除所断实执;二、以智慧所得之事,即平息世间八法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现在正在学习“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首先学习“认识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择对境二谛;二、 [阅读全文]
ė1399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入行论第九品补充:《菩提道次第广论》之毗钵舍那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7-07-10
本周开始学习“深入对境无我”,在《入行论第165-166课共修内容》中,简单介绍了一下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根本目的: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也是“智慧品”的核心内容,更是中观般若的关要,这里给大家补充的是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毗钵舍那”的开头,主要宣说成就“奢摩他”后为什么还要继续修“毗钵舍那”,也就是成就“寂止”后为什么还要修“胜观”,对于我们学习《入行论》来说,让我们清楚学习完“静虑 [阅读全文]
ė71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2017-07-09 入行论第165-166课共修内容(了知胜义空性修道、人无我)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7-07-03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65课和第166课,继续学习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 智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生智慧之方法,即认识智慧之自性、深入对境无我和破除所断实执;二、以智慧所得之事,即平息世间八法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现在正在学习“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首先学习“认识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择对境二谛;二、 [阅读全文]
ė1430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入行论第九品补充:“认识智慧之自性”科判梳理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7-06-26
各位师兄,还有一课(第 165 课)就将结束《智慧品》第一大部分“认识智慧之自性”的内容,从第 153 课开始经过 13 课深入学习,大家应该对于空性智慧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就是如科判所讲的,应该对于“智慧之自性”或者说什么是“智慧”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深入学习每一小部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适时的总结归纳一下,从更高一角度、从整体上来审视 13 课的所有内容,从结构、条理、逻辑关系、作用和根本目 [阅读全文]
ė2330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2017-06-25 入行论第163-164课共修内容(了知胜义空性修道)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7-06-19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63课和第164课,继续学习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 智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生智慧之方法,即认识智慧之自性、深入对境无我和破除所断实执;二、以智慧所得之事,即平息世间八法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现在正在学习“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首先学习“认识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择对境二谛;二、 [阅读全文]
ė141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入行

现有课程次第的梳理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17-06-19
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对于佛学院课程的理解(仅供参考): 一、 学修目标:暂时安乐,究竟解脱。 二、 学修窍诀:一门深入(个人选择“净土法门”),广大闻思。 三、学修方法:依止上师,发菩提心,次第闻思修行。 参考《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http://blog.ezerg.com/?post=221 四、学修次第: 1、基础课程(依止 [阅读全文]
ė2202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般若

假期补充:佛学院课程次第和最终往生净土

大树 | 广论专区 | 2017-06-12
和师兄分享一下上师这边除净土以外主要课程的次第和作用!  见解持空性见乃至等净见,修行《前行》乃至大圆满,行为《入行》,果为净土。五部大论为实修窍诀,大圆满法为窍诀中的窍诀,捷径中的捷径。  详细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次第闻思:入行论,赞戒论,三戒要解(显宗部分),俱舍论,解义慧剑,释量论,量理宝藏论,中论,中观四百论 [阅读全文]
ė1440次浏览 60条评论 0 般若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