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第九品补充:关于随教和随理唯识的问题
第 156 至 159 课其实一直在破“唯识”的内容,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净水如意宝》我们知道所破的“唯识”分为“真相唯识”还是“假相唯识”,其实还有“随教唯识”和“随理唯识”,哪个是“中观”所破呢?这里简单了解一下,详细的观点参考上师的《中观庄严论解说》。
益西彭措堪布在《介绍唯识宗》讲过:
唯识宗又可以分随教唯识和随理唯识两种。
随教唯识主要根据《瑜伽师地论》安立宗派, [阅读全文]
2017-05-07 入行论第159-160课共修内容(遣除胜义争论、了知世俗如幻修道)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59课和第160课,继续学习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
智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生智慧之方法,即认识智慧之自性、深入对境无我和破除所断实执;二、以智慧所得之事,即平息世间八法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现在正在学习“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首先学习“认识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择 [阅读全文]
入行论第九品补充:关于“若实怎非异?非异则非实”的理解
幻境非心外,亦非全无异。 若实怎非异?非异则非实。
这个颂词在加哲无著菩萨《善说海》中的科判是“遮破境心非二之有实”,即破除“唯识宗”对于境和心“非一非异”且“实有”的观点。有师兄说这个颂词相对比较难理解一些,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颂词字面上有五个“非”字,不论是看还是读都会比较不适应。所以首先要把心理上的障碍遣除。
2、颂词中有些隐含的内容,特别是 [阅读全文]
入行论第九品补充:《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上次《入行论第157-158课共修内容(遣除胜义争论)》提到“中观”的闻思次第:先“俱舍”再“因明”后“中观”(包括般若)。学会的课程涵盖“因明”(包括《解义慧剑》和《释量论—成量品》)、“中观”(《中观庄严论》)和“般若”(《现观庄严论》)都会安排在“菩提研究班”学习,而暂时并未安排《俱舍论》的学习,就个人理解来看这部分内容又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特别是最近《入行论—智慧品》中讲到一个颂词 [阅读全文]
2017-04-23 入行论第157-158课共修内容(遣除胜义争论)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57课和第158课,继续学习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
智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生智慧之方法,即认识智慧之自性、深入对境无我和破除所断实执;二、以智慧所得之事,即平息世间八法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现在正在学习“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首先学习“认识智慧之自性”,分 [阅读全文]
入行论第九品补充:《醒梦辩论歌》
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醒梦辩论歌》,通过10个方面证成“醒与梦平等”:1、 现前显现,2、过后成空,3、 现量亲见,4、相续长短,5、待缘方生,6、有堪为有,7、有无平等,8、换位无用,9、自心迷现,10、谁真谁假。帮助理解“世俗如梦如幻”。
以下是原文【下划线为重点】:
嗡索德!(愿吉祥!)
稽首文殊大圣尊,至心礼已宣此言。
昨夜梦中美妙境,今朝所遇显现法,二者最初同等生,二者最终 [阅读全文]
2017-04-09 入行论第155-156课共修内容(遣除世俗、胜义争论)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55课和第156课,开始学习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
智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生智慧之方法,即认识智慧之自性、深入对境无我和破除所断实执;二、以智慧所得之事,即平息世间八法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第 153 课首先“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然后开始学习“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
首先学 [阅读全文]
入行论第九品补充:如何理解“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
《入行论——智慧品》第一个颂词,寂天菩萨开篇即说“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上师在讲记中说:第 153 课首先“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前五支,皆是佛陀为了让我们生起智慧而宣说的。它们是生起智慧的助缘,智慧如果没有这些因,是很难生起来的。或者说智慧度是根本,前五度是它的支分。上面所讲的“一切支”,全部是为了生起证悟诸法无实的空性智慧。
如前面从《入行论》第一课 [阅读全文]
2017-03-26 入行论第153-154课共修内容(安立二谛、遣除世俗争论)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53课和第154课,开始学习第九品《智慧品》的内容。
智慧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生智慧之方法,即认识智慧之自性、深入对境无我和破除所断实执;二、以智慧所得之事,即平息世间八法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
第 153 课首先“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前五支,皆是佛陀为了让我们生起智慧而宣说的。它们是生起智慧的助 [阅读全文]
入行论第九品补充:《入二谛论》
第 153 课开始第九品的内容,首先要抉择二谛,至第 159 课都是“抉择对境二谛”的内容,所以建议先学习一下《入二谛论》,了知二谛的法相、分类、作用以及如何趋入,同时也遣除了一些疑问。推荐弥勒菩萨的《辨法法性论》,对于如何趋入有更细致的讲解。
以下是《入二谛论》的内容:
阿底峡尊者 撰著
索达吉堪布 译释
梵音:萨得达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