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课程内容概要(中)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5-10-01
前两周通过 12 次第的引导,让我们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如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中强调的出离心是解脱之因、菩提心是成佛之因。 如何不断增上和直至圆满我们的菩提心呢?堪布在《入行论》讲到仲敦巴尊者说过圆满菩提心的两条件:依靠七支供积累资粮和依靠四对治力忏悔罪业。后面的引导是通过恒时精进的闻思修行,不断增上我们的世俗菩提心,直至生起胜义菩提心,也就是空性智慧,如《三主要道》说空性慧可以断除 [阅读全文]
ė2110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中观

《前行广释》课程内容概要(上)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5-10-01
《前行》期末考试复习,和各位师兄分享一下前行的概要内容: 1、学修《前行》之前了知其重要性,生起学修之意乐: 请点击:http://blog.ezerg.com/?post=105 2、了知《前行》的功德之后,简要介绍其概括的内容及其作用,会让我们的学修更有方向: 请点击:http://blog.ezerg.com/?post=155 3、接下来,简略了解一下每一部分内容 [阅读全文]
ė5377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中观

2015-10-01 国庆放假期间的补充内容

大树 | 入行专区 | 2015-10-01
国庆放假期间的有两周的时间,给小组内的师兄们补充一些内容。其他的师兄有时间和兴趣也可以参考一下。 有三个方面: 一、了解一下《前行广释》 组内有几个师兄旁听前行,这次总结可以做为一个参考。我们小组以后在修《前行》之前也会把这部分内容过一下,所以其他有时间也简单的看一下。因为《前行》与《入行》所讲解的均是修菩提心的内容,而且《前行》全部是实修的理论和窍诀,所以对于现在实修《入行》应该会有比 [阅读全文]
ė79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法王如意宝:大圆满见修行果

大树 | 般若专区 | 2015-09-30
大圆满见修行果 法王晋美彭措 传讲 索达吉堪布 口译 无论你以前享受过快乐还是经历了痛苦,都已烟消云散不知所踪,自己不应再跟随它们。对我们来说,以前在年轻的时候享受过美妙的生活,然而我现在还贪著它们也没有任何意义,后来遭受过各种非人的困苦,现在我想着这些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应该对以前曾害过自己的人抱怨,就像是水中的花纹自动消于海水中一样, [阅读全文]
ė1402次浏览 60条评论 0

法王如意宝:大圆满之路

大树 | 般若专区 | 2015-09-30
法王晋美彭措 传讲 索达吉堪布 口译 我们在这个世间遭受着各式各样的痛苦,修持众多法门也没有什么感应,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烦恼分别念猛厉强烈。现在我们相遇无上密法的甚深窍诀,不需要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也不需要寂止和胜观的修持,只是依靠特别殊胜的方便方法,就能获得究竟圆满的证悟,这个方便法也就是来源于根本上师的恩德和无上大圆满之道。 大圆满的语句粗听起来似乎比较浅显易懂 [阅读全文]
ė1705次浏览 60条评论 0 中观

《前行》:让法融入相续调伏烦恼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5-09-30
  让法融入相续调伏烦恼 应该调伏烦恼。也就是说,当你听闻五部大论,听闻显密教言时,就算了知一句正法的意义,也必须知道融入自相续而实地修持。修持的目的,就是调伏烦恼。 当你有了这种认知,也有了观察的能力,那么对你而言,八万四千法门的任何一个法门,都成了调伏烦恼、去除无明的方便。否则,纵然广闻博学,也于相续无益。如《水木格言》中说:“多闻若未实修,则于自 [阅读全文]
ė1288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中观

《前行》:理论与实修相结合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5-09-29
  理论与实修相结合 现在,有很多佛教徒只重视理论,比如中观、因明、俱舍、般若、戒律,但没有实修的话,那就跟高等学校里的学术研究差不多了。老师讲、学生听,理论上都明白,可一涉及实修,就停住了。 就算是在佛教团体中长期闻思的人,也不能太理论化了,天天背诵、讲考、辩论,甚至造论,理论上花去太多时间的话,一实修起来,还是有一些障碍。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平时 [阅读全文]
ė1277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中观

《前行》:强调一切善法必须以菩提心摄持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5-09-28
  强调一切善法必须以菩提心摄持 我们积资净障,都是为了饶益遍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不要说成办自己现世的利益,即便是为了自利而希求圆满佛果,也根本不属于大乘之道。因此,作为大乘佛子,一定要有利益众生的心,这一点千万不能忘记。 现在很多人自私自利的心特别重,一直想自己往生,根本不把利益众生当作一件重要的事。为什么我们在精进修行佛法的开头、中间、结尾,都要强调 [阅读全文]
ė993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中观

《前行》课后题:什么是三轮体空的回向?在凡夫位,可以以什么样的回向方式代替?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5-09-27
发愿和回向前先了解如下四个问题生起出离轮回之心: 萨迦班智达《涅莫问答录》第一、何为舍弃今生之因?答曰:即为认识轮回无有实义。 萨迦班智达《涅莫问答录》第二、何为舍弃今生之缘?答曰:现见轮回之过患。 萨迦班智达《涅莫问答录》第三、何为舍弃今生之量?答曰:背舍世间八法。 萨迦班智达《涅莫问答录》第四、何为舍弃今生之征相?答曰:不为世间八法所染污。 一、什么是回向 萨迦班智达《涅莫问答录》第 [阅读全文]
ė1801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中观

《前行》:诸佛菩萨如何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

大树 | 前行专区 | 2015-09-26
  诸佛菩萨如何回向 我亦如是回向 当然,三轮体空——以证悟无实智慧摄持的真实无毒回向,在凡夫薄地时,根本无法做到。因为这对我们来讲,是矛盾的,心里出现这三轮的时候,就是实有的;要思维体空的时候,又什么都没有了,因此,以凡夫心是无法实现这样回向的。 要实现这种功德,我们就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也如是回向。”这种回向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法王如意宝非常 [阅读全文]
ė1693次浏览 60条评论 0 前行 中观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