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8 入行论第113-114课共修内容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13课和第114课,继续学习第八品《静虑品》的内容。
静虑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断除违品,即身体远离世俗和内心舍弃妄念;二、谨慎对治,即修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本品主要通过“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修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的内容在第九品《智慧品》。
第 111 课先教诫我们发起“精进”之后,应当将心安住于禅定。因为心思散乱的人,住于烦恼魔障的獠 [阅读全文]
2016-04-24 入行论第111-112课共修内容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11课和第112课,开始学习第八品《静虑品》的内容。
静虑品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断除违品,即身体远离世俗和内心舍弃妄念;二、谨慎对治,即修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本品主要通过“自他平等”和“自他相换”修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的内容在第九品《智慧品》。
第 111 课先教诫我们发起“精进”之后,应当将心安住于禅定。因为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 [阅读全文]
入行论第八、九品补充:《菩提道次第广论》之奢摩他、毗钵舍那
别学后二波罗蜜多,谓: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其次第,即是静虑及慧波罗蜜多之所摄故。
此中分六:丑一、修习止观之胜利;丑二、显示此二摄一切定;丑三、止观自性;丑四、理须双修;丑五、次第决定;丑六、各别学法
丑一、修习止观之胜利
大小二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止观之果。如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 [阅读全文]
从胜义角度宣讲三种理:观待理、作用理和法尔理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三种理,作用理是依靠因的作用而产生果;观待理是指果依靠因或者观待因而出生;这样的因果关系是一切诸法的自然规律,也是法性,这就是法尔理。这是以名言量为主的角度安立的。从名言量为主的角度安立,世间当中确实有因和果的关系:没有因不可能产生果,而果依靠因而产生,因生果是无法否认、无法遮破的客观规律。大家应该清楚这就是世间名言的真理,是名言的法尔。
今天观察的层次有点不相同。怎么不 [阅读全文]
2016-04-10 入行论第109-110课共修内容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09课和第110课,继续学习第七品《精进品》的内容。
第 107 课继续宣说“傲慢”的过患,第 106 课了知“我慢”的果报是堕入恶趣,即使偶为人身,也会不断遭受各种痛苦,失去人间的种种欢乐等等果报之后。寂天菩萨继续说道,如果把因为傲慢而苦行也算为自信的话,还有比这更可怜的吗。然后再告诉我们,我们应当为了胜伏傲慢而执持如山王般的信心,只有战胜烦恼才 [阅读全文]
14届《入行论》班闻思的计划和方案
如上师在《入行论》讲记第 102 课中所说:“这些人对世间法极为能干,方方面面考虑得非常周到,很多方案也定得巴巴实实(四川口语,意为踏踏实实)的。但是在学习佛法方面,一辈子中没有任何计划,也没有任何方案,只是形象上过一过而已。”
的确如此,我们外面的很多人对于世间法上的事情计划的很好,但对于出世间法方面却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任何执行计划的方案。我们如果没有对自己闻思修行的计划和安排,就会 [阅读全文]
明白四种理(作用理、观待理、法尔理、证成理)的重要性
其实明白这四种道理对我们的修学来讲的确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在这里闻思这么多年,对最根本、最要义的问题一定要通达。本师释迦牟尼佛对我们所宣说的诸法的的确确都有不共的特点,这是世间上的任何一个学者和智者都没有挖掘出来的真理。因此大家在闻思的过程当中对最根本的问题一定要掌握。
我记得这四种真理在荣素班智达的《入大乘论》里面也讲了:观待因、观待果、观待本体、观待正理,观待这四个道理宣说了作用理、观 [阅读全文]
2016-03-27 入行论第107-108课共修内容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07课和第108课,继续学习第七品《精进品》的内容。
《精进品》主要学习三部分的内容:一、了知精进的本体和分类,也就是认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精进;二、断除三种懒惰:同恶、耽恶事和自轻凌懒惰;三、修习四种助缘:信解、自信、欢喜和放舍。
第 105 课开始“宣说趋入自信”,如颂词“于善断惑力,应生自信心”,即从善业力、断惑力和能力三个方面来趋入。第一个“业 [阅读全文]
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乘修行人
前面已经讲了胜义谛和世俗谛是我们所衡量的对境、所了达的法。大家一定要通达胜义谛和世俗谛的真理。如果没有通达的话,在世间中真的是跟盲人没有什么差别。其实现在学习佛法的有些人也是对二谛一点都不懂。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因此这里的二谛的自性是我们所要学的知识。
二谛之自性通过二种理来趋入,也就是说以名言量的智慧和胜义量的智慧来无谬地趋入。如果这样的智慧逐渐逐渐修成了,那么我们就已经具足了 [阅读全文]
2016-03-13 入行论第105-106课共修内容
各位师兄,本周和下周分别共修第105课和第106课,继续学习第七品《精进品》的内容。
《精进品》主要学习三部分的内容:一、了知精进的本体和分类,也就是认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精进;二、断除三种懒惰:同恶、耽恶事和自轻凌懒惰;三、修习四种助缘:信解、自信、欢喜和放舍。
第 103 - 104 课圆满完成第一个助缘“信解”。第 102 课学习完“无信解之过患”,本课宣说第二部分内容“信解之 [阅读全文]